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至上时代,神策数据想先搞定企业数据源采集的“脏活累活”
当外部的流量红利结束,如何用内部产品运营的调整吸引并留住用户,成为近两年来互联网公司逐渐发力解决的难题。
市面上已经有不少针对以上问题的工具,从早期的友盟、Talking Data、百度统计,到现在市面上较流行的 Growing IO、诸葛 IO、神策数据,这些公司都力求帮助企业客户用“数据驱动增长”,但在技术操作、分析方法论上则各有不同。
如果说 Growing IO 提倡用“无埋点”提升数据挖掘效率,诸葛 IO 强调精细到用户个人的多维度分析模型,神策数据则可以说是另辟蹊径,在两年前有关神策的报道中,这家公司还在主打针对中小公司的私有化部署,并提供订制化的分析产品和解决方案。
由于私有化部署需要第三方服务商将软件部署在企业客户的服务器中,一般来说,有这部分需求的多为大型企业或者银行、金融单位等国企,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数据安全隐患,而像友盟、Growing IO 等公司就更倾向于在互联网的场景下实现公有云架构,通过接 SDK 的方式采集企业客户数据再到后台统一进行分析。
因此,神策数据在当时的定位就显得有些另辟蹊径,不过从 2016 年 8 月开始,神策开始在业务上有了些许的调整。
一次转折,两项变动
对于神策数据的 CEO 桑文锋来说,去年 8 月是公司的一个转折点。“一开始,估值超过 30 亿美金的公司都不被列为我们的客户,我会认为他们自己有资源做好这件事,但接触下来后我们发现,这部分公司做得也没有那么理想。”桑文锋对钛媒体说到。
桑文锋口中的“这件事”,指的是企业内部通过收集、挖掘、处理用户行为等信息构建数据仓库(DMP),并利用对数据的智能分析,形成对产品、运营、技术等方面更迭修正的参考,从而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产品体验,以驱动用户留存率与增长的提升(有关“增长”的概念,可参考钛媒体记者此前的报道)。
在桑文锋看来,创业公司对数据分析的动力仍然不及业务上的压力,毕竟后者才能赚钱;即使大公司有完备的数据团队,也不一定对数据驱动产品具备系统性的认识。而对于构建数据平台这一类基础业务,桑文锋则直接表示:“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要从事这些基础设施的研发和生产,更多的是对新技术加以应用,发挥新技术带来的价值。”
落实到公司战略上,神策也从去年开始有了两项比较大的变动:首先是将 KA 从中小企业转移到大客户;其次,在原先对产品研发投入的基础上,加大对售前培训、售后分析等服务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业务调整过后,神策在大客户拓展的速度上有着不错的进展。上个月末,神策公布了 B 轮融资,金额达 1100 万美元,由DCM领投,红杉跟投,在融资发布会上,神策的天使投资方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笑称:“开始以为文锋作为技术出身不是那么善于 social,结果两个月不到就把明势兄弟会一半的兄弟变成了客户。”
3月末,神策公布了 B 轮融资,金额达 1100 万美元,由DCM领投,红杉跟投
除了资方提供的标杆客户资源外,桑文锋还告诉钛媒体,神策还会与文思海辉之类的软件外包服务商以合作分成的形式推广业务,目前神策数据已经拥有 300 多家企业客户,包括聚美优品、融 360、ofo、Keep、广发证券、世纪百联等。
帮助企业解决“脏活儿累活儿”
目前市面上的数据分析产品客单价在 6-8 万元/年,神策的年费则高于这个价格区间,平均客单价在 10万/年左右。
而另一个与之相关的数据是留存率,根据神策方面的透露,其客户留存率大概在 2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 1%。
这样的结论意味着,神策的产品需要有高于行业标准的附加值,才能在严苛的企业服务领域撬动企业客户买单,而这一部分价值在桑文锋看来,是神策提供的“服务”。
具体来说,神策提供的服务包括两块,首先是“售前”。
数据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对于数据分析公司来说,要想在浩如烟海的数据库中掘到金子,必须确保收集到高质量的数据源。
常用的第三方数据收集方式为“埋点”,通常来说,“埋点”的动作需要交由程序员来操作,而这项工作不仅耗时耗力,往往还容易出现错埋、漏埋都情况,而一旦关键点位缺失,相应的数据就无法采集,继而会影响接下来的分析与决策。
在企业内部,这部分工作往往会被认为是“脏活累活”,可这恰恰成为神策眼里的机会。
相比下游的分析,神策更注重帮助企业客户在上游整理数据体系,这就好比跑步运动员的日常练习中,在训练起跑、发力、冲刺之余,首先得确保体格的强壮与肌肉的生长。
因此,神策一方面在后台提供了针对电商、企业服务等细分行业的数据接入模板,一方面会在完成私有化远程部署后,派驻专人进驻到企业客户,帮助对方梳理业务逻辑,整合客户端、服务端、数据库里的数据,以帮助客户实现“埋点”指标的对接。
再具体一点,神策希望借助私有化部署靠近数据源的优势,先帮助企业梳理数据库中杂乱无章的数据,再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划定分析指标(比如电商公司就需要划定“搜索商品”、“支付订单”“售后服务”),从而把“点”埋在正确的位置上,之后再进行分析与运营指导的工作。
神策数据在后台接入 SDK 的操作指示中提供了细粒度的指标维度,以帮助企业客户操作埋点。
另外,神策自己的系统后台采用了时下流行的“SaaS+PaaS”模式,将底层数据接口开放出来,以便企业进行二次开发。而在部署完软件之后,神策还会有专门的分析师与“客户成功”团队为企业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即为“售后”服务。
根据桑文锋透露,“售前+售后”业务将成为神策今年发展的重点,目前神策团队共有六十余人,其中技术、服务和业务支持人员约占 60%。
私有化部署、完备的售前+售后服务、重视线下渠道,神策的发展模型与传统软件商的思路有点类似,但这并不算一件坏事,SaaS 胜在产品灵活轻便,传统软件则有稳定可靠的优势,随着 SaaS 的泡沫消退,To B 领域在产品和技术上的革新才刚刚开始。(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苏建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