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农险市场腾飞,大数据或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600亿农险市场腾飞,大数据或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35斗

今年六月末,中国天气网和国家气候中心联合推出的国内首个古气候数据可视化科普作品《中国旱涝500年》一度在朋友圈刷屏。作品中说道:“不管社会形态经历几度变迁,旱涝总在或多或少影响着中华文明。”

而中国旱涝500年的背后,是一次次的灾荒与饥馑。“丰年不吃肉,荒年不喝粥”。自古以来,中国农民都与自然抗争着却又无时无刻不依赖于自然。“靠天吃饭”成为流传至今的一句俗语,“旱涝保收”成为中国农民的夙愿。而“保险+大数据”的发展,或许能够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创新:用卫星搜集棉花种植数据

新疆疆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卫星及无人机遥感监测服务,也就是农业数据的搜集,主要业务区域是新疆。

2017年公布的国家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中,新疆只有一个项目中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优质棉数字农业建设试验点。而承接这个项目的单位之一就是疆天航空。彼时,距该公司成立也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

目前该公司实施验证的产品共有九大类别:土壤墒情监测、作物面积统计、出苗率估算、棉花估产、长势监测、旱情监测、病虫害监测、残膜回收治理、土地确权等。通过数据分析及实地取样验证,各类产品检测结果准确率超过90%。

疆天航空的数据收集业务几乎涵盖了棉花生长周期的全程。同时该公司还与国内最大的民营商用卫星企业——长光卫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拥有新疆范围内长光卫星遥感影像的使用权,能够实现遥感卫星3-5天一个周期的数据采集。

“新疆的面积太大了。‘吉林一号’全力保障我们的数据采集工作。保守估计,今年的数据采集预算成本就要超过千万元。”疆天航空创始人江岩告诉35斗记者。

“全疆任意一块棉田,我们都有这样的卫星多光谱或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数据。从棉花播种期、苗期、蕾期、花期最后到采收期,所有各个环节的,还有各个区域的数据都会收集。”江岩说。

“因为农业的区域性还是很强的,包括南疆北疆的气候差异,土壤差异等。逐步形成了一个大广域和高频次的实时遥感技术分析平台。”

联姻:农业大数据遇上保险

那这样的技术如何与保险产品结合呢?

在疆天航空的一项业务介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些创新的雏形。

2018年,疆天航空与当地一家专业从事棉花种植的合作社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以公司在农业遥感监测、无人机和数字农业项目方面的技术优势,形成了“农业遥感+保险+水肥药种统筹管理+合作社”的商业模式。

在此模式下,探索出了一套“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产值保险托底”的棉花规模化种植管理方案。经过项目实施应用和项目示范,实现合作社亩均籽棉产量由304公斤增产至315公斤,亩均增产11公斤,同时节约用水20%,节约各类药剂使用15%。

简单地来说,就是疆天航空以技术第三方的角色介入到了原本的农业保险体系中,在农业保险这个高行业壁垒的的领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从上述模式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大数据对农业保险的革新。

“产值保险托底”通俗来讲就是“增量保险”或“收入保险”。这是我国保险行业一直以来的议题。传统的农险产品只能对农户的生产成本进行赔偿,甚至不能完全覆盖其成本。

“也就是最多保证不亏,但这一年农户是赚不到钱的。而对那些完全依靠务农收入的农民来讲,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绝收,这一年的生活就成了问题。”江岩说。

近些年大兴的期货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满足农户对价格期待,至少能够保证农民的基本收益。但是大部分期货保险都“只保低、不保高”,也并不涉及产品的生产流程。

那如何才能提升农民种粮的科学性和积极性呢?

在“农业遥感+保险+水肥药种统筹管理+合作社的商业模式”中,疆天航天负责的是遥感数据的提供,以及水肥药种的统筹管理。江岩把后者称为“开处方”。

“我们全程地把它(棉花)监控起来,根据棉花的物候期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发生的任何问题,都直接反映到产量上。我们有一个模型,这个模型里,棉花各个时期的如保苗株数,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都有相应的理论值。通过自动计算,系统会随时反馈一个预期的产值。如果系统发现这些问题是人为可控的、人为可解决的,比如说基础设施里的滴灌带问题或者是主管道出了问题,造成进水时间、进肥时间不合适了,以及发生病、虫害它就会及时地给出处理意见。”

如果农户严格按照给出的“处方图”去做了,最终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产值或增量,那么就会自动触发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为农民兜底,而科技公司则为保险公司兜底。

“这样的一种保险,我们跟一家保险公司合作过,已经尝试了试了两年了,就把我们全部可应用的这些数字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包括自动化技术全应用进去。”江岩说。

“之后,第一年,也就是2017年,我们给农户保的增量。就是说以我们这些技术,确保农户每亩地增产15公斤,折算成人民币大概100块钱。第二年,也就是从今年开始,我们想做的是产值,大概让农户每亩地有一个1000到2000块钱的保底收益。这样的话,保险公司有了数据做依托,农户他也愿意接受这些新技术,因为他没有风险。不过具体能否成功,能不能推广,可能还需要几年实践的探索,同时更是需要政策层面的一个认可。”

