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概念去年被炒得火热,移动互联网好像马上离开大数据就活不成了,结果引来了媒体的质疑和泄露客户隐私的担忧。大数据没有错,但很多人在用的时候正在犯错。 特别是运营商,看到世界上很多企业都在玩大数据了,自己就要跟上形势,但其实如果跟在互联网公司后面亦步亦趋是没有用的,运营商的大数据并不应该照搬互联网模式。
1、大流量并不一定带来大数据,这是两个概念,大流量提供了大数据的基础,但还需要数据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系统性,需要有针对性的数据积累和长期积淀,而运营商多年的数据连续性较差,多种业务深受kpi影响,政府政策、地方特点都让数据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
2、分析大流量的方法并不一定要用大数据,大数据重视相关性,在针对性的营销中价值比较大,对社交性社会研究也有一定作用,但对大方向的制订政策意义并不如传统的统计学更好用,更重要的是,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大决策的误导可能性也大增,比较起来,互联网公司的大政方针都来自ceo的灵活显现,针对性的忽悠网民才用数据分析,在这一点上运营商很难做到。
3、大数据也不是大服务器,光有存储是不够的,当然,没有存储是更不够的,可如果为了做大数据就拼命的上存储,这种结果也会让人焦头烂额,你就是把全互联网的数据都保存起来,估计也没有多少实际用途。
4、现在做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除了个别几个特大的互联网公司之外,主要都是徘徊在灰色地带,靠窃取盗用非法采集用户的数据来挣钱,更有无耻到直接售卖用户的个性化隐私信息,这不是大数据,这只是大数据的蛀虫,真正的大数据应该是用数据分析的结果来指导消费而非原始数据信息的本身价值,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中,运营商的独特社会与政治气候注定了不敢随意越雷池。
总之,运营商千万不要被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使用迷惑了双眼,还是扎扎实实的在it系统建设上下功夫,等待时机,只要把数据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金子总会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