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创业,是怎样一种体验?
钛媒体注:上周我们在《后李光耀时代,我们能去新加坡创业吗?》这篇文章中,梳理了新加坡在市场经济探索过程中从“总部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进程,以及目前新加坡本国的互联网创业生态,而我们通过采访也了解到,一些以新加坡为起步的创业实例对于正在进行互联网创业的企业、团队颇有借鉴价值,比如2012诞生在新加坡、次年进入本土、以车辆共享为商业模式的PP租车(钛媒体此前对PP租车的报道在此)。以下是钛媒体特约PP租车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嘉明撰写的专栏,看创业者如何总结新加坡互联网创业环境的特别之处?首发钛媒体:
最近,新加坡国父李光耀逝世一事再度将人们的目光拉向了新加坡。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确实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果,且不说新加坡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就从互联网创业这个细分领域来看,新加坡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总体来说,相比国内,新加坡的互联网创业有三大特点:
其一,能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政府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更大;其二,社会更公平、更透明;其三,行业竞争更加良性、健康。
上述这三点,作为起家于新加坡、亚洲最大的P2P租车平台PP租车,我们的团队感同身受。
首先,新加坡政府对创业公司支持力度很大。
PP租车2012年诞生于新加坡,由于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以及减少交通拥堵的社会价值,很快便获得了新加坡政府设立的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基金以及 Red Dot Ventures 约合 300 万人民币的天使融资,这样的待遇在国内几乎很难找到的。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对中小企业更是有譬如3年免税以及PIC(政府报销40%公司用于提高生产力的资产投入,比如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等政策,使得新加坡的创业公司以及中小企业能快速发展,并贡献了新加坡经济的一半以上。
其次,新加坡社会更公平、更透明,不像国内有些事情并不只是制度这么简单。
这意味着在新加坡,好产品能很快脱颖而出,发展阻力很小。比如,PP租车在刚起步的时候,就和新加坡的陆路交通管理局进行多次沟通,对私家车出租相关的政策展开深入讨论,并推动政策朝市场自由化方向改革。可以说,这样的创业环境为PP租车这样的优质项目在新加坡落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最后,国内竞争环境更恶劣,对手的各种恶性竞争、口水战、抄袭和剽窃等等,都会让很多好项目受到束缚,甚至死掉。
有人曾类比互联网产业:一个小伙伴开了一加油站,生意兴隆。欧美等外国,第二个跟随者会在此开家超市,后续者再完善相关配套服务,造就整片区域繁荣。而国内通常情况则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乃至更多都挤进来开加油站,竞争红海开始出现。新加坡也是这样,竞争远没有国内这般。比如前段时间PP租车遭遇的一些所谓的负面,就是国内同行对手故意抹黑。
今天我们看PP租车的一些创新模式,也离不开新加坡文化的影响。新加坡的文化氛围也对创业者给予了有效熏陶,新加坡以富裕、整洁、高效而闻名于世,政府在研发方面正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期望尽快转型为创新型经济,这种文化氛围对创业者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具体从租车领域来讲,新加坡对安全十分重视。当时,PP租车就在新加坡首创研究了一个监控的智能硬件进行GPS定位,并从技术上实现手机开关车门。若发生丢车事件,会第一时间来找到车辆,并联合警方来将车辆追回。在极端情况下如经与警方确认车辆无法追回,PP租车将联合保险公司对车主进行先行赔付,之后再代为向风险租客追偿。
此外,PP租车还为每辆车都配备了盗抢险,通过社区机制加强用户之间的互评、打分,对接多方的信用审核机制、卫星定位系统以及大数据分析可疑行踪等构建了一套完善、可靠、高效、精确的安防系统,有效降低风险。这些安全的把控,受到了新加坡用户和机构、投资人的认可。这也成为PP租车的核心竞争优势。
不过,新加坡整个创业与投资生态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人口不多,市场不大。很多创业者比较年轻的,处在起步阶段,对于投资人来说流动性不多。因为,当投资人和企业家获得相关回报以后,会留给下一代,不想让他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的流动性会有限。不过,这一情况正在好转,相信很快能得到较大的改观。
我们进入北京,开始在全国扩张业务。PP租车为什么会选择来中国发展呢?道理很简单,中国拥有数亿用户,市场更广大,可以满足PP租车迅猛发展的需要。而且PP租车在新加坡租车市场的经验可以有效的移植到国内。
在此,我也希望国内创业者能从PP租车在新加坡的创业中得到一些启示,从而让企业和产业更加有效的发展,这才是国家之幸、创业者之幸。(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作者系PP租车联合创始人王嘉明】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