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新版“扫一扫”,看腾讯与百度的不同移动互联网布局思维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微信5.0新增功能,基本都能在手机百度上找到,比如手机百度早推出的“扫一扫”。2012之后的移动入口之争最具代表性的就两个:一是微信“对话即服务”模式,二是百度app的“搜索即服务”模式,其他都成了浮云。

从微信新版“扫一扫”,看腾讯与百度的不同移动互联网布局思维

&

微信5.0正在内测,新增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可收藏聊天和朋友圈的信息,以备查看;可扫条码、图书和cd封面、看附近的街景和翻译;可将正在看的视频摇到手机里,等等。其实,无论是扫一扫的升级,还是摇一摇的升级,微信5.0的这些新特性并不新鲜,手机百度其实早就有。

2012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升温,随之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之争就显得愈发激烈,大家都在抢入口。不过乱战以后,我们发现总的来看,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入口其实也就两个,一是腾讯微信的“对话即服务”模式,一是百度app的“搜索即服务”模式,其他的都成为了浮云。

关于微信的“扫一扫”,其实手机百度里对“扫一扫”这个功能一开始的重视程度一开始就很高,所以很早就推出了。目前微信5.0新增的这些功能,基本上都能在手机百度上找到,而且通过长时间的体验改善和用户积累,就实用性和用户粘性来说手机百度是强于微信的。

因为表面上看“扫一扫”就是一个简单的扫描功能,但实际上如果要做好用户体验,光一个“扫一扫”的功能外壳不是关键,关键是背后牵涉到的大量的数据计算,百度的优势在于其作为搜索引擎有天生的大数据能力,利用这种优势百度可以很快的与产品完成匹配(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百度能真正了解清楚用户的需求,同时通过不同的数据分类来精准匹配这些需求),这样“扫一扫”这个功能做到实用和易用对于百度来说完全不是一个难题。

反过来,产品能力很强的微信团队做到“扫一扫”的易用性应该完全没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难就难在功能的实用性上,因为与之相对应的大数据不可能单靠产品本身就能解决,它必须长时间对数据进行积累和分析研究才能搞定,而这需要时间。

所以很明显,微信推出这些功能没问题,很正确,但可惜的地方就是时间晚了一步,百度就比他快了一点点,然后就卡住了这个入口,无奈之下,一向以创新能力强面目示人的微信这次终于露出了腾讯产品最明显的基因特征:做不了老大没关系,我咬在你身后当老二搅搅局也行,以后的事难说,万一机会来了也有可能浑水摸鱼呢。

&

再绕回来说说百度,其实百度的移动战略布局还是蛮有意思的,我个人认为其规划的战略前瞻性更强,执行起来也更具有可行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百度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想要什么,所以落地自己的移动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其实也就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首先,“高筑墙”是指的针对移动搜索的跨时空、多元化、广泛性等特点,在百度在时效搜索、聚合搜索、webapp框计算、应用内搜索、语音助手以及情景搜索等六大方面不断抢份额,修建扩大自己的护城河。进而实现精准的应用分发,充分满足用户快速、全面、多元、个性、智能搜索的需求。百度移动搜索对内容和用户的不断聚合,两者互相促进,去年面对应用分发的促进增长达465%,其中百度手机助手增速超过50%,且呈加速态势。

其次,“广积粮”指的是拉拢越来越多的盟友为其站台。百度云实施能力开放的平台化战略,面向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开放,提供云存储、云测试服务,应用提交后再提供分发入口,游戏联运等服务。对于用户而言,百度云外链不限文件大小、不限文件数量,不限下载速度,可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上自由访问数据,在多台设备上同步协同信息,随时随地管理文件无障碍。对于百度来说,百度云具有前瞻战略意义,已与竞争对手拉开较大距离。

最后,所谓的“缓称王”也就很好理解了,稳扎稳打的百度在完成所有的布局后,在移动互联网纷繁复杂的局面尚未尘埃落定之前,绝不会跳出来摘果子,做杀鸡取卵的事。

现在我们发现,稳健的百度其实干了一件牛逼的事,飘逸的微信终于走下了神坛。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