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爱》:激励更多的青年追求梦想
顾长卫导演依靠三部电影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站稳脚跟,它们分别是《孔雀》、《立春》和《最爱》。这三部电影均被冠以文艺片的头衔。可是,他的第四部电影,却是杨颖主演的娱乐片《微爱》,这里边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蹊跷,顾长卫也堕落起来了?
我看,顾长卫没有堕落,他只是换了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罢了。当年讲的故事端起读书人的架子来,《微爱》讲的故事却将架子全部放下去,他甚至于在讨好新生代的影迷,把自己的故事往流俗里边弄。但是,顾长卫却在流俗中保持了最后的也是最基本的尊严,那就是对“普世痛苦”的追问。
无论是《孔雀》、《立春》还是《最爱》,顾长卫导演都通过自己的电影来直面了人类普遍存在的求而不得的苦痛。《孔雀》实乃是求青年人生的飞翔境界而不得,《立春》又是求人生的音乐艺术境界而不得,到了《最爱》里边求人生的爱情厮守境界依旧不得。顾长卫镜头下的人物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抗,而这些反抗又是以悲剧的形式艰难存在,这是他最重要的特点。如果顾长卫在《微爱》中放弃这种“追求”的境界,那这部电影,必然沦为商业片的陈词滥调,值得庆幸的是,他不仅没有放弃这种“追求”,而且将求而不得演绎出了更现代的精神意志。
在《微爱》中,青年人追求的是一个拍电影的具象的事物,而作为抽象概念存在的,则是整个青年群体对自身人生追求的执着状态。该部电影非常巧妙的反应出青年人追求梦想遭遇的各种具备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悲惨经历。如果说《孔雀》、《立春》中的追求,还是被当头棒喝的话,那《微爱》中的青年,早已被一边叫好一边拆台。这正是“立春”十年后的现实。
我们甚至于可以在电影《微爱》感受到《立春》的温度。
当蒋雯丽饰演的角色操着一口方言以北京双井CBD中心区房东的身份出现的时候,她还是唱着那首“为了艺术,为了爱情”的《立春》歌曲。我们警醒地发现,当年在《立春》中一心要考入北京的音乐老师王彩玲,早已经是北京的房东,她的生活,业已不是当年的艺术追求,而是我要收一个月七千块的房钱。这是老一代艺术追求者对生活的妥协,我更愿意将其归结为导演顾长卫自身人生轨迹的变相总结。
《微爱》看似是一部轻松欢快的娱乐片,可当那个在楼顶阳台排练的演员纵身一跃之后,我们分明可以看出导演本人对艺术最后的薄弱无力但必须要为之一振的反抗。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追求方式,每个时代的艺术追求者,都可能在下一个时代里成为庸众,甚至于每个时代的艺术追求均不相同,但为艺术而执着的精神意志却是相通的。所以,我们能看到“蒋雯丽”对青年说,如果愿意听她的“为了艺术,为了爱情”的歌曲,房租可以打三折。
我在《微爱》中看到了顾长卫的仁慈。这是中年人给青年一代特有的希望。在他的前三部电影中,均未有这种仁慈,均让所有的追求者求而不得。我素来认为,现实只能是求而不得的,唯独带着巨大的绝望做事,方可在虚妄中得到希望。不过,顾长卫可能是要给青年以希望的,他希望通过这种给予让更多的青年走上他的“不归路”。所以,在《微爱》的最后,主人公不仅得到爱情,而且事业也开始顺风顺水。
我们姑且叫这个结局为美好的祝福。顾长卫导演试图用这种祝福来激励更多的青年追求梦想,这正是我们当代已经不敢艺术追梦的尴尬状态的间接体现。若我们青年大胆追求,则不必让老人给画个必然圆梦的大饼,知其不成而为之,才是最大的真实。善良的《微爱》,灌注了《立春》以来的为艺术而起的精神,又温和地给了我们美满的结局。这里边有力量,更有顾长卫对青年的祝福。不过,我倒是要说,你必须知道,你的追求,唯独在求而不得中,方可得到最大升华。
感谢老人的祝福,但也请迈开青年必然妥协于现实的步伐,青年的成长,正是建立在用自己的纯真对现实一步一步的退让基础上的。每次退让,都是对自身的污浊,所以,请在不得已时候再行退让之步。也唯独这种与现实的厮杀方法,才可以见出人生的大境界来。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