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向民资开放的冰火两重天:转售苦,宽带甜
去年5月17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告》,吹响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号角。自此之后,虚拟运营商的话题就牢牢占据了通信舆论宣传市场的一席之地。
时隔一年半,12月2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向民间资本开放宽带接入市场的通告》,鼓励民间资本“以建设宽带接入网业务所需基础设施、与基础企业开展合作并分享收益、租用基础电信企业接入网络资源”等多种模式,进入宽带接入市场。
笔者以为,经营宽带接入业务的民企,日子会比移动转售企业好过。
申请流程的优化,反转了民营企业在谈判中的地位
一年多来,移动转售企业一直抱怨被基础运营商欺负;而宽带接入业务企业可以反过头来,欺负基础运营商。
移动转售试点的通告中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试点批文的转售企业,在开展业务前,应凭试点批文以及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签订的商业合同到相关试点地区电信管理机构办理备案手续。”
这个规定意思是说:虚拟运营商在去监管部门领牌照前,先要求得基础运营商的认可。
于是几十家申请企业走进基础运营商大门,以期求得数量有限的商业合同,本来是甲方的转售企业就成了乙方:如不答应基础运营商的苛刻条款,就连下一步申请的资格都没有。在这种情势下签署城下之盟,移动转售企业怎么可能获得主动?
而宽带接入试点的申请流程是:申请企业可向试点城市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提出申请。所以接入企业的申请得到批准后就成了甲方,基础运营商是来投标的,敢漫天要价不听话?GET OUT!
允许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给宽带接入企业广阔空间和经营自由
这个变化与监管政策放松有关,更是由宽带接入业务的特性所决定。
基础运营商体量大,依托规模优势进行城域网建设和干线施工时,成本可以比中小规模的企业更低;但到了个性化、小规模的接入网,运营商的建设成本不但低不下去,还可能因进场费等原因被地头蛇宰一刀。
最后一公里也好,100米也罢,固网宽带接入必须要有物理路由。如果所有通信资源和设施都由基础运营商提供,那么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资源优势难以发挥,试点价值大打折扣。事实上,有企业是先拥有接入资源再申请牌照,基础运营商不再有接入网建设的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双赢的好事。
民企拥有基础设施建设的许可,意味着增加了运营的自由度;而试点方案允许以多种模式进入宽带接入市场,提供了多种选择,也进一步拓宽了民间资本进入通信领域的空间。所以说,这次宽带接入向民营企业开放,力度比移动转售大得多,机会也要好很多。
宽带接入的开放程度高,引进人才和开展运营的风险降低
宽带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果能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是国之幸事。目前宽带用户2亿左右,相对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市场前景还很大,因此首批试点虽仅开放16个城市,但如果试点效果好,不排除监管部门加快推广的可能性。市场的扩展会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吸引力,这对从业人员和参与企业来说,都是好消息。
近几年来,无论是官方性质的广电和中国移动,还是民企性质的鹏博士和方正宽带,都在积极进攻传统运营商的宽带阵地。宽带业务大量的服务工作需要手工作业,开始是需要物业配合,到后来就直接外包给第三方,诸如此类的这些因素,都导致宽带业务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直白地说,这些运营商的活儿早就交给非运营商的人干了。
运营商人才济济,2014年移动转售企业和铁塔公司都从基础运营商挖走不少人,在业绩压力和降薪传言的困扰下,大批人才伺机而动。而与宽带接入业务有关的技术规范化程度高,民企机制灵活,有利于挖到合适的人才。只是从2014年的实际情况看,民企识人用人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才能把人力资源方面的有利条件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在资质申请流程、企业经营自由度、运营风险等方面,宽带接入企业都拥有比移动转售更优越的条件,因此有理由相信:试水宽带接入的企业更接近成功。
【钛媒体作者介绍:宁宇,中国移动部门经理,资深行业观察者,微信号:尚儒客栈】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