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跨境贸易之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锌链接,作者|昊华,编辑|邓龙
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给跨境贸易带来了很多问题。
尤其在跨境支付和结算以及贸易融资和交易结算中,因各个国家政策不同,清关、税务、退件等问题困扰着跨境物流企业。同时,又因时间、地域等不可把控的因素,也给跨境贸易企业带来不少麻烦,比如做不到现货现款。
现在,区块链来了。
国内有不少的互联网巨头、传统企业、创业公司看中了“跨境贸易+区块链”的潜力,从不同角度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而在跨境贸易的另一端,一些非洲、东南亚等第三世界国家,则正在以一种更为激进的方式去看待区块链技术,他们不仅希望解决跨境贸易的问题,还试图搭建“全新”的金融体系,但这似乎有太多的不稳定性。
区块链技术在跨境物流的小尝试
跨境电商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从事跨境业务。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4~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3.9万亿元增加至7.6万亿元,到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而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跨境物流也在急速发展,未来将左右中国跨境电商的最终表现。
当前,跨境电商物流市场巨大但尚处于粗放时代,存在着价格贵、速度慢、后期追踪难、便利性差等难题,关税、清关等政策性问题也是跨境电商物流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虽然跨境电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政策不同,清关、税务、退件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跨境物流企业。”从事跨境电商物流生意的全和悦CEO林世豪说,即便是在欧洲、日本等跨境电商市场较为成熟的地区,跨境物流企业依旧会面临着不小的问题。那么在非洲、南美洲等第三方世界国家的困难可想而知。
如今,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他看到了新的机遇。
以在印度市场做跨境电商清结算为例,目前主流的传统跨境汇款方式——电汇为例,其汇款周期一般长达3~5个工作日,除了中间银行会收取一定手续费,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也会对通过其系统进行的电文交换收取较高的电讯费,如在我国通过中行进行跨境汇款会被收取单笔150元的电讯费。
但是,倘若跨境物流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支付、结算和清算,完全无需经过中间机构,避免了转账中途产生的手续费,甚至连支付也不会受到时间限制,可实时到账。
2018年6月,蚂蚁金服展示了区块链跨境汇款,整个过程只需3秒到账。
“以前,从香港将钱汇到菲律宾,需要一到二周的时间才能到账,并且中间的汇率非常高,这对于一些从事服务行业的菲佣而言,非常不经济。”蚂蚁区块链产品总监鱼朋说,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跨境汇款,不仅速度快,还能够清楚地追踪资金流向。这是区块链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应用场景。
当然,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跨境物流的支付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场景,还可以把信息上链,解决信息不对称、难溯源等问题。
比如在天猫、京东上购买的跨境商品,并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跟踪、上传、查证跨境进口商品的物流全链路信息,而这些信息涵盖了生产、运输、通关、报检、第三方检验等商品进口全流程,供消费者查询验证。目前已经有超过50个国家的3万种进口商品支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流链路查询。
区块链技术让跨境贸易更便捷
除了跨境结算之外,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上也表现出了潜力。
比如说在跨境贸易中常见的国际贸易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地域、时间、结算等问题,往往不能做到现货现款。为消除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这种进出口交易必须通过银行信用证结算。
信用证体系相当于国际贸易中的“支付宝”,以第三方的方式保证买卖双方的利益。但是这种体系仅在概念上与“支付宝”类似,但在实际操作中相当繁琐。需要将出口单据等通过邮寄的方式在进出口双方银行和客户之间进行传递。除了中途有丢件的风险外,贸易单据造假也时有发生,处理时间上有时可能需要耗时长达1个月。
