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云端之战如火如荼,传统IDC消亡之后的云服务如何破局?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云计算的概念虽然诞生多年,但从云端回归人间却颇有一番沧桑,当年甲骨文的Larry Ellison没少在Youtobe上吐槽云计算:“这种白痴行为什么时候会停止?这不过是一时兴起的时尚潮流,是疯狂的事情。”而四年之后,这位“硅谷最老的花花公子”也不得不宣布向云战略进军了。到今天,甲骨文云已经是涵盖SaaS、PaaS、DaaS和IaaS的产品组合,每天支持6200万用户和230亿项交易,拥有19个数据中心和400PB级存储的巨无霸。

汹涌的互联网创业潮为云服务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需求,如今,云端之战正在两个战场同时打响,公有云市场飞速成长,私有云市场备受关注。在传统IDC消亡之际,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新兴的阿里云等巨头都在搭建云端的生态系统,这个未来的万亿市场正在极速进化。

AWS的高处不胜寒

云计算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的高利润产品,当年Jeff Bezos打造亚马逊的云服务平台AWS时,他关心的不过是如何在低谷时出售多余的云计算能力,然而由此诞生的却是亚马逊利润最多的产品,以致于每次亚马逊的高层会议都在强调对云端业务的追加投入。

如今的AWS不仅即将超越零售成为亚马逊最大的业务,还是营收增长最快的业务。AWS快速建立数据中心的能力降低了创业公司的试错成本,使得后者可以不必担心服务端的供给能力,大胆创新,勇于试验,事实上云存储和云计算只是AWS多达40种服务中的两项而已。不过,握有三分之一市场份额贵为全球最大公有云的AWS并非没有隐忧,它不但在全世界面临微软、IBM谷歌等老对手的竞争,在新兴市场还受到阿里云、腾讯云、首都在线等中国对手的强烈挑战。

决定价格的是市场而非成本

云服务的赢利能力取决于规模,服务的客户越多分摊的成本越低,这一向是亚马逊AWS的致胜之道,但它进入中国的时间虽早,迄今却未获IDC电信增值业务牌照,只能提供有限的预览帐号,不可避免的遭到中国同行的全力反攻。阿里云的MAP计划正把互联网+的理念推向全世界,硅谷和迪拜的数据中心已经建立,阿里云在不断提升国际市场服务能力的同时,还祭出了电商屡试不爽的价格战手段,今年2月,阿里云的开放存储服务一次性就降价66%,CDN的价格也在不断下调,云存储的价格已经下探到硬盘的区间了。

从263转型而来的首都在线也正从传统IDC模式快速切入公有云市场,建立全球分布式一体化云平台,通过在全球14个城市设立机房,着重解决出国链路质量,改善和提升从国内到国外的网络速度,这一直是中国外贸企业运维人员的痛点。

云服务提供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包括谷歌在内都不惜压缩利润争夺原属于AWS的市场,中国同行更是精于此道,未来云服务商的赢利能力取决于在复杂的网络架构和快速多变的需求的双重压力下,确保快速部署和安全稳定的应变能力。

创业时代的犹移与不舍

在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峰会上总少了各家云服务商的身影,AWS把自己描绘成创业公司的天然盟友,但中国的公有云市场已经是一个草莽江湖,竞争激烈,前路坎坷。

AWS的最大瓶颈是在中国缺乏有背景、有实力的合作伙伴,虽然它在北京、上海和重庆都有孵化器并有技术支持,但有限的落地服务能力限制了它与本地化对手的竞争能力,通过电商平台早已与中小企业建立千丝万缕联系的阿里云显然在这方面更具优势;

其次,AWS虽然一再强调国际化背景和技术优势,但中小企业云服务的关键词仍然是价格,仅从价格来说,阿里云和首都在线都要大大低于AWS,首都在线的价格甚至只有AWS的三分之一,从国内到美国的链路质量也要好于AWS的预览账号;

最后是服务,AWS在国内不具备协调运营商获取廉价带宽的能力,也不会共享全球云平台的全套技术,更不可能引入那些著名的辅助性管理和监测工具,它如何服务中国的创业公司?这既有违AWS入华的初衷,也不利于与阿里云等国内云平台的竞争。

安全是过程也是目的

当形象好到爆,乖如邻家女的Jennifer Lawrence的艳照遭到无情曝光时,受打击的不仅是好莱坞玉女的清纯形象,还有用户对苹果云存储服务iCloud的信心。在黑客和病毒无孔不入的年代,很多人虽然知道本土存储并无安全优势,却仍然对云服务心存疑虑,其实数据在线化、云端化已是不可逆的潮流,一如今天的你绝不会因为质疑银行的安全而把家当做金库。

安全有两个维度,首先是管理层面的。按WTO规定,云计算属于开放的IT服务,而在中国却是需要申请牌照的电信增值服务,AWS虽然在全球威风八面,也有小米、猎豹等知名品牌的运维人员为其背书,但这些急于海外拓展又不吝投入的企业其实并不具备代表性,除非完全融入中国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否则服务中国客户的能力就永远是AWS的短板。

相比之下,微软云服务Azure虽然有着同样的难题,却找到了有效的变通方法。这个办法就是产品技术交付,微软通过与世纪互联签订协议,将Azure交付给这家中国公司代为运营,而世纪互联微软云事业部的总裁又是微软云计算业务的老兵,这种你中有我的中西融合被认为集中了美国技术和中国运维,衍生出初创公司才有的生命力,微软的成功在于它克服了谷歌式的傲娇,从而推动了中国第一个国际公有云平台的诞生。

在用户安全层面,几乎所有云服务提供商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AWS在各种场合强调可以用快速部署的资源包对创业公司进行技术支持,但昂贵的价格和相对匮乏的本地运维服务,使它的承诺与能力脱节。阿里由于多年运营支付宝拥有成熟的金融级别的风险管理方案,强调生产数据不出生产集群,以一系列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访问控制技术实现对ARP攻击和以太网畸形协议访问的隔离,但是仍不免于天灾人祸。

轰动一时的挖掘机事件刚刚平息,阿里云的香港机房6月21日晚又爆瘫痪,按照阿里云给出的解释,故障是源于电力中断,而且在当晚21时22分,电力供应恢复后十分钟就解决了故障,但据后来透露的消息,实际抢修时间达到了12个小时,阿里云的工作人员花了很长时间才得以进入香港名气通的数据中心与IDC人员一起处理事故,这也是类似阿里云这样的新兴云服务商所暴露出的运维能力薄弱的又一佐证。

由传统IDC转化而来的云服务则致力于从另一个角度破局此问题,即中小企业的从国内到海外的公网质量的四个症结:延迟大,丢包多,数据同步困难和链路成本高昂,所谓稳定即安全。首都在线所建立的全球云环网,旨在让运维人员在任何地点操作异地的云主机时,都有本地化的顺畅体验,而且对接其他的云服务时也有专线保障。最重要的是,虽然采用了Hitachi的FC高端存储技术,云服务的价格却仍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平台上汇集了大量企业核心数据的云服务商最关心也最担心的就是稳定与安全,如果出现之前携程或连锁酒店那样的信息泄露危机或安全漏洞,结果无疑是灾难性的。互联网创业时代的来临唤醒了处在爆发前夜的云服务,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在行业标准和第三方认证体系支撑下的价格、速度、成本和服务的综合较量。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钛媒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