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专利关:国产手机没有捷径可走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专利

日前,一则《专利行业变天 国产手机海外行或被逼停》的业内新闻引发关注。里边说到两点:一是称诺基亚、爱立信、微软等国际巨头欲向国产手机厂商收取专利授权费,可能会影响到国产手机品牌出海之路;另外还说到华为中兴在专利方面对其他国产手机厂商态度变得暧昧起来,中兴甚至向其中的几家发出了律师函。有业内人士惊呼国产手机的专利战即将到来。

 

技术一直是国产手机的短板

由于国内比较特殊的法律环境,普遍存在不尊重知识产权的现象。国产手机行业的现状也不例外,无论哪家国产手机品牌,现在或曾经都或多或少带有山寨的影子。

目前国产手机品牌占据了七成江山,把一帮老牌巨头诺基亚、摩托、HTC都挤兑得日子不好过,甚至三星也感受到了几分威胁。虽然看起来很美,但事实上国产手机品牌赢在更了解中国消费者、更适应中国市场环境国情而已,而不是具备比国外对手更强大的实力。

近年来国产手机品牌更侧重于炒作和营销,而相对忽视了技术研发。这种短视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从而导致出现产品同质化、一味强拼硬件参数的不健康现象。可以说,技术积累或者说专利上的劣势,一直是国产手机品牌的短板。

 

正确认识专利授权费

一提起专利授权费,不少人就条件反射式地认为:这是国际巨头对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其他公司的不公平掠夺。甚至一些媒体报道时也持类似立场,比如有新闻报道微软从三星收取上亿美元的专利授权费时就用了“坐着数钱真爽”的描述。看到人家坐着数钱的轻松,却完全没注意他们研发的风险,其漠视知识产权的态度一览无余。

事实上,专利技术是各公司投入资金和人力研发的成果,其成本巨大。2013年,三星、微软、谷歌的研发投入都超过了80亿美元,后两者的投入占营收的比重都达到13%以上。申请专利保护,正是为了保护专利人的合法权利和促进创新。

专利持有人通过收取专利授权费的方式,授权其他人使用其专利,既有利于收回专利研发成本,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利的作用。而被授权人只需付给对方一笔专利费,就可以将先进的专利技术运用在自家的产品上,既节省了研发资金和宝贵时间,还能够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从而使自己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双方的专利授权交易,是互惠平等的双赢,并不是所谓的歧视和压榨。

中兴、华为可能发动的专利战,从侧面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证明了国产手机品牌之间的竞争走向了技术层面的新高度。

 

国产手机迟早要应对专利关

虽然我们现在的法律环境不好,但至少是有法可依,而我国也在逐渐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相信最终将走向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也就是说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最终会与法律相符,与国际惯例接轨。

而随着近年来出货量的逐渐加大,国产手机品牌的专利使用费也慢慢变得可观起来,国际专利巨头重视也在情理之中。之前国产手机使用别人的专利没有付费,专利持有人没找来算是白赚了便宜;今后一旦人家找上门来理论则当然需要依法交付使用费,这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如果在国内因为环境特殊而可以心存侥幸的话,那么对于雄心勃勃的新生国产手机巨头们而言,专利关是它们出海发展征途绕不过的关卡。因此,国产手机迟早都得应对专利这一难关,早作准备要比晚应付好得多。

 

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实力是关键

面对专利壁垒,企业通常有两种方法选择。一是通过收购来获取,这个方式的优点是快速,缺点是买断成本高,比如联想收购摩托很大程度就是基于此考虑。另一个则是提高投入比例,长期有计划性地积极研发新技术,这也是世界先进企业的通用做法。

前段时间,汤森路透集团发布了第四届即2014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智能手机几大国际巨头苹果、微软、三星、谷歌和黑莓都悉数上榜,显示出了强大的科研实力。而我国国产手机品牌几乎在榜上绝迹,唯一上榜的华为是因为电信设备业务的优势,与手机业务关系不大。

不难看出,在技术投入和积累上,国产手机品牌与国际巨头的差距非常明显。如果国产手机品牌想成为真正的国际巨头,就当设法尽快弥补专利技术上的短板。短期可以通过适当收购,或组团争取更优惠的专利使用费来应对,但长期来说除了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科研技术实力外,别无其他捷径可走。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钛媒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