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两会痛批收视率造假,“造假产业链”如何成为行业毒瘤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张国立两会痛批收视率造假,“造假产业链”如何成为行业毒瘤

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3日和3月5日正式开幕。随着两会的进展,文娱行业中备受关注的影视行业票房收视率造假、明星天价片酬、“劣迹艺人”等问题也随着张国立等明星代表的提案受到广泛关注。

2017年,文化产业布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被强调,从去年到现在,国内影视行业尤其是电影市场一直处于资本涌入高速发展的红海时期,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随之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也成为今年两会娱乐界委员们的提案重点。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张国立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文艺界小组发言中痛批近年来出现的收视率造假现象。

张国立痛批收视率造假,“我们对职业的敬畏心没有了”

张国立在会上提出“大家想一想这个行业为什么会这样子?是我们的从业人员对我们职业的敬畏心没有了。”他解释道,因为目前中国仅有一家收视率监督监控平台,因此对一些人来说“就方便了”,导致出现收视率购买和作假的现象。更因为其中原因复杂,导致没有人能够把这些事情揭发出来。

张国立还举例道“如此现状下,就曾出现导演购买收视率被骗,最终作品在省级卫视频道上线三天后就被下线的业内大笑话。”

除此之外,张国立还提到“这两年造成现象级的剧还是IP剧,留下来的后遗症就是到处打官司,原因包括了剧本作假、剽窃、抄袭还有数据作假等等,”他认为IP的泛滥是近期来资本的野蛮进入造成的。巨大的市场泡沫确实给处于风口浪尖的影视行业带来了许多隐忧,数据造假、抄袭成风,明星道德问题以及天价片酬等等问题,数据失实带来的行业不良竞争已经开始严重威胁产业的发展。

收视率造假由来已久,“毒瘤”难以根除

近年来影视数据造假的问题和严重性多次引起关注,严重的票房注水“幽灵场”“偷票房”、买收视率、买点击率的新闻屡见不鲜。近期最为轰动的事件是2016年12月,《美人私房菜》在浙江卫视播出,当天收视率仅为0.184,在全国排名第20位,甚至不及浙江卫视平时播放广告时的收视率。播出几天后《美人私房菜》的收视率持续维持在谷底,未有任何起色,期间更是创下浙江卫视“50年来收视最低值”,12月9日,《美人私房菜》则正式被撤档。

张国立在两会中提到的“导演购买收视率被骗”事件说的似乎就是这件事。《美人私房菜》的制片人严从华在《美人私房菜》收视率低迷的第二天就被告知无论如何要将收视率做上去,否则将撤剧,严从华一方面寄希望于收视率自动好转,另一方面不得不立即打听购买收视率的渠道,咨询后得到的答复是,购买收视率一集需要花费40万元,且临时购买不一定能买到,认为购买成本太高且担心遭遇诈骗的严从华只好放弃。

虽然不至于“被骗”,但其中缘由也不得不让人唏嘘,该剧在浙江卫视播出的五天里,收视率始终未超过0.2,这是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的现象。严从华曾透露,一集买收视率要花40万,《美人私房菜》卖了两家卫视,意味着一天晚上如果播两集,两家卫视相当于播四集的量,就得花160万买收视率,共安排播出时间是25天,就要将近4000万,这样的一个买收视率的付出,是严从华绝对不能承受之重。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就已经有电视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其背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多年来此问题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甚至演变成一个全行业性的问题。

近年来收视率异常的现象屡有发生,2006年央视索福瑞在西安地区有17户样本户被干扰,进而影响了当地的收视率;2009年东部沿海某省份的影视频道收视率发生异动;2010年人民日报首次揭露了收视率样本户正被个别地方卫视收买的事实;2012年8月王建峰公开举报收视率可被举报、被购买;2014年北京地区收拾出现异常表现,北京卫视被挤出本地前十,北京地区样本户疑遭受污染。及至2015年《美人私房菜》因收视率过低而被撤引爆了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当时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委员会举行发布会表示目前协会已经开始收集证据,将拿起法律武器打击收视率造假。

影视数据造假的问题不仅在电视领域,电影票房注水严重也是愈演愈烈。2016年3月份上映的电影《叶问3》票房涉嫌注水,上映两天后广电总局电影局就紧急召开会议,下令约谈相关负责人,甚至引来了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去年两会期间相关代表就提出过相关建议,至今市场现象仍未缓解,事实上收视率造假问题牵涉甚广,牵涉甚深,其解决也不可能是一天两天。

“毒瘤”为何难除?利益纠葛、行业乱象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这个提了这么多年“毒瘤”一直没法拔除,以至于开始严重影响行业的良性发展,其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此处主要提出两点。一是天价利润,背后利益纠葛纵横;二是资本涌入,行业良性竞争建构困难。

电视剧制作方在向电视台售出电视剧时通常需要做出收视率担保,因此双方会附加签订一份对赌协议,电视剧播出时必须达到协议中保证的收视率数值,制作方才能从电视台拿到全部的购片款,否则按照协议比例相应扣款。资本炒热了市场,但电视剧市场从2015年起广电出台的“一剧两星”政策加重了供大于求的市场失衡现象,虽然广电总局出台过禁止签订对赌协议的公约,大部分电视台在购剧是仍会强调收视率标准的问题,收视率数据直接与制作方的片款挂了钩。

收视率对于电视台的重要性与业绩与广告商关联颇深,广告商当然是电视台收视率越高,越投放广告。在这两种关系作用之下,就形成了一种电视出品方和各大卫视频道过度的追捧收视率并普遍要求购买收视率的常态,电视剧行业的恶性循环也就越陷越深,本末倒置。

此前尼尔森退出中国市场后,国内主要的收视率调查公司就是央视索福瑞一家,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乱像,任何行业都需要竞争,并且是良性的竞争,收视率调查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针对索福瑞的争议时有发生,包括“收视率作假”、“垄断收视率”、“缺乏行政监管”等。

包括前文中提到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也多次向主管部门反应收视率问题。央视索福瑞曾公开表示索福瑞“也是虚假收视率的受害者”,事实上索福瑞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只要能干扰索福瑞样本户的收视行为,就能“污染”索福瑞的收视数据,收视率作假由此而来。

有消息称“相关人员根据测算,有些城市,只要有一户样本户,能成功提交全家全天看某特定卫视的数据,该卫视的数据就能一下子上升到0.3至0.5左右,几乎翻一倍。”也就是说每个城市只要控制的两个样本户,该档节目就能成为热门,控制4户以上就能成为现象级节目,可见造假之易。

多方原因导致收视率造假“毒瘤”多年来绵延至今,难以根除,如今被不断的“摊在阳光下”反复提出、关注,然问题的解决与制度性的建设和行业良性竞争的建构是分不开的,然这两个部分的建构都不是小事,显然收视率造假的问题解决仍然任重道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随意打赏

手表产业链收视率造假黑色产业链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