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优必选 CTO 熊友军:3岁的 Walker 还不完美,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应适度宽容
图片来源:优必选
在上周结束的美国 CES 展会上,国内机器人公司优必选的展台每隔一段时间便被围得水泄不通。为了展现最新发布的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 Walker新一代 的服务能力,优必选模拟了一个家庭场景,每天分四个时间段进行演示。
从家庭中的主人外出回家的一刻起, Walker 的工作便开始了,它能实现的家用场景有:
- 在通过语音确认主人身份后,Walker 会使用智能家居接口打开灯,接过主人手中的包和衣服挂在墙上,同时播放轻松的音乐;
- 当主人坐在沙发上说“帮我拿点食物”后,Walker 会走去厨房,在冰箱门和吧台分别拿来水和薯片;
- 当主人再次出门,Walker 会主动获取天气信息后,一旦获知当天会下雨,就会从雨伞放置处取出雨伞给主人;在主人出门后,Walker会主动关掉家中窗帘、电灯等设备的开关。
在参观完 Walker 新一代的展示后,优必选 CTO 熊友军对钛媒体说,“Walker 新一代是优必选成立近七以来技术积累的载体,也是我们价值观的核心体现。” 他还对钛媒体表示,优必选的梦想是“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优必选 CTO 熊友军
由于家用机器人的场景分散复杂,为了让产品逐步满足用户需求,优必选采用了渐进式的产品推进方式。
从2012年成立至今,优必选已发布七款产品,以逐步覆盖家庭、教育、零售、安防等诸多场景,当中包括:消费级人形机器人Alpha系列,包括2018年9月发布的便携式机器人悟空、STEM教育智能编程机器人Jimu Robot、与迪士尼合作的娱乐IP机器人、AI及机器人教育解决方案、商用服务机器人Cruzr(克鲁泽)、智能巡检机器人安巡士(ATRIS),以及上周发布的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Walker新一代。
优必选产品发展路线演进近7年,本身就是其在机器人领域的一部探索简史。从小型便携式的悟空,到身高1.45米的 Walker,优必选旗下的机器人产品愈发越像一个真正的人类,这一点在熊友军看来至关重要。
“机器人具有人形化的外观非常重要,这是与人类建立情感联系和信任的基础,”熊有军告诉钛媒体。
此外,在技术层面,只有机器人具备与人类相同的灵活行走能力和安全操作能力,才能实现复杂的任务,并完全适应人类环境,真正无障碍地融入人类生活。
让机器人更近似于人,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国内另一互联网公司猎豹在去年推出机器人系列产品时,其创始人傅盛就曾总结说,“机器人是由感知(耳+眼),认知决策(脑),自然交互(嘴)和行动(手+腿)四大能力的定义模型,对于人类来说,转弯行走、抓取物体是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但让机器人来完成就需要一套巨大的系统工程。”
对于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 Walker 来说,“直立行走”是首先需要突破的难点。人类行走时对关节、肌肉、力量的控制,本身就是机器人很难做到的;而家庭场景中常见的地毯、地板、大理石、斜坡、台阶等不同地面环境,也成为机器人走进的家庭的门槛。
其次,“手眼协调”也是确保机器人顺利完成任务的必要能力,当中重要的一个考量是安全。1.45米高的 Walker 有着诸多和人类直接交互的动作,优必选也计划将其投放至养老院等地,所以保证它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为了解决以上顾虑,在 Walker 算法层面,优必选采用了U-SLAM视觉导航避障,可以从外界环境中获得包括轮廓、颜色、深度等更多信息,以提高对运动物体的抗干扰能力;硬件方面,优必选在 Walker 身上安装了超过36个高性能伺服舵机(机器中的核心执行部件,可以理解为人类的“关节”),并通过算法的提升,Walker实现了全身的柔顺控制,在抓取物体、与人握手时会更加轻柔和安全。
Walker实现了全身的柔顺控制,在抓取物体、与人握手时会更加轻柔和安全。
尽管已经在技术层面实现了诸多突破,但以目前 Walker 能够实现的功能来看,要想让其完全代替人类还远远不够。
熊有军坦言,当下机器人产业还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Walker 2015年开始立项,至今才3岁,迭代速度很快,但目前还并不完美;另一方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消费者也应该对机器人产品适度宽容。
“消费者应该对机器人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很多人看到电影里机器人能解决所有事情,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熊有军对钛媒体说。
因此,为了在现有的技术储备中生产出更契合消费者预期的机器人,优必选采用了深耕垂直场景的做法,让机器人尽快“走”出实验室,通过消费者的使用反馈让技术有针对性的迭代。
目前优必选有2B和2C两大业务线。其中2C是主营业务,主要是对外销售消费级人形机器人Alpha系列、STEM教育智能编程机器人Jimu Robot。2B业务从2017年开始启动,其商用服务机器人Cruzr(克鲁泽)目前销量已达上万台,去年5月,优必选宣布完成8.2亿美元C轮融资,由腾讯领投,工商银行、海尔、居然之家、泰国正大集团等机构跟投。
可以看出,不论是聚焦细分场景的产品研发策略,还是引入海尔、居然之家等战略投资方,优必选都把技术与产品“落地”当作业务核心目标。
熊有军对钛媒体谈到国际知名的“双足”机器人——日本本田ASIMO与美国波士顿动力Atlas(点击查看钛媒体视频报道)。在他看来,这两类全功能机器人代表了国际最高科研水平,但是因为成本过高,离产业化距离较远。
“我们与ASIMO、Atlas 的发展目标就不一致,优必选是商业公司,所以希望尽快瞄准商业化场景进行落地,需要做到成本可控。如果不实现量产,很难获得用户反馈,技术就无法迭代,消费者也不会买单。”熊有军对钛媒体表示。
以下是钛媒体对优必选 CTO 熊友军的对话实录,经编辑后发布:
钛媒体:此次推出的Walker新一代,对优必选来说的意义是什么?
