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蝙蝠(bat)重新定位(中):没有用户系统的百度,继续导流量 | 钛媒体tmtpost—把脉科技资本论
&
中国蝙蝠(bat)重新定位
&
钛媒体注: 本系列上篇《腾讯的i/o系统:包抄百度后路》(http://www.tmtpost.com/24795.html)中称,尽管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也尚不清晰,但主要目标和终极对手,早已不是微博。它从qq到q+,到微信,其“i/o系统”定位越来越清晰,从这个意义上讲,微信在抄百度的后路,因为搞信息定位,本该是百度盘子里的菜。那么百度在新时代新格局下又会怎么样,此乃中篇题中之意。
蝙蝠者,bat也,bat者,百度阿里腾讯也。这恐怕是中国数字世界中最重要的三家巨头,基本格局是:百度控制内容、阿里主宰交易、腾讯把持社交,而内容、交易(消费)、社交是互联网最重要的三项功能。
三个巨头各自有各自拿手的绝活,以及与各自领域中第二名极其遥远的差距。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大潮风起云涌,这三家公司都开始寻找各自新的位置,以期未来继续保持领先状态。而事实上,包括新浪在内的其他互联网公司,也都已被甩得很远很远。
钛媒体特邀热门作者魏武挥对移动互联网时代bat的新格局,做独家系列策划《中国蝙蝠(bat)重新定位》,分别以百度(b)、阿里巴巴(a)、腾讯(t)为主角,进行系列分析。
今天发表第二篇《没有用户系统的百度,继续导流量》:面对移动互联网时,百度有些吃力。一个问题是很严肃也很现实的:在移动的屏中,百度你怎么导流量?
&
在过去数篇文章中,我都提到这样一点:百度没有用户。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度没有一个通用的用户系统,也许最近在努力,但在用户端,没有人会承认百度的账号系统是互联网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用户系统(这点别说腾讯,连新浪它都比不上)。
很多年前,李彦宏曾经在他自己的hi空间里询问百度做一个邮箱系统如何?这篇文章今天已经找不到了,百度做邮箱这件事后来也很诡异的不了了之——我一直没想明白,百度为什么不做这个。我自己的一个解释是,百度其实是一个导流量的公司,用户不用户,和它关系不大。但这个解释稍稍有点勉强的地方在于,百度也有一些和导流量关系不大的旁枝业务。
动机原因就不猜了,一个结果是放在那里的:面对移动互联网时,百度有些吃力。一个问题是很严肃也很现实的:在移动的屏中,百度你怎么导流量?
&
移动屏继续导流量的两件事
百度做了两件布局意义上的大事,试图用这个继续它桌面导流量的模式。一件事属于2b性质,一件事属于2c性质。
从利益角度出发,百度更倾向于web app而不是native app,因为后者对于搜索而言,就是一个信息黑洞。ios和android上加起来百万当量级的native apps,在百度眼里,就像一群“刺猬”:知道肉的滋味不错,但无从下口。原生应用的导流量节点在应用商店而非搜索,但web app,百度处理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
2012年9月百度世界大会,百度一口气发布了七种面向开发者的产品/服务,号称“七种武器”。这一系列产品要么是希望开发者在它的平台上开发应用,要么就是更容易地去开发web app。百度希望更多的开发者能投入到以h5为标准的web app开发中来,从而继续维护住百度导流量的核心地位。
总体来说,这个战略有一定的可行性。native app的推广是非常昂贵的事,据说app推广都已经到了20元cpa的地步,要么就是搞刷榜,这本身也得成本不菲,且还要时刻担心苹果雷霆一击般的惩罚。web app可以借助百度巨大的流量,关键在于,h5的成熟度。而对于百度这种体量的公司,等待h5越来越成熟,不是不可为的。
依托这一点,百度要入股一个移动端浏览器,属于事出有因,空穴来风。web app的展现是靠浏览器的,虽然有可能用户压根没看到浏览器的界面。百度购入一个浏览器,并对之以进行性能改良,比如去解决浏览器单线程的问题,从而使得web app能够处理更复杂的页面结构而不至于假死。
