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体娱元年”养成记
披拉·尼迪裴善官(Mike)参加综艺节目《超新星全运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体育产业生态圈,作者|黄梦婷,编辑|吴础怡
欢迎来到体育娱乐的新世界!
《老友记》里,莫妮卡对瑞秋说: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糟糕透了,但你会爱上它。
过完2018,记录了整整一年体育综艺发展的圈妹想说,欢迎来到“体育娱乐的新世界”!
这绝不是空穴来风或夸大其词,事实上,体育作为天生正能量素材,自然是一个足够发掘的富矿,而虽然之前几年里也有不少人开始试水体育综艺,在娱乐节目中穿插体育元素,但当时体育并没有摆在中间起主导作用,节目大多数都是“娱乐体育化”。
可喜的是,2018年有《这就是灌篮》、《超新星全运会》、《这就是街舞》、《这就是铁甲》、《铁甲雄心》、《热血街舞团》、《吐槽大会之体育专场》等等一系列体育综艺,让综艺回归了竞技体育本质,变成了“体育娱乐化”,通过综艺也让不少运动项目被传播、被熟知,
把2018年定义为“体育娱乐元年”,绝不为过。
尽管作为元年仍然有些生涩,可是必须正视“体育娱乐化”背后蕴含着惊人流量和巨大生命力。
当然,有惊喜也有忧虑。在总结与盘点之外,我们也希望有像《摔跤吧!爸爸》那样振奋人心的体育电影,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也希望继续有寓意体育精神图腾的体育综艺不断涌现,只有文化真正浸润了我们的生活,体育才能够真正在人们之间,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回望过去与展望未来,2018年的体育娱乐正在一个十字路口。
爆款出圈,体综的更多新可能
2018年,娱乐圈“大地震”,再加上诸如“限薪令”、“限童令”、“限娱令”等诸多政策监管,给制作人带来不少挑战。视频行业争夺用户已经到了白热化争夺中,出一部有新意的爆款节目能带来巨大收益。
视频平台是一个天生用户聚集地,在野蛮生长之后,用户增长也遭遇瓶颈期。而以男性为主的体育用户,可能是他们下一个新的增长点。
体育是最好的剧本。自带天然故事效果、正能量素材,再加上和国家大力扶持发展体育产业,不少平台早已经对体育垂涎已久。
圈妹在《这就是灌篮》播出之际,就总结过中国过去十年的体育综艺趋势:每逢世界级体育赛事大年,体育综艺就开始利用眼球效应取得相应效果,而在日常,体育综艺难以出圈。
然而,2018年,这一切貌似发生了一些变化。紧接着世界杯之后,一档以篮球为主的体育综艺《这就是灌篮》的出现,竟然破了优酷综艺的付费记录,在体育圈内,不少大拿都在看这档节目,还对节目里选手寄于厚望,认为这是中国篮球界的明日希望。
而腾讯视频的《超新星全运会》,一个偶像明星对小众体育影响力可能超过1000个销售的能力。观看节目时,现场男生的欢呼声令圈妹仿佛来到了大型演唱会现场,可见,体育用户也并非那么“冷若冰霜”。
圈妹在复盘2018年体育综艺时发现,不少体育综艺节目豆瓣评分都在8分以上,取得如此令人欣慰的成绩,也与平台重视程度有关。比如,据了解优酷 “这就是”系列是内部定位S级项目,代表平台方的超级网综,制作经费、投入力度、宣传支持,都是“豪华配置”。
另一组播放量也是同样可喜——
《这就是灌篮》总播放量为13亿;《这就是街舞》播放总量16亿;《这就是铁甲》播放总量为18亿;《超新星全运会》播放量每期均在3000万播放量;《吐槽大会》两季里3个体育专场播放量共计4.5亿。
取得不错佳绩之后,不少平台在之后的确有对体育继续加大投入的力度,体育与娱乐结合,能制造更多爆款可能性,也比之前大得多。
体娱结合,一场流量转化游戏?
最近,“六学”带火了“文体两开花”,而国内的体育与娱乐,可是流量不相匹配的存在,没到开花的地步。
君不见,在体育消费大国美国,这厢有奥斯卡,那厢有超级碗与之抗衡,后者的影响力丝毫不输前者,体育与娱乐,各自有各自的消费用户。
回头围观国内,体育文化缺乏养分,娱乐文化大行其道,不少平台都会借助流量明星带人气,这种互换流量的方法可能会适合当下中国体育环境。体育借助明星效应,扩大影响力;明星借助体育,获得更健康、积极向上的人设,从而吸引更多粉丝。
腾讯体育自办赛事《超级企鹅红蓝大战》举办三届,吴亦凡、 吴尊、苏醒、王鹤棣等娱乐明星搭台助阵,让腾讯体育开拓出一条体娱特色之路;2018中国网球公开赛邀请孟美岐做公益大使,也是破了中网微博转发记录;2018超级流量小生范丞丞也担任新浪体育3X3黄金联赛推广大使……
诸如此类的操作,赛事平台也收获了一场粉丝与流量之喜。
娱乐圈饱受诟病的“娘炮”明星,在体育比赛中大秀球技,展示自己运动技能,这些附加值能力在平常的电影、综艺或者是电视剧中,鲜少能让他们发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参加体育运动项目,还有利于明星打造更阳光、更Man的形象人设,这对于明星来说,也更能吸更多粉丝,这是一桩只赚不赔的生意。
体育与娱乐的结合,更像是一场“流量游戏”。也有不少平台从中开始获益,更多流量明星开始加入体育赛事之中,为体育卖力宣传。
只是有一个问题还值得我们进一步考究,那就是“用户留存率”。娱乐能带来一时的拉新,可是能带来一世的留存吗?那些明星的粉丝,会继续看体育比赛,转化成体育付费用户吗?
