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回应清洗KOL:不会以广告抽佣作为盈利手段
近日,一封《品牌合作人平台升级说明》把小红书送上了舆论的风口。在这封关于KOL管理的新规中,对KOL的粉丝量和笔记量曝光量都划定了更高门槛。
《品牌合作人平台升级说明》显示,品牌合作人准入条件变更为粉丝数量≥5000,近一个月的笔记平均曝光量≥10000,对于不符合要求的KOL,将被取消品牌合作人的资格,这意味他们将不能在小红书上接广告。
根据小红书上的规则,要想在小红书接广告,需要先在平台上通过审核成为“品牌合作人”,每一单广告都需要通过“品牌合作人平台”。
在这次大力清洗KOL的新规中,小红书还加大了对于广告接单的管控。合作人管理采取积分制,合作人初始积分为 12 分,扣满 12 分则直接解约,且一年内再无法再次成为品牌合作人,其中,“私下接单”“数据造假”这两项的惩罚最重,将被直接扣除 12 分。
此前,小红书对品牌合作人设立的准入标准是粉丝1000人以上,近一个月的笔记平均曝光量1000以上。小红书披露的数据显示,此次品牌合作人规则升级,被取消资格的KOL达12000人,符合标准的仅不到5000人。一时间,“小红书清洗KOL”的说法开始四起。
今日,小红书针对此事举行了一场线上沟通会上,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和生态负责人包包现身对外界的质疑一一作出回应。
2018年下半年开始,小红书的商业化脚步明显放快,从信息流中加入广告,到内测将社区内容接入淘宝,再到建立品牌合作人平台、调整公司组织架构。今年3月,小红书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调整,首次打通社区和电商,并明确提出“2019年是小红书用户增长和商业化的关键年”。
但伴随着商业化的加快,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从陷入烟草营销风波,到被曝种草笔记造假,再到此次的品牌合作人升级事件。
此次“清洗KOL”涉及的“品牌合作人平台”上线于今年1月,主要作用在于连接品牌方和KOL,满足双方打广告和接广告的需求。 这种打通两方,平台从中抽佣的方式在社交平台已是标配,抖音的“星图”、快手的“快接单”、知乎的“品牌提问”都是此类模式。
不过不同于上述几个平台的是,目前小红书的“品牌合作人平台”是没有抽佣的,但此次的规则改变引起了很多KOL、MCN关于小红书即将启动抽佣模式的担忧。
对此,瞿芳明确表示,小红书不会以广告抽佣作为盈利方式,而更看重搭建中长期的价值,目前公司在短期没有任何营收压力,规则升级主要是出于对社区内容生态的维护,而这部分治理所带来的成本,在一定体量承受范围内,将由小红书自己的来负担。言下之意是,目前不会抽佣,而未来如果向合作伙伴收取费用也不是出于赚钱的考虑,而是为了覆盖治理成本。
瞿芳说,小红书在商业化上有更大的远景,在用内容继续把人聚集起来的基础上,去探索如何帮助品牌更好的与用户建立链接,在她看来,未来社区的的商业化路径一定不只是现有的佣金等短期变现模式。
包包表示,小红书推出“品牌合作人平台”的初衷,是为了维护社区生态的“多元、真实、美好”,也就是明确的告诉用户利益关联,提示他们哪些是广告,而此次规则的升级也是对这一初衷的延续。
“随着平台的活跃用户增长了四、五倍,商业世界纷纷看到机会,想来小红书攫取红利,挖掘金矿,这就需要加大内容生态治理力度,用产品技术、人工审核去完善社区规则,目前平台的规则还不够完善,未来会看到一系列治理措施相继推出。”瞿芳说道。
品牌合作人从两万锐减到五千,有品牌方担忧当KOL变的奇货可居,投放费用将会大大增加,包包认为,一方面市场会自己发挥良性循环作用,另一方面还有源源不断的潜在品牌合作人在成长,逐渐加入扩充这个队伍。此外,小红书官方也会此后推出相关产品来给到品牌方一些价格指导。
此前在新规则颁布后,还有KOL对小红书的公正性提出质疑,有人认为自己的笔记流量在规则颁布的前夕被刻意限流,对此瞿芳表示,小红书从2016年开始就开始采取千人千面的机器流量分发机制,分发逻辑是给好的内容更好的流量曝光,不存在针对某种内容进行限流的情况,而所有规则也会有清晰的沟通,如果涉嫌违规会明确告知而不是限流。
此外,在媒体之前披露的一份小红书《合作人平台认证MCN公示》中显示,小红书合作人平台目前已引入59家MCN机构入驻,其中有11家为深度合作机构。值得一体的是,这11家深度合作机构中有一家名为“泓文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的公司其实是小红书旗下的MCN机构,这也引发了外界对于小红书既当选手又当裁判的质疑。
对此,瞿芳回应称,小红书对于所有合作伙伴是一视同仁的,而泓文与其他机构的区别只在于沟通会更频繁一些,此前成立泓文这家公司的初衷是扶持那些与小红书平台一起成长起来但还有获得商业变现的个人博主,帮助他们合法合规变现。小红书承诺不会给到泓文任何的流量倾斜,而只为其提供产品、技术支持。(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谢康玉)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