近日雷锋网爆料说“百度云在秘密打造实时移动web app开发框架”,我并不觉得奇怪,这事和百度2b的战略契合。
第二件2c意义上的事,是百度地图。地图这个应用本质上和在搜索框里输入一个关键字来定位信息是相通的:你这次输入的是位置。商业价值的张鹏戏言说,这个事儿,李彦宏一想就能想明白,因为其实是一回事。所以百度lbs事业部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李彦宏亲自过问且试图分拆。
百度搜索导的是线上的数字信息流,百度地图要导的是线下的货真价实的人流,这两者还是略有区别的。更重要的区别在于:线上容易形成稀缺性,从而产生商业价值,线下则有些问题。
比如用户在搜索框里搜索“平板电脑”,包含平板电脑这个关键字的信息超过1亿条,如何让自己的信息脱颖而出让用户注意到?这就是一种稀缺,注意力的稀缺。一旦稀缺产生,转化成商业价值就很容易,百度靠关键词买卖是发了大财的。那么,线下呢?一个用户站在上海徐家汇港汇大厦前,他的信息需求就那么几个:吃饭?看电影?健身?美容?买东西?而且这几个需求很难混合,很难想象一个用户本打算吃饭由于某种商业营销改为去美容了(当然,有可能饭后去美容一下)。最重要的是,围绕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某个特定需求的信息供给不至于能到上亿的规模,我看上万都很难。于是,稀缺性不足,商业价值就转化得不够利索。
&
没有商业模式的模式
这点意义上,百度地图和微信一样,商业模式都看不太清,且李彦宏比马化腾更激进,他认为整个移动互联网都没有成型的商业模式(他似乎忘记了游戏)。不过不重要,百度地图如果能够得到本地化商家足够的拥戴,一样能树立“大而不倒”的地位,外部性也很强。百度需要小心的一点是:外部合作者是否能有利可图。这一点,微信已经有些苗头出现,在严格控制产品价值观的前提下,有一些第三方开始获得了利益,百度必须尽快实现这一点。
本地化服务中,有极重的一块是“零售业”,连上海市新任市委书记都认为,上海顶尖的shopping mall恒隆广场未来有可能会成为试衣间,零售业受电子商务的冲击,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作为百度而言,不堵住这个口,是不行的。
百度折腾电子商务,也有年头了,但这家公司导流量的基因决定了它很难在电子商务上形成什么突破,事实也证明了这点。百度现在可能手法有变,开始搞电商导购的业务来——这个它是强项,导流量嘛。
&
我注意到前阵子百度非常低调地悄没声息地推出了一个名为“微购”的服务(不得不额外说一句,这个名字实在太挫了,不信你自己拼音输入“微购”试试)。我进去晃了晃,这个产品应该还是个半成品,今天你已经访问不了了(输入weigou.baidu.com会迅速切回百度首页)。
百度深知自己在用户系统上的弱项,在微购上,也就没什么注册门槛,输入一个手机号得到一个验证码就完事了。它的官方说明是这样的:“百度微购为广大用户提供快捷购买渠道,无需注册,快捷下单,货到付款,省去繁琐的注册及支付流程。 微购上所有商品均由国内知名大型网上商城提供,正品保证。”—— 看上去比单纯导购还更复杂一点,但由于半成品都撤掉了,无法知道更详细的情况。
在面对美丽说、蘑菇街这样已经成型的导购站,百度微购有多少胜算尚未可知。导购站本身不是简简单单的信息匹配就完事了,还需要一定的人工运营,主要是商品的风格梳理(这一节,可以参考我写作的信息流的重整一文)。当然,百度不是一个纯技术公司,人工运营不是没有经验,特别是人工分词这块。百度微购能不能集合除阿里系之外的诸多电商,对阿里形成合围,还要看后续运作。
bat中第三个大拿,且看钛媒体关于阿里巴巴(alibaba)的下篇。
(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
&
想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并参与编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