“由于国际贸易证是银行开据的,在实际的融资过程中等同于银票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贸易融资中,由于开具时间的问题,导致国际贸易信用证融资在实用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阿里巴巴一达通肖锋说,如果可以将国际贸易信用证效率问题解决,那么对于中小型出口企业融资将起来关键作用。
比如说,以传统的福费廷业务为例,它是信用证结算的延伸:在福费廷业务中,由卖家把由买家承兑、银行担保的远期信用证以贴息的方式,无追索权地售予所在银行或金融公司,提前取得货款的一种业务。
在此过程中,卖家在获得出口融资的同时也规避了远期收汇及汇率和风险;对买家来说,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获得远期信用证承兑的账期;对议付行来说,在开证行承诺承兑后,债务人也从买家转变为开证行,其承担的风险也从企业授信风险降低为银行同业授信风险。
但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同样的结算,双方就可以将以往需要纸质传递的单据,如船单等正本单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加密电子传递。便可以极大地简化流程,减少人力劳动所需的时间、提高效率。
而采用区块链技术的信用证,还可以为银行做贸易融资时提升风控的安全性。在引入区块链后,银行可以有效利用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来提升效率和控制风险。
非洲国家对区块链的实践
区块链技术不仅解决了跨境业务的问题,还因为跨境业务导致贸易交流增多,间接推动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区块链技术应用。
例如,在非洲大陆很多国家非常贫穷,承担不起昂贵的银行分支机构和基础设施。而金融基础设施的缺少,甚至会导致某些地区跨境汇款的费率甚至会达到10%以上,也就是转一百块钱,需要收取10块钱的手续费。
有数据显示,在非洲近3.26亿的成年人中,80%都没有银行账户,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只有不到3%的人使用信用卡。虽然金融基础相当薄弱,然而非洲的手机渗透率却超过70%。现在数字货币的交易主要集中在移动端,这为非洲国家拥抱区块链提供了前提条件。
恒星链社区负责人Michael在接受锌链接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尝试在非洲一些国家推广恒星链,帮助非洲国家使用更便捷的跨境转账服务。”
据了解,通过恒星链,非洲用户可以享用实时并且近乎免费的跨境转账服务。而对于没有资质或途径开设银行账户的,使用恒星钱包是一种资产储存和小额支付的手段。
除此之外,在非洲,很多区块链公司正在尝试用区块链技术重构本国的金融体系。
比如,非洲的肯尼亚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新兴货币技术的沃土,通过移动货币系统「M-佩萨」,甚至“超越”了本身的经济体。
任何有手机的人都可以用「M-佩萨」来支付肯尼亚的大部分费用,他们认为这种方法解决了他们此前想要参与正规金融系统所遇到的一个主要障碍:肯尼亚数百万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去年,大约四分之三的人则有了自己的移动货币账户。
根据经济学家Marina Niforos(他也是针对世界银行集团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进行的一系列区块链研究的作者)的说法,在肯尼亚等新兴市场,传统金融系统和金融机构覆盖面相对较浅,这意味着对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兴金融技术的阻力较少。
在非洲、南美洲等金融体系不健全国家,区块链技术可能会“降低‘信任成本’”,从而“降低总体成本,减少经济租金,创造一个更安全和更公平的金融体系”。
但是,本质上区块链是为了提升效率,它只是一种技术。如果用区块链去搭建金融基础设施可能会挑战当地政府的铸币权。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家信用本位制逐渐取代金本位制,而类似“金本位”的数字货币金融体系,与国家信用本位制所拥有的铸币权格格不入。
况且,数字货币也并不能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比如,2018年2月南美洲国家委内瑞拉为解决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发布了全球第一个法定数字货币“石油币”。
但是,委内瑞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本国经济的畸形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落后。从这一角度看,发行数字货币并未触及到产业结构畸形的问题,仍然是“治标”而非“治本”。
再者,“石油币”它的价值就是帮助委内瑞拉打破美国金融封锁,度过经济危机。如果总统马杜罗下台,石油币这套体系可能会失效,那些拿着真金白银买回来的石油币将变得一文不值。
因此,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在跨境物流、跨境贸易等商业行为中采用区块链技术是有益于提升商业效率。但是从金融的角度,纯粹采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金融体系存在太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