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APP结合线下,盈利模式上有更大想象空间
即使是在2013年Q4季度,iPod销量的销量也达到了600万部,iPod营收为9.73亿美元,虽然有数字不断显示iPod销量在不断下降,但是iPod在音乐产品的突破可谓是苹果产品最为成功的产品之一。
很多人都难以理解音乐发烧友对音乐的热爱,虽然静哥也难以理解。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音乐产品在移动端的需求并没有下降。根据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2012-2013年手机网民各类手机应用使用率中,手机网络音乐的使用率由50.9%上升到58.2%,远高于手机网络文学、手机网络购物等产品。
移动音乐产品如今有几种形态,一种是走社交路线,如唱吧等;一种是纯音乐路线,如百度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一种是电台模式,如考拉FM、豆瓣FM;一种是听书类应用,如懒人听书等,本文要分析的是走纯音乐路线的几大APP产品。
天天动听属于早期的移动音乐播放器,即使到现在依然有着广泛的用户量,酷狗则依赖于其PC端强大的用户量在移动端亦顺风顺水,而百度音乐则结合了千千静听产品,所以相当于是一个新品牌,网易云音乐发展的也较晚。
移动音乐的刚需和移动音乐的大型突破两者节奏并不一致,即使是有的产品已经到了5.0甚至更高端的版本,和早期的音乐播放器区别并不大。最大的变化应该是结合地图功能,增加了附近的音乐功能,即用户可以浏览到附近用户下载以及喜欢的音乐,为纯播放器增加了社交的属性,而到现在来看,这种社交属性的推广并不强。
目前,已有音乐APP开始推出K歌房功能,肯定有用户问,不就是增加了一个K歌房的功能吗?这个功能早就有音乐APP推出了,且发展已有一段时间。
注意,K歌房你想到的是什么?是KTV。纯音乐类APP在线上是可以作为音乐播放器产品存在,但是仅仅作为纯播放器产品,一会显得产品比较单调,二是产品自身的盈利模式也较单一,但是如果加上线下的话,就不一样了。
我们先看看线下KTV产品和纯音乐类APP如何结合。首先,用户可以通过音乐播放器来选择以及学习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在K歌房中使用,用户可以通过自己注册ID查看自己的K歌记录,其中包括本地伴奏、本地录唱、作品分享等功能。
K歌房中还需要一个功能是让用户可以选择附近的KTV,直接在音乐APP中查看附近的KTV,无需通过地图工具以及其他工具区查看附近的KTV,这方面可以说是把地图的KTV功能给“抠”到音乐APP中来,一个是查看附近的KTV,另外还能看到KTV的优惠政策、地址、联系方式等。
给整个纯音乐APP产品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音乐产品在线上和线下并不是脱节的,一个是听、一个是娱乐,两者并不矛盾,音乐APP自身只需要增添相关的功能即可。对于KTV来说,通过音乐APP来扩大自己信息的输出通道,只要相关的信息推送的方便准确,对线下的价值是巨大的,甚至商家都可以自己在音乐APP当中开设自己的类似于微店铺产品的存在。
对于音乐APP产品自身来说,在盈利模式上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原有的在线上依靠付费铃声、付费下载、会员制等方式,都是依靠用户来收费,而和线下结合以后,则可以完全依靠线下商家来收费,用户处于“全免费”状态,真正消费端在线下KTV商家上面。
在结合层面,音乐APP还可以和线下KTV的点歌系统进行结合。线下KTV的点歌系统很容易出现的状况是新歌缺失,线上APP的切入,可以增加用户在线下KTV的体验,同时用户在线上以及线下的ID结合,个人专属页会更完美,现有的个人专属页则在音效上有劣势。
最重要的是,音乐APP可以通过和线下结合,获取线下用户的相关数据,让用户在对音乐的相关需求上更精准,线下部分的数据被线上的音乐APP实时收集,它的效果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完善用户在线上的K歌需求,同时让线下商家的信息得到更大的输出,变相增加线下商家的销量,音乐APP自身盈利模式得到突破,极简主义在移动产品身上出现的并不多,增加用户的相关需求,让用户在移动APP的粘性增大,和其他APP产品对用户时间进行竞争。
音乐APP的力量还需要回归到线下,和线下产品结合,实现多元化发展,为未来用户在音乐APP上话费更多的盈余时间做努力,移动互联网并不是只有移动社交,还有Music!
【作者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