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办公空间由见新玩家,We+ 是怎样给不同城市“订制”空间的?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联合办公空间由见新玩家,We+ 是怎样给不同城市“订制”空间的?

西西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朱玟羽女士在We+空间体验VR游戏

刚刚起步的联合办公空间,已经开始向垂直化方向发展。

在上海WE+浦江科技广场,钛媒体记者看到了全息实验室、真人实时控制虚拟角色的动态捕捉、多款VR游戏、三维扫描、VR实时绿幕合成等技术。这是以时下最火热的AR/VR为主题的联合办公空间,也是WE+在垂直领域的一步探索,与寒武创投和超幻孵化器的投资合作。

对于技术还未完全成熟的虚拟现实产业,WE+试图把前沿的技术拿到所有创业者面前,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模式创新、内容创新的启动状态,这是WE+切入联合办公市场的新思路。

WE+空间 CEO 刘彦燊同时还是柯罗尼资本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早年任职亚洲投资者有限公司、贝恩咨询,拥有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未来联合办公空间中,走得比较快的是具有丰富资源、整合能力的。” 刘彦燊告诉钛媒体。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趋势

刘彦燊在美国工作多年,根据他的观察,公司规模在300人以下的企业都算是中小企业;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占经济规模的95%到99%。

而在中国,联合办公空间将成为中小企业的聚集地,联合办公空间是典型的“大时代”的产品。

首先是经济转型的需要。国内经济在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大集团大公司是市场主要力量。如今经济转型、国企改革,一些大企业也会遭遇波动。只有中小行业才能吸收这些,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改革中出来的人员。

其次,中小企业更具创造力。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企业越大,创新能力就越弱,大企业的管理会形成很多约束。

“创造力往往是从外部演化而来的,微信不是腾讯内部出来的,是从外部发展进来的,现在一些大企业做孵化器,希望用外部创新带动内部改革。”

刘彦燊说,无论是投资型社会、服务型社会,还是高科技、高智能的经济社会,都需要大量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整体经济才会有生存的希望。

经济大环境的转变是科技发展的一个浪潮,刘彦燊举例,日本在六、七十年代腾飞,索尼、东芝、三菱、本田、丰田,都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爆发的品牌,过了这个浪潮,做大事就很难。阿里巴巴、小米,都是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的起步。

“人如果幸运的话,能够遇得上一个创新的浪潮,科技创新、时代发展是波浪型的,并不是直线上升,现在中国整个国运是一个浪潮。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机会,未来10年会是独角兽涌现的10年。”他说。

在香港生活多年,刘彦燊认为香港市场太小,目前经济结构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地产霸权,导致香港的经济跟地产都有莫大关系,所以在香港创业很难。

这是历史原因,香港本身是一个商业城市,过去100多年都是做贸易的,后来是做中间的贸易公司,或者是财经类的,香港最大的身份就是金融中心。但是金融行业能够支持的人口,占就业人口的比例不到3%。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科技的发展、资本的高度集中,造成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相比之下,内地创业环境非常宽松,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趋势,刘彦燊选择在内地发展联合办公空间。

大数据可以辅助联合办公空间更好地服务用户。WE+后台汇聚了所有空间的资料,每一个会员资料的跟踪,都在智能管理的系统里面。每天有多少人来办公,有多少工位,每个人出入的时间……这些信息构成了大数据。

刘彦燊认为大数据分两种,2C和2B,最具价值的是2B的数据:

“比如在10万个用户中,有5000个中小企业,这个中小企业的数据就是我的竞争力。5个人的公司,10个人的公司,20个人的公司,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服务都不一样,未来的联合办公空间,服务一定是定制化的,针对哪个类型的产业、多少人的业态,我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个京东做不了,阿里做不了,别的地方也没有,除了工商登记局。”

联合办公空间由见新玩家,We+ 是怎样给不同城市“订制”空间的?

WE+空间CEO、柯罗尼资本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刘彦燊

联合办公空间是整合资源的生意

从生态圈的结构来看,Wework 似乎没有太多优势,比如寻找办公楼资源,Wework 恐怕只能获得市场价。Wework 在中国布局的办公空间,都在市中心顶尖地段,除非一直烧钱,否则没有团队可以支付这样的房租。

刘彦燊希望把过去多年在房地产、实体经济中的投资经验运用到联合办公中来。

要把这个生态圈玩得精致,一定要像本土化的公司会玩、接地气。刘彦燊在上海淮海路金钟广场拿下一层楼面作为 WE+ 办公空间,这是上海市中心优质地段,借助上海实业集团和美国柯罗尼资本的资源,他争取到的租金是非常优惠的。

成立 WE+ 浦江科技广场空间,寒武创投作为天使投资机构,在投资的生态上做了大量 VR、AR 布局;超幻孵化器的创始人陈坚先生则称自己是双重身份,一方面是超幻孵化器创始人,一方面也是 VR/AR 行业的创业者。

超幻孵化器由创幻数码科技主导,联合了国内各个细分领域顶尖的团队,如诺亦腾、乐相、亮风台等顶尖企业,其中的管理团队也是这个行业里的从业人员,可以把经验、产业资源输送给孵化团队,帮助创业者走出从0到1 的关键一步。

WE+ 跟产业对接,比如和上海的临港集团合作,临港本身具有大量的科技类产业,刘彦燊希望把生态圈打通上下游:

“创业者们设计一个新产品,需要跟真正大产业做对接,比如把智能无人机推向市场,当无人机每年卖出去,产生几千万收入,那么如何跟大产业,包括生产基地或、研发做对接?所以资源是联合办公空间的核心竞争力。”

结合垂直领域在不同城市落地

北上广深杭聚集了中国多数创业者,上海金钟广场的WE+空间是以金融为主,汇集了好几家天使基金、风投机构,以及广告类、生活互联网+等领域中比较成熟的O2O公司。

WE+ 在上海静安的项目以黑科技为中心,在大宁地区跟一家做虚拟现实的公司合作,量身订造了一个 VR 空间,漕河泾地区则定位在互联网相关的软件、服务类创业公司。

除了在一线城市布局,WE+ 也进入苏州、宁波这类二线城市,获得上海的资源辐射,并且形成互动。

宁波有大量与时装相关的产业,WE+ 的合作伙伴是杉杉、森马,推出的联合办公空间以时尚、生产、设计这类垂直领域为主。

而青岛以互联网+金融服务为中心,厦门有快手、美图这类创业公司,适合发展生活科技类的产品。

关于选址,刘彦燊认为,首先是空间的环境、机电设计、联合办公空间需要隔开很多小房间,金钟广场的WE+有六十多个房间,需要六十多套单独空调系统,这对机电要求很高。其次是地点、交通,选址需要靠近地铁,因为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工作人员不是开车来的,他们依赖交通工具。

场所附近的业态也很重要,金融、互联网、设计类的业态是否成熟?周边包括吃、喝、玩乐的配套设施?跟业主方的合作模式,业主是否希望这类产品在园区里有更大的发展,还只是当成单纯的租户,合作是什么样的合作?这些都是WE+考虑的因素。(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孙骋)

随意打赏

we 联合办公联合办公空间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