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手机拍照的历史,看双摄像头为何逐渐成为标配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如今,双摄像头手机相信大家都已不再陌生。既指纹识别之后,手机双摄像头技术也有望成为下一项标配趋势。除了国产手机之外,就连苹果iPhone也有传闻称要推出双摄像头版。

除了早期的双反相机,即使专业领域的高级单反仍都是一个单镜头结构,为什么手机需要配置双摄像头呢?

实际上这还要从手机拍照的历史说起。

仅仅10年之前,恐怕都极少会有人觉得,手机拍照将会成为一种主流。2000年9月底,夏普联合当时的日本移动运营商发布了一款J-SH04型号的手机。该手机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内置11万像素的ccd摄像头,成为世界上首部拍照手机。

遗憾的是这款手机当时并没能引起什么轰动,反而是2年之后诺基亚推出的一款内置30万像素、CMOS摄像头的7650,才逐渐拉开了手机拍照的序幕。不过这并不能否认夏普J-SH04的巨大作用,要知道将手机和拍照结合起来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就像原始人从茹毛饮血到学会利用火种开始吃熟食一样,是一种艰难的转变。

此后摄像头成为手机的必备配置,各家手机的拍照比拼,逐渐演变为像素之争。摄像头的像素也在短短时间之内呈现大跃进式的发展,从30万像素,130万像 素,200万像素,500万像素,800万像素,虽然像素越来越高,但成像效果并不突出。即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仍处在比较尴尬的地步,手机拍照也并没 能取代数码相机。

手机拍照真正得到重视还是在智能手机大众化之后。

2007年,iPhone的横空出世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安卓系统的推出又让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原来作为增加卖点的摄像头,逐渐成了必不可少的组件。一方面,基于摄像头模块,开发了很多手机应用软件,建立了相关的生态;另一方面,随着手机社交工具的流行,为了方便,人们习惯使用手机拍照,然后分享到社交工具上。

再加上很多美颜软件、修图工具的出现,使人们更加依赖手机摄像,对手机的拍照能力要求也逐渐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手机厂商不断在摄像头上下功夫,提高手机拍照的质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不过对成像质量的追求却遇到了手机轻薄化的尴尬现实,两者又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之前,因为手机大多比较厚重,能够给摄像头模块预留足够的空间,随着手机越做越薄,留给摄像头施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少,阻碍了手机成像质量的提高,最后逐渐演变为手机有限的空间和人民群众对拍照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为了兼顾手机做到“薄如蝉翼”,同时又不能降低手机的拍照画质,所以近几年手机的摄像头开始变得凸起,不仅不能放平而且很不雅观。实质上这是由于摄像头技术原因很难做到轻薄化,就像锂电池技术一样,已经到达一个瓶颈,造成了摄像头的轻薄化跟不上手机整体轻薄化的步伐,形成了一种不协调的外观,也是一种妥协的结果。

双摄像头的出现,可以说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来的,手机空间有限很难采用过大的传感器,限制了手机在暗光下的纯净度以及拍摄时背景的虚化程度,而摄像头又不能突出,限制手机光学变焦的能力,拍远距离照片只能通过数码变焦的方式,其实相当于拍照后期的手工裁剪,因此画质损失严重。

目前来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有三种双摄像头的解决方案:  

1、一种是不同像素的主副双摄像头技术,高像素的主摄像头负责成像,而副摄像头负责测量景深等数据,以实现「先拍照后对焦」的功能,如HTC M8、中兴AXON;

2、另一种是相同像素平行双摄像头,就是两个相同的摄像头拍摄一样的画面,通过软件合成出一张照片,变相的实现了更大的传感器,带来更大的进光量,以荣耀6 Plus为代表;

3、 还有一种是相同像素黑白双摄像头,一枚负责色彩调教,另一枚黑白镜头,负责轮廓、阴影的勾勒,因为黑白镜头没有滤光片,与彩色镜头相比允许更多光线照到传 感器上。所以光线不充足地区及夜间无法安装照明设备的地区往往采用黑白镜头的监视器。这种黑白双摄像头组合相比单一镜头在解析力、夜晚拍照的细节捕获方面 因此更胜一筹,代表手机有360奇酷手机、华为P9。

根据苹果申请的专利来看,iPhone 7如果采用双摄像头应该是长焦+广角的方案,相信在成像方面会进步不少,同时会把现阶段有碍观瞻的凸起摄像头抹平。

双摄像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手机有限的空间和追求成像质量之间的矛盾,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味的追求轻薄真的有必要吗?

(更多及时互动与福利,关注钛媒体微信公众号)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钛媒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