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平米全球最大星巴克店落户上海,背后释放出了这些信号
2017年12月6日,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正式在南京西路开门迎客。这是继 2014 年星巴克发源地西雅图开出首家“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Reserve Roastery)”后,全球第二家且目前最大的门店,占地2700 平方米,几乎是西雅图店的 2 倍。
这家全球最大的星巴克把品牌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文化融合”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在使用大量黄铜、原木的基础上,这个开在上海的“烘焙工坊”加入了许多中式的设计细节:
店堂中央的铜罐表面刻有1000 多个中国印章,据说上面的字符与星巴克的历史和咖啡有关;
浅青玉色的茶瓦纳吧台,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陶瓷茶具;
吧台的正立面使用的是可循环材料,用3D 打印机连续打印,模拟中国传统阶田的造型。
咖啡交响管
这件事在接下来的几天刷爆朋友圈,各路媒体、自媒体从多种角度报道分析了这一事件。
大多数媒体从实地体验的角度出发,在寒风中排队一小时以上终于进入内部,拍摄下大量的现场照片,让人们隔着屏幕深度体验了这家“咖啡界的迪士尼”。
也有诸多财经类媒体从星巴克的市场开拓进程对其进行了分析。不难理解,就在今年7月底,美国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其长期合资企业伙伴中国台湾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统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协议,将以约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7.59亿元)现金收购星巴克华东市场合资企业(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的剩余50%股份。这笔星巴克迄今为止最大的收购案,与星巴克总裁兼 CEO Kevin Johnson 所表示的“我们将继续在中国大约平均每15个小时就开出一家新店”,共同印证了星巴克在中国大举扩张的野心。
烘焙工坊
亦有业内人士称,此次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能顺利开业,离不开政府多个监管部门的协同创新。这个集合了烘焙加工、体验、品鉴服务、零售和餐饮等各类业态的全新商业模式,没有任何能够参考的标准与政策公式。
然而,一条环环相扣的政府协同创新链,却将这条新路打通了。原本一路走完至少需要3 年的设备进口、装运检验、开箱检验、安装调试等全套流程,星巴克只花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节省了至少70% 的时间和难以估量的成本。
对于此事,我们采访了一些商业地产领域的经验人士,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全球第二家“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落户上海
1983年,星巴克品牌创始人舒尔茨前往意大利旅游,着迷于意大利咖啡酒吧和浪漫的咖啡体验,于是他有了一个设想,将意大利传统咖啡馆改造成一个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第三空间。“第一个是家,第二个是办公室,星巴克则介于两者之间。在这里待着让人感到舒适安全和家的温馨。”可以说,星巴克从创始之初便建立于对体验的追求之上。
星巴克品牌创始人舒尔茨
在星巴克人眼中,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咖啡只是一种载体,而是通过咖啡这种载体,把一种独特的体验传递给顾客。“臻选烘焙工坊”则是这种理念的产物。以西雅图的咖啡烘焙工坊为例,2014 年开业至今已成为西雅图四大旅游胜地之一。而全球第二家“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落户上海可以被视为一个标志:随着经济的腾飞,国人的消费水平将不断提升,中国将成为新一轮“消费升级”浪潮的引领者。
据今年10月德勤、南洋理工大学与RET睿意德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商业地产活力40城》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显示,越来越多的创新业态出现在非一线城市,除去宏观经济指标的干扰,非一线城市的创新与增长势头强劲。而在国际层面来看,中国的发展也正在上演同样的逻辑。
技术的进步到底带来了什么?
在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新技术的应用。
手机扫一扫即可体验更多场景
上海烘焙工坊内使用的AR 方案是与阿里巴巴 AI 实验室合作的产物,消费者通过摄像头扫一扫店内巨大的储豆罐等实景,即可唤起“隐藏”的在线菜单查询功能。和目前中国大陆的其他门店一样,店内也支持支付宝付款。在完成点单后,消费者可以继续浏览烘焙工坊,支付宝App 会推送取餐提醒。
近年来,实体商业逐步完成了与互联网技术的相斥到并行再到互容的过程,互联网技术在一开始对实体的冲击逐步转变为对实体商业的赋能。
店内场景的提升,支付体验的进化是顾客端容易感受到的变化,但技术进步的赋能不仅仅止步于前端。从后端来看,在星巴克等高频的消费场景中,技术的进步极大的解放了人力资源,但这种解放并不意味着取而代之。
用精湛的技艺展示品牌文化的“咖啡大师”
在标准化的工作被技术集约后,服务人员(比如星巴克的“伙伴”)成为品牌最前端的文化大使,他们有了更多提升服务,展示品牌理念的机会。而这种服务品质的提升在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只能通过提升人力成本进而提高价格来保证。
可以说,没有技术在后端的赋能,“消费升级”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政府的“特事特办”,说明了什么?
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能顺利开业,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开放与创新。
据了解,在此次“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落户上海的过程中,静安区发改委、规土局、建管委等多个职能部门合议“非禁即入”,讨论解决了项目用地性质的问题;区市场监管局又邀请国家食药监总局、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食品协会等各领域专家,就开放式生产模式合规性等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现行法律规范和上海发展实际,制定了《上海市焙炒咖啡开放式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该细则不仅为星巴克项目排除了最大的法规障碍,为后续发证和事后监管制定了相关依据,更为上海甚至全国其他同类商业模式、业态提供参考;而在国际人才引进方面,区人社局多次协调市局、人才服务中心及外国专家局,开启绿色通道,咖啡人才引进问题迎刃而解。
检验检疫人员对内部设备进行检查
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日本东京中城等诸多创新项目的建设中,由于日本土地规定的详细与教条,东京中城本无建成的可能。“商业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规范的制定,在大范围上为社会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商业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随着消费的演进、服务形式的不断变化,一些规范会成为创新的阻碍,这需要规范的制定者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
这种调整的能力,一方面显示了作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规范制定者不断创新的能力,一方面也显示了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包容性。
在德勤、南洋理工大学与RET睿意德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商业地产活力40城》研究报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商业活力排前的城市往往宽容度更高。抛开客观环境的限制,其他优势都不是天生的,城市的亲和力在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中一直都是重要的因素。
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的开幕是中国商业的一针“强心剂”——当全球都看好中国时,商业也将在中国进入爆发期。而爆发的背后,一方面是中国不断提升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则是中国越来越开放的姿态与越来越具有包容力的大国雄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