以处方为载体的慢病管理:WELLDOC的市场悖论
WellDoc一直是中国慢病管理公司的标杆企业,但我们的研究显示这种模式自身的局限很大,而且并不适合中国的医疗土壤。
WellDoc到目前为止是美国唯一一家获得FDA许可作为处方提供给病人的糖尿病管理软件。WellDoc创立于2006年,在2010年之前,公司将主要精力用于产品开发以及临床实验并证明其有效性上。2010年,WellDoc发布了其临床实验数据,结果显示使用其II型糖尿病管理工具BlueStar的用户的 A1C在12个月中下降1.9个百分点,而其他疗法或器械对A1C的下降只有平均1个百分点。A1C下降一个百分点意味着并发症概率下降40%*。2013年,BlueStar正式获得FDA认可作为处方提供给病人并开始商业化运作。
BlueStar是处方产品,与普通产品的区别体现与电子病历系统打通上,将基于BlueStar获得的糖尿病跟踪数据和用户信息与电子病历整合到一起,为医生提供临床判断的整体数据。WellDoc的前期发展核心是临床证明,因此发展较慢,从2009年到2013年都是以天使投资人的支持为主,发展中并没有依赖风险投资的资本,到2013年获得FDA许可之后,才开始引入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但主要以产业基金为主。这是因为WellDoc从临床实验到商业化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并不适合风险投资快进快出的操作模式。
WellDoc的服务资源主要是虚拟化的,并不像传统健康管理公司如Healthaways或其他线上服务者如Omada这样配备真人教练,WellDoc的战略是通过经过临床证明的算法,提炼并分析用户疾病和健康信息,然后生成适合个人的治疗指导方案,在虚拟端进行自动化操作。
虚拟化的好处是可以突破地域限制。相比用真人教练来干预的模式,WellDoc节省了人力,用系统化和自动化来代替了人员。不过,这一模式的另一面也就是需要医生参与才能为病人提供服务,因为临床决策和督促病人需要医生直接投入精力。这也就意味着商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地面直销队伍,去教育并说服医生接受并使用这项处方产品。说服的过程也意味着较高的销售成本。
虽然保险公司和一些500强企业已经表示愿意支付这一处方产品,但是不是有必要开这一处方,是否相信其效果,这一决定权仍然在医生手里。因此,与其他直接由保险公司采购或企业付费的模式相比,WellDoc将花大量精力和成本在说服医生使用上。如果不能找到拥有大批量医院资源的合作方,推进会非常慢。
同时,WellDoc为了实现对病人的细致紧密的管理,对日常的血糖监测频率非常高,针对一部分用户甚至达到了每天要求验血糖。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有效记录连贯数据,但其密集程度和操作要求意味着这款处方产品适合病情风险相对较高的II型糖尿病患者,这些人因为自身疾病风险较高更有可能有动力使用这项工具,也正因为风险较高,他们的医生才有可能开具这样的处方。
这就意味着WellDoc作为处方产品,更适合风险较高的患者,而事实上大量需要糖尿病管理的人群都是轻度患者或者糖尿病前用户,这些人不需要这样高频率的管理,而他们的医生也不会用这样密集的管理方式。美国有2900万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前患者(pre-diabetes)达到了8600万**。WellDoc在轻症和病前患者中打开市场就会很困难,而这批用户的量非常高。
由于WellDoc的收入取决于医生开处方的量,这一点与药品类似。而WellDoc的产品是软件,在证明效果上比药品更困难。除了软件提供的算法、虚拟端服务,有效性还取决于病人是否按照指示操作,医生的服务积极性的程度等软性因素,评判起来更为困难。因此要说服医生开具这一处方会有难度,医生会有自己的判断,也对自己的额外精力投入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开处方获得收入的不确定性很高,也就意味着WellDoc的收入很难稳定。
在中国,医生将处方与收入挂钩,慢病管理产品的利润不可能与药品相比,因此慢病公司根本没有能力去给予医生经济动力开具这一处方。第二,医生需要在WellDoc的产品中扮演服务的角色,但中国的医生很难有这样的时间和动力去做这些事情。最后,WellDoc介入电子病历的做法在中国是走不通的,电子病历都在医院的信息孤岛里,因此无法介入临床数据。同时支付方医保已经压力很大,很难为效果不明确的服务买单。从这些因素来看,即使不考虑WellDoc模式本身的挑战和发展局限,WellDoc的模式在中国也没有生存土壤。
*数据来自WellDoc
**Center for disease and control diabetes fact sheet 2014
(本文系村夫日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