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冤家微信和中移动,来自传统运营商和移动互联的博弈 | 钛媒体tmtpost—把脉科技资本论
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了三亿用户;以前短信、语音的收入,因为它,少了很多,运营商不高兴了。凭什么?我修的路,我搭的桥,获利的却不是我。于是,贴出告示“我要开始收费了”,一场收费风波就这样上演了。
2013年的前两个月,短信发送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为他们敲响了警钟,运营商不得不采取行动,于是将矛头对准微信。那么,运营商究竟有着怎样的阴谋?微信又该如何应对?相互顽抗到底还是寻求新的合作化路径?他们之间的斗争不禁让人开始反思——新兴移动互联网如何才能与传统移动互联网共存?
中移动:微信,你的玩法不对!
中国移动说微信占了他们60%的信令资源,却只带回10%的流量,亏了,于是开口向微信要“过路费”。而移动qq占用的信令资源不比微信少,为什么不对移动qq收费呢?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微信的一些功能与运营商的许多业务有极大的重叠,比如短信、语音等,这严重威胁到他们的收入。
运营商口口声声说微信破坏游戏规则,占流量大,还不缴费。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运营商对微信收费是假,保持自身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不流失才是真。从近几年中移动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在传统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上,它都下了不少功夫,从139邮箱、139社区、飞信到手机报、梦网、飞聊等等,中移动是卯足了劲想在互联网这个行业捍卫自己的垄断地位,而结果却不大理想。问题就在于它这种广撒网的运作方式,开发的产品过多,最终很难单独成为强者,很多产品都是有用户,无粘性,无法释放出产品应有的价值。
微信的出现,让中移动真正感受到了威胁,不仅仅说是在用户流失问题上,更多的是中移动的增值业务已经被边缘化,其引以为傲的语音、短信也逐渐在沦为鸡肋。所以,给微信下了最后通牒,你要么分我一杯羹,要么宣布退出这个行业,否则谁都别想好过。
一直都很傲娇的中移动不曾想到,即便微信被打压下去,也不会把用户驱赶回原来的短信、彩信业务。因为会有更多更有创意的社交产品出现,而且在沟通免费已成为社交工具的主要模式下,社交产品的盈利模式是与其他互联网产品相结合而产生的协同效应,而不仅仅只是来自信息数量本身。中移动在基础网络设施上存在的问题,比如通话质量下降,掉线率增加等等,才是它现在应该思考的问题。
微信:我要商业化了!
微信在这次收费风波中比较纠结:一方面它不能对普通用户,基础服务收费;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微信内容的快速发送,维护用户的良好体验。面对来自运营商的步步紧逼,微信开始考虑商业化了,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商业化。
就o2o和crm来说,虽然能带来一部分的收入,但线下市场的不成熟,导致高科技和智能化的东西不一定会被接受和执行,同时在培育这些用户或者商家的时候,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短时间内想凭借o2o和crm实现商业化是不可能的。
那么,从游戏入手,如何呢?游戏能赚钱是肯定的,很多用户也愿意为游戏付费,盈利模式基本上已趋于成熟。问题就在于如何将微信平台的独特优势与游戏相结合,如果仅仅只是搭载一些轻量级的游戏,最终吓走的不单单只有用户,还有本身的收入和信誉。
所以,找靠谱的内容平台和服务提供方合作,为用户聚合精品内容,是微信商业化的一个不错选择。这些优质的内容提供者,能为用户提供精品化和优质化的内容,极容易获得用户群;实时更新的内容,还可以增加用户粘性和活跃度。而微信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大、做深公众平台,吸引更多能提供优质内容的商家,比如博物馆类的公共服务机构、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杂志等等,通过与这些商家的合作来吸引对特定内容感兴趣的用户,扩大用户基础。
商业化只是微信未来的一种发展途径,它的业务属性注定了它离不开移动运营商,也注定了双方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是时候坐下来好好谈谈了!
微信虽然在整个收费风波中都觉得自己有点委屈,但这反而为其赢得了舆论的支持和同情,在话语权上占尽了优势。微信审时度势,打出“和解牌”,寻求与中移动的合作。因为它看出了与中移动谁也离不开谁。打归打,闹归闹,最终还是得坐下来一起解决问题。
中国互联网本身就创新性不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如果在继续这样争斗下去,双方利益受损不说,阻碍的将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试问,以后还有谁敢创新,谁还会推出更好的产品?
随着智能机市场的不断扩大,“保持在线”成为用户对移动网络的基本要求,中移动2.5g的网络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加上大部分的骨干网络还在电信和联通手里,数据上网业务所引发的网间结算费用问题,让其危机四伏。微信的出现,既让其看清了自己的短板,同时也让他明白自身在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以及中国的香港地区的移动互联网建设,他们通过不断扩建3g/4g网络以及wifi,不仅轻松解决了信令问题,还真正打造了一个无线城市。
微信与中移动倘若真能坐下来谈合作,无疑将对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产生重要影响,能让他们彼此都将注意力放在服务和吸引用户上,而不是相互厮杀;不仅能增强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规范化,传统的电信增值服务业务也能顺利地向新的移动互联网模式迈进。
共同的反思
微信与中移动之争,从表面上看是“信令问题”引发的收费风波,但实则是一场以运营商为代表的传统移动互联网与新兴移动互联网之间的较量。它反应的是作为运营商利润主力的语音、短信和彩信业务面临着被微信等ott业务替代的威胁,而运营商认为最有价值的流量,也只不过是一种通道,导致他们被管道化和空心化。
而为了反击微信,中移动低调上线飞信公众平台,中国电信也将推出翼信,仍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们企图靠同类型的复制、模仿来实现反击显然是不可取的,只能延缓被管道化的过程,反而会让其原本具有优势的资源被边缘化,加速自身业务的死亡。
所以,面对新兴移动互联网浪潮,运营商要摆正自身位置,全力经营好无线网络的基础业务,以合作的心态去经营运营平台,才是运营商未来的方向,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