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何用高科技反恐?
3月1日,10余名新疆分裂暴徒手持长刀在昆明火车站同时发难,趁着夜色,向手无寸铁的无辜的人群挥刀乱斩,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其中包括儿童老人。这显然是一起有组织的、严重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其行为令中华儿女极度震惊,极为愤慨!
抛开愤怒,这场有预谋的恐怖事件,让人疑惑的是他们在政府常年积累的反恐侦查下,到底是通过什么渠道、手段来进行信息互换,散布消息、筹集资金、筹划攻击活动的呢?——高科技?
用漏洞掩人耳目
恐怖分子要密谋、策划,首当其冲则要进行沟通以及找个窝点——而他们常常是从偏远地区的网吧以及利用一次性的电话号码开始。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政府针对通信一直在进行全面监管,但如此下来,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例如:
A:偏远地区网吧上网无需身份证
除了在大城市以及县城以外,一些城镇、偏远地区的网吧上网都无需身份证,只需缴纳上网费,则可徜徉在网络世界。而一些恐怖分子则是利用这一漏洞,驱车数百里赶到一个地区的网吧上网,从而在互联网上联系或者发布信息。
B:报亭等路边SIM卡无需身份证绑定
除了网吧,我国的通信SIM卡管理也存在巨大的漏洞,在一些地区,甚至在北京等大城市,人人都可以花上50元买一张无本人身份证绑定的SIM卡。而正是因此,恐怖分子为了开展行动,他们往往会购买许多匿名的预付费SIM卡,为了防止被监控,基本上每张卡只使用一次就扔掉。
如此漏洞,平常人都钻空子,何况那些别有用心的“份子”!
用技术或软件设置屏障
找个不用身份证就能上网的网吧这还不行,为了躲避政府机构的侦察,它们还通常使用软件加密,设置屏障。目前,这些恐怖分子常用一种被称作“steganography”的技术躲避执法机构的监控——该加密技术可将资料隐藏在图像、声音等类型的文件中。这样,恐怖分子们则可相互约定,密谋。
用网络工具信息互换
用技术或者软件加密后,恐怖分子则会利用网络工具来进行信息互换。据悉,他们常常采用Skype、特定的体育网站聊天室、色情聊天以及色情网站的BBS中张贴看似普通的图像文件及声音文件等渠道进行信息互换,策划密谋!
用自制语言密谋勾当
有了网吧、SIM卡、加密软件、通信工具等环节,恐怖分子还有一个惯用的伎俩——自制密码语言。
为了不被侦查,恐怖分子相互密谋时,均会使用自己内部事先约定的通俗用语做密码,有的用数字、有的用方言替代、有的用手机等熟悉的方式来传递信息,从而使得政府破译工作陷入窘境。
例如,2005年9月,牙买加恐怖分子安德鲁-罗维被英国法庭裁定参与恐怖活动判刑15年。而调查人员发现,他平时的身份是一名手机推销商,他自制的“手机型号”密码本让人拍手叫绝。通常,罗维用“诺基亚3310”来表示钱,而“诺基亚3410”表示警察方面有麻烦,而“诺基亚3610”代表武器。
综上,如果恐怖分子使用上述四个高科技手段进行密谋勾当,那还真让人防不胜防。但,再难防政府也要防,而且要用高科技防。
用高科技超前反恐。虽然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但累哥还是希望国家在反恐侦查对于恐怖分子的加密技术、病毒以及自制密码等做到超前防备,超前预警,超前狙击。
用高科技规则避免漏洞,拒绝漏洞。针对一些地区的网吧上网,以及一些SIM卡通信等管理,建议政府坚决统一系统管理,做到全国地区系统识别,身份认证。
用高科技手段监督,全民参与举报。针对网站,以及境外服务器网站要进行系统算法监管,一旦不合法则坚决取缔;同时在一些论坛以及聊天室等网络平台添加醒目“举报”字眼,凡是有隐晦、有猫腻、有问题的图片和附件文件,鼓励网友第一时间进行举报,而后由监管人员审核后迅速删除。
用高科技加防,统一软件管理。对流通互联网上的软件进行统一管理,三无产品坚决取缔,且禁止流通网络。
……
总结:上述为作者的一些肤浅观点,客观看则看了,希望在昆明事件上能缓解er们的愤怒。
(关注钛媒体作者累哥(微信公众号:alei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