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发展、落地:自媒体如何拥抱三个世界 | 钛媒体tmtpost—把脉科技资本论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周五,钛媒体举办了首场线下沙龙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移动端的媒体机会”,非常精彩。我试图从各个嘉宾的演讲内容中梳理、结构出一条未来自媒体发展的轨迹。

这周五,钛媒体举办了线下首场沙龙活动。这次活动出乎预料的非常精彩。活动的主题是“移动端的媒体机会”,但我认为从各个嘉宾中演讲中却可以粗步梳理出一条未来自媒体发展的轨迹。这里班门弄斧地写一点心得体会。下面将打乱各个嘉宾的演讲次序和主题,对内容进行重构。

&

自媒体的缘起

自媒体的产生有四个重要因素。

第一自媒体的生产力发生了改变。来自传统媒体人的“私有化”和专业化的个体将形成自媒体的新生产力。前《newsweek》中文版执行主编陈序老师认为,工业化的组织固然带来了组织效率,同时也造成了人性的异化。这让一部分媒体人或主流媒体的作者的价值没有得到真实的体现。另外,互联网的发展让很多专业人士可以自由发表言论,通过新媒体增加自己的曝光度。这两部分人群构成了自媒体基本的生产力。而大众是自媒体的外围写手,自媒体中心层的专业写手和专业媒体人正在建立新的同盟。

第二是自媒体的生产方式将发生改变。自媒体的生产方式就是社会化的生产方式。严格地看,这是一种大生产方式,而不是小生产方式。这次演讲中,罗振宇老师提到支撑自媒体的重要因素是“魅力人格体”。罗老师还身体力行,用5个人的团队支撑了“罗辑思维”这个自媒体产品。

其实我非常被罗老师的人格魅力折服,但我必需指出以下几点:第一,“罗辑思维”每天只有60秒钟的原创这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看到更加深度的分析和讨论,60秒钟的内容提供的信息量不够。第二,“罗辑思维”是一种小生产方式,或者说是小作坊制作。电影明星的“魅力人格体”背后,则有耗资巨大、工业化生产的大片来支撑。“魅力人格体”和复杂的工业体系和商业体系是不能分割来谈的。而自媒体的社会化生产第一次提出了一种有效替代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路径。这一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维基经济学在国内自媒体生产中还是一片空白。第三,“罗辑思维”是一种散打。实际上社会化生产需要更加的聚焦。这一点在后面还会提到。

第三,自媒体的生产关系将会发生改变。郝芬顿邮报提供了一个自媒体成功的案例。但令人遗憾的是,仍有大量优质作者在为郝芬顿邮报免费提供内容,这不是一种良性的生产方式。国内专业博客网站也由于没有解决自媒体作者的版权保护和价值兑现问题而纷纷失败。但倒是起点中文网让作者得到合理的报酬,一亿网站收入中,有一半归作者所有,未来可能更高。这就象nba中球星的收入最高,而组织者是配角。

第四,自媒体的商业模式将会发生改变。这一点放在最后部分去说。

&

自媒体的生态环境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谢德荪(美籍华人)的著作《源创新》。他在书中提出,“波特的竞争理论使企业家把战略思路都放在产品上即“流创新战略”上: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供应链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产品的差异化、设计产品来迎合细分市场的需求;而“源创新”的着眼点在于开拓市场,从无到有建立一个新生态系统,系统内成员通过相互网络来提升各自的价值。”之前,看到的很多关于自媒体的讨论没有看到关于自媒体生态环境的讨论。而钛媒体这次沙龙之所以举办的非常成功,就是因为把自媒体生态环境中不同的主体请来,让人听到自媒体价值链各个环节中的不同声音。

自媒体的生态环境中最古老的主体就是渠道模式的传统媒体,由于其只有中介的价值,受到互联网越来越大的冲击。仅仅做内容的渠道,其增值空间是非常小的,而且竞争对手是海量的,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渠道模式的传统媒体。

