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网 | 钛媒体改版的意义:科技博客2.0时代
钛媒体的改版在时间点上非常巧合,前一天网上热传一篇《“虎嗅们”无出路》,第二天钛媒体就改版了。事实上,这篇文章中所说的盈利模式缺乏问题,正是科技博客们一直以来的心结与隐痛,而钛媒体的改版,某种程度上也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商业模式上的难题所做的尝试,当然改版和文章之间没太多必然联系,更多只是巧合而已。
科技博客之长,正是传统新媒体之短,灵活多变,有态度,精细化运作,沙里淘金沉淀优质用户,低成本获取内容,快速提升影响力等等,这里面哪一样都不是传统新媒体所能比的。只是,当科技博客们埋头苦干,流量及影响力与日俱增之时,他们却发现自己面临一个难解之局,即无法变现。科技博客们,缺乏一种阳光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一个很简单的现象就是,把所有博客的流量加起来,抵不过一个新浪科技,而科技博客们拥有的影响力,也是让门户科技频道垂涎三尺的。可影响力在当下阶段也确实缺乏一个变现的渠道,不得已伸出手去时容易走歪,渗着的话容易端着金饭碗讨饭。这个市场还没形成,正如中国社会的整体信用体系仍支离破碎一样,如果现在会有“影响力经济”这个词,那一定是参杂了许多灰色的丑陋现象的一种经济形态,绝不是新媒体应该有的正途。我们见过太多有影响力却艰难度日的传统媒体了,在主要以传统媒体创业者支撑起来的科技博客界,这一点也无法例外。
从钛媒体今天的改版来看,他们想必是看到了这一点,并认真地试图去解决问题了。影响力不能直接拿来卖钱,为什么不能用来做企业服务或其他相关服务呢?市场上有太多挂羊头卖狗肉,看上去经验丰富其实却什么都不懂的各类咨询服务公司,他们没有数据,没有经验,没有公信力,服务没价值,但他们却是企业服务的主体力量。既然他们能做,作为汇聚了最多科技智慧思想力量的科技博客,想必也是可以往这个方向去发展的。
本次改版钛媒体还推出了虚拟货币“钛币”,虽然还没说明是干什么用的,却明确告诉大家以后有用。虚拟货币的存在,必然是要有相应的服务体系存在,否则虚拟货币将会流于形式,成了摆设。不管怎么说,有一点还是很明白可以让人看清楚的,钛媒体是要从过去的商业科技内容展示,转变为以找到、读懂、分享为基础架构的商业科技服务,从信息资讯提供商转型为企业服务提供商,从过去那种狭窄的商业模式氛围中跳出来,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的领域。
当然,可以看得出来,钛媒体新版受LinkdIn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媒体社交化似乎是未来一个很大的主题,不光科技博客,新浪和搜狐等门户也面临着往这个方向的开拓。现在是方向已经显现了,只是大家还不知道怎么下手而已,门户在不到没饭吃的情况下,不会贸然打乱自身业务体系进行转型,因为谁也无法承担失败的责任。但科技博客则不一样,船小好调头,通过大胆创新来突破重围寻找出路,于人于己,都是一种可贵的尝试。
今年下半年以来,科技博客的发展已出现放缓,不复去年同期的火爆场面,谁都知道,蜜月期已接近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残酷的洗牌,谁能提前准备,谁就更有机会安然度过未来那个寒冷的冬天。科技博客在流量上想抢门户的位置,最终没能成功,揣着沉淀下来的一点点影响力,自然是要想办法对其进行商业化,尽力抓住一个着力点,免得飘在空中不落地。但目前看来,影响力变现的商业模式一定不是以媒体资讯广告的形式,除此之外唯一可见的,能抓住的模式,就是企业服务了。
虎嗅网和钛媒体在内容生产上的不同之处在于,虎嗅网早已放弃过去的内容众包模式,转而走起了内容定点筛选模式,仅有一小批作者围在虎嗅网四周,接受其严格筛选。而钛媒体则坚定走内容众包路线,身边聚集起来的作者更多,这有利于形成一个专业性的社交圈子,并通过社交来不断产生内容,最终产生企业服务价值。
如果钛媒体能够作为专业的TMT企业服务提供商运作下去,或许未来某一天,会出现这样一种情景:所有与某个公司相关的人,都会来到钛媒体上寻找与自己公司相关的信息,其余如求职、招聘、传播、咨询、企业形象等各种议题,也都会在这里进行。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市场如何演变,谁也无法把握。
科技博客发展至今,在面临一些困难的情况下,其实已有模式变革的需求。如果钛媒体本次改版能获得成功,按赵何娟所设想的方向前进,那科技博客无疑将进入2.0版本,科技博客的主营业务,将从资讯提供服务过渡到以企业资讯服务为主,大批科技博客将会跟进,这无疑会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今天上午改版后几个小时,钛妹赵何娟大喊服务器快撑不住了,流量较平时增长过猛,疑似遭黑客攻击,但在仔细排查后发现是虚惊一场。看来,整个业界对模式创新还是非常关注的,钛媒体能勇敢走出这一步,难能可贵,祝她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