圈妹在受邀参加2018腾讯体育举办的《超级企鹅红蓝大战》中,就采访了一些娱乐粉丝,在被问及以后是否会对体育产生更多兴趣的时候,她们只是谦虚一笑,表示:“只会看爱豆打球。”
对于此方面的担忧,腾讯体育运营总经理赵国臣曾这样告诉生态圈:“综艺是消费人的好奇,体育是消费人的精神。用综艺的方式做体育,最终扩大的还是体育本身的影响力,这需要时间的培育。”
其实,圈妹很支持体育娱乐这种手段,吸引更多外围粉丝观众。你看一部《这就是灌篮》综艺,带火了多少篮球青年,平常不看NBA、CBA的粉丝,也开始粉了杨皓喆、张宁、杨政等选手。连圈哥去CUBA现场,都看到很多迷妹对这些选手的瞻仰。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用户就是好猫。”这句话在体育娱乐化的世界里同样适用。
只是,用这种手段把用户圈进来之后,能否将他们最终留下来,还需要更多作品涌现,还需要用体育精神感染更多受众。
展望未来,娱乐传递体育精神图腾
28年前的《灌篮高手》虽然是一部热血作品,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一部篮球精神图腾,上杉升到《这就是灌篮》现场演唱《灌篮高手》动画版片尾曲《直到世界的尽头》后,弹幕里满是对青春的追忆。
上杉升演唱《直到世界的尽头》弹幕
用娱乐作品,展示体育拼搏精神,这是对体育扩大人群受众最好地激励。
虽然体育影视作品在2018年并没有体育综艺出彩,不过有更多大导演涉足体育题材,体育电影的低迷气氛可能被改变。
陈可辛导演的《李娜》正在拍摄之中,新人女主秘密训练了2年的网球技术;周青元《起跑》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更有像《乒乓》、《舍我棋谁》这类青春体育电视剧相继开拍……
既有大导演加持、又有青春流量小生参演,对于2019年的体育影视,有更多尊重体育、用心创作的作品出现,我们也可以期待燃爆一波。
电影《李娜》海报
体育综艺方面,圈妹根据各大平台的公开片单整理了下表,有些综艺并没有详细介绍,也有可能根据明年平台内部调整,有些综艺不能如约而至,下表也仅供参考。
各平台在延续2018年爆款基础上,都开始沿用续集方式。腾讯视频更是拓展了更多体育类型综艺,例如与篮球有关的综艺节目《篮板青春》、描述电竞人真人秀的《终级高手》、极限运动竞技节目《极限青春》等等。
其实,对于“电竞+综艺”这种爆款联动的新体育综艺形式,我们还是要抱有期待,万一试水成功,这也将是一个不可估量巨大市场。
与美国强大体育消费基础比不了,但是遥望日韩,他们影视综艺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对体育的尊重和体育精神的展现。圈妹经常看韩国综艺,韩国不少综艺都有对韩国运动员、运动项目的普及,有意无意之间向观众传输体育精神。
《Running man》、《无限挑战》、《我们结婚了》、《我们社区的艺体能》等等,制作方经常邀请韩国体育届知名度选手参加节目录制,并在节目中增加能够突出他们运动才能,同时还让娱乐明星加入比拼,与运动员进行互动,增加了大众对体育的认知度。
《超新星全运会》脱胎于韩国MBC的《偶像运动会》,这档节目自2010年开始播出,当红爱豆都上过节目比拼运动技能,这档节目也拥有让众多粉丝拥趸。我们看到,娱乐盛行的韩国,对体育精神宣扬也不遗余力。
《这就是灌篮》节目制作人王云鹏在接受生态圈专访的时候说道创作者对体育综艺态度,有一些建议:“体育的下限是竞技,体育的上限是娱乐,体育本身就是快乐的,也是娱乐的。所以首先要尊重体育题材本身专业性,其次是要构思一个有牵引力的叙事模型,不断进行模式论证,再不断探索于优化。”
去年,体育综艺的爆款让业内人士看到一些曙光。对于未来,还是希望能有多多振奋人心的体育类型题材出现,体育精神更能通过娱乐方式传播到中华大地,培育更多热爱体育的下一代。
2018年体育娱乐化已经翻篇,回望过去,在出圈与流量方面,可谓浓墨重彩,无论从制作水准还是效果声量,不乏惊喜之处。
对于2019年的体育娱乐市场而言,我们当然要有期待,期待大导演的体育电影能杀出重围、体育影视能尊重竞技体育、体育综艺延续爆款,倘若还能有一些意外收获,那也是再好不过了。
体育娱乐化是生态圈常谈的话题,我们也一直羡慕“隔壁”娱乐圈惊人的流量,在体育文化不那么浓厚的国内环境来说,体育娱乐化是弯道超越的一种方式。
只是,对于所有体育娱乐内容的生产、创作者而言,需要在竞技与娱乐之间找到度,尊重体育,尊重体育精神,才能收获更好的体育娱乐的大未来。
在度过体育娱乐元年之后,2019年,体育娱乐又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呢?让我们共同期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