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 SCI 至上后,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该走向何方?
文|学术头条
SCI 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 排名……曾经困扰众多高校科研工作者的这些指标将被更加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替代。
2 月 17 日,本着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次日,针对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 SCI 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SCI 至上始末
SCI 是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 1960 年代与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共同创建的书目索引,旨在促进科学知识的共享。
它为科学家及其员工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工具,可以跟踪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被他人引用的次数。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
该数据库现在由 Clarivate Analytics 拥有,列出了 9,000 多种出版物,但是其中许多都是英文,并且以西方国家为基础。自 1980 年代以来,中国的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就一直在使用 SCI 评估科学家的生产力,并且在过去的 20 年中,它一直是最重要的基准。
在国内科研院所工作,加薪、晋升和终身职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同时 SCI 论文的数量也对大学排名和从政府获得的资金数量产生影响。
一定程度上,SCI 至上制度取得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现如今中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任何国家,并且在学术方面与西方科学界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牢固。
但是在 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压力,有时也会使研究人员脱离真正的研究,一些为了发论文而伪造数据的案例被频频爆出。
2019 年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曝 18 篇论文造假,论文实验图片有 PS 痕迹等消息在网上热传。
同时,前段时间刚刚被爆出的412 篇论文涉嫌造假,上百家医院沦陷,全方位服务中国客户的论文工厂浮出水面,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外媒 SCMP 的报道,正是 SCI 至上的原因,大量针对此次 COVID-19 疫情的重要数据不能及时曝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各界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反应有些迟缓。国内专家在国外刊物发表的论文中曾指出,在去年 12 月中旬即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假如这些文章都在国内及时发表,是否能早些引起广泛关注,避免更多的悲剧。
联合发文破除 SCI 至上
SCI 论文数量在评定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早已引起广泛关注。2018 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有声音指出「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
与此同时,《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先后出台,相关部门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开展了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
为了进一步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 SCI 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才有了前文提到的最新《意见》出台。
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破除论文「SCI 至上」,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 SCI 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文件的出台破除的是论文「SCI 至上」,不是否定 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
此外《意见》还指出,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 SCI 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论文「SCI 至上」的负面影响。「近年来,SCI 论文及相关指标已经成为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使得高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甚至以发表 SCI 论文、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科技创新出现了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
同时教育部此次就是要以破除论文「SCI 至上」为突破口,小切口、大转向,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的现象,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推动高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引起热议
破除论文 SCI 至上的意见出台后,一部分人表达了对取消 SCI 至上的肯定。之前,SCI 逐渐和利益挂钩,杰青评定、职称评定和晋升往往都与 SCI 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给许多人一种好像只要把 SCI 论文写好,就功成名就了的感觉。
对于学生而言,这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计算 SCI 的数量,为外国期刊的学术做苦力,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榜样。如果继续 SCI 至上,代代相传的创新主干和思想来源将被彻底打破。
对于教师而言,教书育人本应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但是在 SCI 至上的压力下,很多在校教授有着光鲜亮丽的学术发表成果,但在课堂上却以靠念幻灯片为生。破除 SCI 至上的压力,有利于缓解现有的状况,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同时 SCI 至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学术界和业界严重脱钩。一味追求学术成果导致很多因素太过理想化,而不能在产业中加以实践应用,一些学者甚至不了解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破除 SCI 至上会使学术与产业相互融合,使学术贴近产业价值,共同促进产业的发展。
但是也有很多人许多人对破除 SCI 至上表示出了不同的意见。
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一位教授在论坛上发帖表示,SCI 并不完美,但它是「最公平」的评估方法。
学术评估是有成本的。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评估方法,SCI 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许多其他评估,不仅成本高昂,而且难以确保它们是公平的。唯 SCI 论不可取,但是,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实施之前,就取消了 SCI 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不少人表示很有可能是利大于弊。
此外也有不少人表示此番高校改革,原本可以按照 SCI 分数让人有个相对公平的标准进行竞争,现在把 SCI 论文这个硬性指标去除,按照所谓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来评判,其中的猫腻和暗箱操作也许会更加泛滥。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回国之前,也曾与多位华人科学家在《自然》杂志发表过对中国科研环境的批评,建议科技部只管政策不管经费,行政应当和学术分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理顺制度层面,明确职责分工,做到公平公正。如今,教育部放弃当务之急不做,非要开「SCI 论文」的刀,其实也并非不可,只是「一刀切」的做法有待商榷。
综合各方观点来看,SCI 至上固然会导致高校学术压力加剧从而引起一系列论文造假,学术不端等风气的盛行。但是,SCI 作为顶级期刊自有其独到之处,确实也代表了一种水平。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标准之前,SCI 至上确实也存在一定的科学评价依据,是一种相对公平的评价标准。
因此,此番《意见》中教育部要求高校不要把 SCI 作为唯一的评聘依据,而是作为评聘依据中的一项,再结合其他依据,形成一个合理、高效、公正的评聘体制,为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
只是目前究竟采用其他何种依据来取代 SCI 至上,仍然处于一种空缺的状态。
新评价依据如何建立?
科技评价是针对科研活动或科研成果所开展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的综合评价标准。一套公正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科研系统来讲至关重要。
科技评价需要根据各学科的发展规律、发展目标和发展现状,以制定与之相符的评价标准,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突出科研成果的价值、影响、创新质量和贡献。
在教育部发文取消 SCI 至上之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填报规则也已经发生改变:2020 年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填报界面取消了论文收录与被引用情况统计表。
在取消了 SCI 至上之后,如何评定也是即将面临的问题。
2019 年,清华大学 AMiner 团队曾建立起一套全球华人专家库(GCT,Global Chinese Talents),汇集全球1亿3千万科研学者,2亿论文数据,利用Aminer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引擎精确绘制立体知识图谱并进行行业预测,真正做到洞察科技,感知未来。
作为世界上最智能的科技情报引擎,GCT对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全息画像,包括学者学术合作、社会交往关系,描摹学术迁徙路径,深度挖掘潜藏在数据背后的学者信息。目前已汇集了包括青年长江学者库、杰青人才库、ICML 学霸库等近百个华人高端人才库。
在搜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GCT 能够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判别这类人员之间存在的共同点,为即将进行的决策提供更进一步服务。
通过对专家进行画像分析,统计专家的研究兴趣变化、论文数、引用数等学术评价指标等来对专家库中的人物进行科学的评价(以钟南山院士为例)。
在 GCT 数据库中,也具备完善的杰出青年智库,目前已收录 695 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相关数据。
通过 AMiner 智能引擎自动收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其相关信息(基本信息、研究兴趣等),自动集成了学者的论文和专著等信息。这些信息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参考依据。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