第二类主体就是自媒体内容的生产者。罗振宇这方面有些极端,他认为内容的生产者也会被互联网解构,我认为他有很强烈的虚无主义色彩。呵呵。其实,在时间碎片化的今天,用户追求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精品,而是极品。在注意力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内容生产者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但这会导致非常优质的生产者出现。他们与渠道商或平台商的关系不是求包养,而是平台商疯狂地追逐这些作者。

第三类主体就是平台型自媒体。郝芬顿邮报严格地说仍然是渠道而不是平台。平台商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捍卫者。目前自媒体的发展困境恰恰是因为平台商的缺席和缺位。谢文老师曾经用一本书的厚度来说明《中国为什么没有facebook》,其中的一些结论现在依然适用。平台商必需做到全部开放,提供技术支持和各种服务。维护市场秩序。起点中文网之所以还会出走,根本原因是盛大文学的平台还不够强大,给了后发者很多妄想。

第四类主体就是模块化自媒体。模块化是钛媒体这样的自媒体的唯一出路。在系统的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钛媒体在模块化方向上已经走出正确的一步,即追求专业化而不是追求八卦和噱头。而下一步钛媒体需要更加专注于某个领域,成为读者在某一个细分领域了解深度内容的首选媒体。只有这样钛媒体才会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模块嵌入到某个商业生态系统里面,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这也是中小型自媒体商业化的唯一道路。

第五类主体就是自媒体的服务商。这次沙龙中,简网时代ceo丁钧介绍的app工厂十分抢眼,他们的平台可以帮助菜鸟级用户在几分钟内做出一个个性化十足的app。做到这一步,简网经过了6年苦苦的探索,曾经几次砍掉所有的产品线。这个来自前微软的团队有很强的技术功底,半年内有5000个用户定制的app上线。这就是未来自媒体服务商的一个缩影。

自媒体发展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的过程中,陈序、罗振宇等已经用各自的方式开始进入这个市场进行淘金。可以预计,这个领域中将有越来越多的强手加入。这是我之前完全没有预料的事情。在我眼中,未来互联网真正的大机会就是电子商务,而自媒体没有象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那么引起市场的关注,但这个领域聚集的精英让人刮目相看。

&

自媒体的落地

钛媒体这个活动比较组织的时间比较短,对自媒体如何落地问题讨论的还不充分。除了前面提到的模块化,我还有三个想法。第一是老罗提到的将自媒体的商业模式应该走出广告模式。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我认为,未来自媒体的商业形成是从广告模式转向交易模式,即自媒体的电子商务化。自媒体将通过标准化生产、社会化生产和定制化生产三种方式,生产出更加优质、成本更低和时效性更强的产品。在销售端,自媒体产品将通过团购、企业级批发和定制三种方式销售出去。

其次,自媒体将注入sns基因。这一点谢文老师并不同意,但是自媒体不但没有改变内容为王,而且将高度强化这一点。那么对于人才的争夺就成为了关键。sns将提供一个有效工具。

第三,自媒体也不完全排斥广告模式。罗振宇指出,广告会伤害用户体验。但是,不能太极端地看这个问题。自媒体除了靠线下活动增加收入,预计未来重要的广告来源在于生产自媒体的原创视频节目。郝芬顿邮报已经作了很多尝试。

说到这里,兴犹未尽,但还是点到为止。自媒体的创业者很多人的从业背景都是新闻专业。但是世界是复杂的。谢文老师的演讲中贯彻着大数据逻辑和大数据视野,这让他又走到了时代的前列。罗振宇看似不羁的演讲中包含了对互联网去中心化、社会化崛起的深刻理解。但除了他们讲到的数据世界、互联网世界,还有一个庞大而有实力的实体经济世界。这是一个新的“三个世界”的理论。我认为自媒体的生存空间在于了解三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只有这样自媒体企业之路才越走越宽。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