回望:农业保险的曲折进路

“我第一次做农业保险的田野调查是在2007年,去的是甘肃”。

农业保险专家、湖南工商大学的王韧教授对35斗说道:“当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认知极其不足,甚至可以说是零认知。农业保险的规模也小,很多农户根本不明白农业保险是怎么回事儿。”

但也正是在2007年,我国农业保险领域里程碑式的事件发生了。

这一年中央财政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农业保险费补贴科目,首次列支10亿元的预算额度对我国主要产粮区,包括湖南、吉林、内蒙古、新疆、江苏、四川六个省区开展保费补贴试点。对全国的能繁母猪保险则给予11.5亿元的预算额度,中国人保、中华联合和吉林安华3家保险公司参与了试点。

中国保险行业年鉴的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8年这十多年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51.8亿元增长到572.65亿元,为2.13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金额2.79万亿元。我们的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于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另外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或将达到750亿元。

保险作为三农发展“压舱石”、“助推器”的作用得到了极大彰显。

2007—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

600亿农险市场腾飞,大数据或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数据来源:35斗根据历年保险行业年鉴及银保监会数据整理

隐忧:繁荣背后有挑战

“从宏观数据上来讲,我国的农业保险的确是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但这背后也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

王韧教授接着说道:“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在我国一直有赖于政府政策的指导和扶持。对于农民来讲,这肯定是件好事,政府给予60—80%的保费补贴,何乐而不为呢。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讲,这里面的利益关系就更为复杂了。”

“粗放”一度成为业界对农业保险的共识。

“整个农业保险系统,尤其是前几年,无论是投保还是理赔都是一种粗放的状态。”北京某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经理王恬女士说道:“我举一个例子,在承保过程中农民会说我一共租了多少地,我一共是保了多少东西,但是实际上可能是不确定的。承保和理赔的东西很多都是一笔糊涂账,最后就变成一个其实是协商下来的结果。”

问题还不止于此,王韧教授指出,农业保险生产分散、散户比例高、标的分散等特点,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实现“承保验标到户”、“查勘、定损到户”。承保收费难、定损到户难、业务精细操作难以及承保、理赔不规范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使得“违规操作”反而具有较大空间的便利。

600亿农险市场腾飞,大数据或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年鉴2018》,35斗整理

追问:痛点在哪里?

问题的根源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风险问题,另一个就是数据缺失。其实从根本上来讲这也就是一个问题,如果土地面积数据、农作物生长周期数据、农民的投保数据、气象数据等能够全程掌握,那么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保险是大数法则下的一种特殊商品,同时更是一种金融产品。这些特性决定行业本身的数据依附性,没有数据的支撑,保险公司不敢轻易承保。同时,数据的支持也有助于降低道德风险,无论对农户还是保险公司而言,如果有量化的、公开透明的数据作为支撑,可以减少诸多问题。

扩散:“大数据+农险”模式的全国复制

“‘保险+大数据’模式,使得保险公司愿意开展收入保险或增量保险。因为保险公司也是想创新的,传统模式的天花板就在那里,而现在数据可以实现全程可控,何乐而不为呢?”前述保险经纪公司的王经理这样评价道。

“其实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给农业保险行业带来的变化。目前我们用得最多的技术可能还是无人机,因为它在查勘上的确有很大帮助。据我了解,卫星遥感以及更进一步的精准农业,也是目前业界的发展趋势。”扬州某农业保险公司的一线员工李先生表示。

王韧教授也指出:“科技对于保险行业的赋能是十分明显的,数据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包括保增长和收入的农险,也包括指数保险等。个体化和精细化可能是农业保险未来需要更加注意的问题。整个过程中牵涉的主体也比较多,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前期投入是比较大的,因为价格定高了,农户也接受不了。我们也期待有更多普惠型的金融产品加入到这个行业里来。比如说依托农信社做市场推广,以及开发一些一揽子的保险扶贫产品等。”

概括而言,政策依然是核心要素,包括农险的定价、承保、赔付等,需要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指导性原则。而保险公司则需要以农业大数据作为基础,紧密围绕农户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开发差异化的农险产品。同时,良好的市场教育必不可少。要想形成农险产品与用户之间的通路,组合式的“保险+服务”模式是比较好的发展方向。

尾声

江岩这样描述他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我们从不把遥感监测、大数据等视为颠覆性技术,我们认为它还只是为棉花产业链赋能的一个补充性的技术。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接地气”,是想办法用真实有效的数据,把原本松散的产业链无形地连接起来。

想做这件事必须把裤脚挽起来,必须手持高光谱的采集仪,必须要到田间地头,要用不间断的、至少三年以上的功夫,采集这些真实的数据,不断地迭代算法模型。

从政策性补贴到“保障基础、科学种养、调动农户”,农业保险的内涵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也愈加多样化。放眼前路,踏踏实实做产品,卷起裤脚下农田,才是农险发展的最佳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600亿农险市场腾飞,大数据或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随意打赏

中国大数据发展现状农业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应用现状大数据产业链大数据经济车险大数据数据保险靠天吃饭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