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取代不了美国?大数据和3d打印将让美国一极独大 | 钛媒体tmtpost—把脉科技资本论
美国有可能会在未来建立起一般国家所没有的优势,让国际秩序从冷战结束后的短暂多极重回到一强独霸的一极时代,这个优势建立在两个基础上:大数据和3d打印。这使得中科院的“中国2049全面超美”报告如痴人说梦
【魏武挥/钛媒专栏】最近中科院国家健康研究组发布了一个名为“《国家健康报告》第一号”的报告,说根据“国家健康”,中国有望于2049年全面超越美国。我正好反过来认为,美国有可能会在未来建立起一般国家所没有的优势,让国际秩序从冷战结束后的短暂多极重回到一强独霸的一极时代。
这个优势建立在两个基础上:大数据和3d打印。
&
科技让美国拥有数据,数据改变未来
在没有大数据的时候,定量研究主要依靠两点:足够的随机、方法上尽可能避免主观。但足够的随机很难,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比如说你想调研苹果手机上的某类应用使用情况,在总体苹果手机用户中去随机抽样,其实是相当困难的。方法上尽可能避免主观有时候也会做不到,比如你即使获得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随机样本,在询问用户是否使用某种应用时,用户的回答未必就是他们的行为。
但大数据不是。大数据首先就是全样本(这和过往的随机抽样非常不同),ios系统能够获得最为全面的用户,谷歌当然知道所有使用谷歌服务的样本。全样本可以避免很多随机样本的问题,按照比较学术的说法就是足够有“效度”。方法上它可以直接观测行为,数据都在那里,比你自己的回忆更牢靠,按照比较学术的说法就是“信度”很高。信度+效度都很靠谱的研究,结论就是很靠谱。
但一般人是很难获得大数据的,比方说你想知道谷歌数据?对不起,人家不会告诉你。第三方调研公司只能被迫一些抽样方法,大部分情况下还不能做到足够随机,于是预测性其实会很糟糕。商业上大数据的使用通常是巨型组织才能为之,因为只有它们才拥有数据。
当然,在一些不那么事关核心商业机密的数据、比如政务数据上,美国政府比中国政府开放。美国的组织更容易使用大数据的方法去做一些预测,整个社会的治理会更有效。中国当局搞一个闯黄灯就要受罚然后又暂缓实行,实在是在数据应用上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要知道大城市十字路口都有摄像头,调取数据来看看到底交通事故和闯黄灯之间的相关性,再来制定政策也不迟。这种朝令夕改,反映的其实是数据上的极度不自信。
美国是很有些“数据说话”的底蕴的,虽然它的建国根子上来源于欧洲,但它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欧洲的道路。欧洲可以产出思辨和批判的学派,但美国能诞生实证主义研究。上个世纪中叶,拉扎斯菲尔德就晓得怎么用定量方法去研究“传播效果”问题,社会学这门学科跑美国人手上就变成了“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中国人的翻译,美国人还是称其为“sociology”。但美国人在社会学中加入了大量的定量研究方法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他们的眼里,社会学依然可以很“科学”)——科学是要基于数据的。这种数据说话的传统,是大数据起于美国盛于美国的重要前提。
&
3d技术将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
说美国人发明了互联网这句话其实并不夸张,互联网让信息生产以及软件生产(可以视为软生产)成为一个人或小团队也能干的事,大工业时代受到了这种来自个体的挑战。但这件事还没完,既软生产下沉到个体之后,硬生产开始展现下沉的苗头。
3d打印技术首先要依靠互联网,没有网络就很难分发图纸。基于图纸分发,使得货品生产这种事在家里也可以完成。这着实是一种美妙的构想,虽然很多方面还有点科幻的成分,但我毫不犹豫地相信,从科幻变成现实,真得用不了多少时间。
3d打印技术有可能让制造业出现回流美国的情况。大量制造业外迁是出于节省成本的目的——因为发展中国家劳动成本低廉。但这个低廉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规模。美国的中小制造业很难去外迁自己的厂房,规模没到就是不经济的做法。于是美国国内大量中小企业被大企业击败,形成了制造业在外的局面。
但3d打印可以让美国制造业回归,中小企业一样可以获得成本上的优势。回到美国国内的制造业在沟通成本和文化成本上更低是显而易见的。创意专利在美国,制造在美国,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在价值链上还有什么位置呢?就只剩下原料和能源了。以此为生的国家,在世界秩序里始终不会是在链条的上头。中东那些石油国家是很富,但话语权真心不大。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3d打印技术,其实都是围绕着“个体生产”。我再一次不得不去追索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传统。只有崇尚个体的社会才会孕育乃至鼓励个体生产,像东方这些注重集体主义精神的国度,只会在集体生产上做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别看三星现在攻势很猛,但它未必就能真正意义上去颠覆苹果。一个文化里追寻整齐划一的欲望越大,这个文化(文明)的实力其实越弱。
个人有时候是有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但数据应用会给出一些靠谱的方法和轨迹;大数据使用再加上3d技术带来的个性化生产,美国在未来会变得很强劲——这个国家的潜力,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