熊友军:Walker 从2015年立项,只用了三年多时间发展,它代表了中国机器人公司的产业化能力。
相比而言,研发出ASIMO的日本本田从1986年就开始人形机器人的开发,而生产出Atlas的美国波士顿动力团队则在1992年就开始为仿人机器人做技术积累,但是他们都没有实现产业化。
与这两家公司几百万美金的成本不同,优必选是在成本可控的平台上做Walker的研发,瞄准商业化场景进行落地,未来的零售价格潜力会在一台普通家用中型轿车20-30万人民币价格区间内。如果不实现量产,很难获得用户反馈,技术就无法迭代,消费者也不会买单。
Walker 是优必选梦想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是让人工智能机器人走入家庭、走向人类,最终改善生活,是我们多年技术积累的载体与价值观的体现。
钛媒体:请您结合 Walker 的技术能力谈谈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难点。
熊友军:首先是直立行走难点。Walker有极高的自由度,要完成仿照人类的行走方式,Walker 需要高速实时地控制各个关节协调运动,保证身体的快速平稳行走和身体平衡。
直到现在,直立行走都是业界的难点,我们也研究了很多直立行走的算法,来解决家居场景诸如地毯、沙地、草地等复杂场景。
其次是手眼协调。机器人完成一项工作的流程非常复杂。拿端茶倒水来说,机器人要先做物体识别和姿态识别,感知到杯子在哪里;再导航过去,调整手臂姿态抓起杯子;还要根据物体的特性,是瓷杯子还是塑料杯子,调整抓握力的大小,整个过程需要AI和运动控制的整体协调。
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小型机器人力量有限,但 Walker 这类大型机器人力量较大,我们就需要让它的手臂是柔性的,当用户推它的手,它就会停止动作,而不是刚性的去交互,不然就会把物体抓破。
优必选创始人周剑在2008年就开始做伺服舵机,没有这种前期积累,后期再添加柔性力控等环节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现在优必选的机器人系列有多种不同大小的伺服舵机,应用到不同大小力矩需求的机器人上。
钛媒体:您认为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的壁垒是什么?
熊友军:优必选一直在做的事情是构建机器人在硬件、软件、内容、服务层面的生态系统,Walker就是这套系统的完整呈现,它不仅有硬件的舵机,也有操作系统和包括语音交互、物体识别、内容在内的云服务平台,这些技术都是优必选自研的。
从2012年优必选成立至今,公司已形成“产品、研发、预研发”三个层级的研发团队:
1、产品团队,可以把研究院的技术像抓药方一样取用,实现技术落地;
2、研发研究院,对舵机、运动控制算法、导航、机器视觉进行基础研究层面的突破;
3、在海内外建立联合实验室与研究中心,比如在悉尼大学建有 AI 研发中心,与清华、华中科技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目标是瞄准未来十年做前沿研发。
钛媒体:对于2B与2C不同场景的机器人,您认为在产品和研发路线上会有什么不同?
熊友军:2B 的需求来自市场驱动,比如安防巡检机器人,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需要安全监控场景,所以我们会根据功能和需求进行订制化。
2C产品则需要创新,要靠团队自己去想,去引领市场创造需求,目的是满足大众消费者的共性需求。
2B与2C在底层技术层面是相通的,包括运动、导航、视觉技术以及内部的服务机器人操作系统ROSA 都是自研的。
钛媒体:您如何评价 Walker 在当下的人工智能时代的产品完成度?
熊友军: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进程处于弱人工智能发展阶段,消费者对机器人期望值很高,但机器能够完成的工作,在成本可控下是有限的。Walker通过3年的研发,在单位成本可控的基础上,已经实现了一些基础功能,它的进化速度非常快,未来的零售价格潜力会在一台普通家用中型轿车20-30万人民币价格区间内。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机器人公司需要努力,要不断增加技术储备与研发深度,提升机器人服务能力和体验;另外我们也要教育消费者,AI 机器人所处的时代是什么,对机器人应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很多人希望机器人解决所有事情,这是不现实的,现实生活和电影是有差距,还不能完全还原,但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能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苏建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