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不掉广告收益魔咒的淘宝,又来压榨实体店?
淘宝一向是个善于营销的公司,各种节日都会在淘宝的借势包装之下迅速形成新的概念。当年为迅速推出淘宝商城,造势出双十一购物节这个互联网时代最火的人造节日。而此时,为应对百度、腾讯在O2O方面的节节胜利,又人造出三八购物节活动。
手机淘宝APP在过去一直属于淘宝系的鸡肋产品。投入太多用户体验太好会分流淘宝pc端的广告收益,而不好又显然违背潮流趋势。于是手机淘宝一直在左右摇摆,欲做还休的纠结着。随着腾讯商城的崛起尤其腾讯与大众点评对接,使微信迅速与大众点评数据对接,减去扫街等数据收集工作,微信也拥有了最大的实体店数据库,在O2O布局中遥遥领先淘宝。
这显然是淘宝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此次三八节活动史无前例的重视手机淘宝,pc端展示的信息统一通过扫码等形式将流量导入手机淘宝,与此同时各种商家的打折券以及优惠信息也只在手机淘宝展示。手机淘宝终于万年媳妇熬成婆,威风了一把。
但仔细分析,这又是一场裹挟用户榨取商家利益的情景再现。凭借自己巨大流量迫使商家接受超低活动折扣(没错,就是聚划算的玩法),通过活动培养用户习惯逼迫商家接受此平台(没错,就是天猫早期玩法),之后通过高德地图、手机淘宝等平台通过发放打折优惠券等形式卡着商家的流量源,商家若想拿到好的推广位置以及政策必须留下买路钱(没错,就是淘宝的广告模式)以及按照淘宝的意愿进行疯狂折扣。
从本质上讲淘宝从未真正在o2o真正开展工作,即使入股新浪微博、买了高德地图、做了三八节活动也只是平台战略的一二三步骤。
对三八节活动铁哥从未反对,作为消费者我依然拿券享受超低价的优惠消费。但作为商家来说,如此优惠对于收益一定是有影响的,但碍于淘宝巨大的流量又不敢得罪,有些商家还抱有让更多消费者体验我的店铺的念头,因而活动目前来看还是红红火火的。但如此以榨取实体店价值取得的平台也同样丧失了创新的动力,因而多少年了淘宝始终没有摆脱广告收益的魔咒。
我也不反对电商巨头走平台战略,平台意味着自己可控的流量入口,但平台需要的是平台之上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共赢,而不是店大欺客。而所有被控制店铺也都为了应付或者讨好淘宝换来流量以及客流量,而忽视改进产品以及自己本身的服务。
商家与淘宝系的合作犹如吸食鸦片,短时间内可取得快感,但内在已在快感中不断被掏空,等觉醒之后又很难摆脱鸦片依赖性,最后只能不断吸食不断自嗨不断被掏空,最后只是剩下一堆躯壳。 整个中国商业创新可能就这样一点点被侵蚀,当商人的重心不在产品开发而在讨好第三方换取流量,对消费者的影响就会显现出来。
淘宝以及天猫已经将电商成本搞得无以复加的高,在淘宝网络购物除了方便之外价格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不提双十一)。而此次三八节马云为了O2O布局又把魔掌伸向了实体店,照此下去,实体店、网店短时间内很难逃出阿里系魔掌,整个店铺也丧失了创新的原动力。真是后患无穷。为避免大家又说我收某企鹅好处,在此不对比腾讯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