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人的自白:我们也该在大变革中说再见了
钛媒体注:如果说市场化传统媒体人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人对于互联网的警惕和勇敢尝试,还属于正常;党报党刊中勇敢走出去,放弃安稳体制内待遇的可谓屈指可数;而在军队系统的传统媒体,愿意抛下一切投入互联网市场洪流的,则可以说是更加凤毛麟角。
与此同时,在当下全面互联网化的传媒界,解放军报却选择了逆市扩版,这让一些军报人开始不解,但却是更多军报人的情结和挣扎。军报人对纸的眷恋可以理解,尽管如此文作者所说,每一年的发行量都在不可遏止的下跌。
所以,当钛媒体编辑初看到这篇来自军队系统的作者来稿时,可以用“惊讶”来形容,再仔细读完,还颇有些感动和感同身受。当这位解放军报人能说出“传统媒体,帝国末路”的铿锵之声时,我们觉得,还有什么理由不给他的离职决心和勇敢以掌声的呢?
多年以后,解放军报社(如果这个机构还在,还叫这个名字的话)的领导者,也许会对今天军报人对纸的依恋感到困惑。当整个地球的读者都被卷入电子屏幕的世界中去时,这家老牌党报选择逆市扩版,作出自己在新媒体大潮中的一次奋力挣扎。
军报人爱过纸,并且一直深深地眷恋着。报社仍在致力于扩大印点,更新印刷机器,尽管每一年的发行量都在不可遏止的下跌。在2013年这个夏天,画版纸、卡尺和铅笔,仍是军报数百名编辑的一致选择,大家拿着大大小小的纸张,稿纸,样张,文件,传真……穿梭在有着半世纪历史的苏式机关楼里。
在我决定离开的时候,手里依然拿着厚厚的纸张。第二天就是建军节,我完成国防部例行的进军营采访,也许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采访回到北京,落日的光辉把旧式办公楼映照出金色来,我从收发室拿到了一份纸质的礼物,是印着我文章的中国新闻奖研讨文集,然后我打印了自己的辞呈。
PART1. 十年一觉新闻辉煌梦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中国新闻业看起来即将建成一座梦幻的天空之城。文革结束后,得以完整接受教育的一代中国人成年进入社会,新闻业的潜在读者群前所未有的扩大;持续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军队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的报道素材,而遍地开花的大学新闻专业,给这个行业带来富有知识和热情的新鲜血液。
十年前这个夏天,我北上都城,在北京广播学院的核桃林下开始自己的新闻之路时,这个行业里充满了惊人的发现。都市报在这个国家大大小小的城市里迅速崛起,它们用每天惊人的近百个版面,向市民提供无所不包的报道,连在北京这样拥挤的市场里,依然还不断诞生像新京报、法制晚报等等新的选手;在电视领域里,从湖南《晚间新闻》到江苏《南京零距离》,民生新闻类节目竟然从火热的娱乐大潮中脱颖而出,创造收视传奇;我的母校则踌躇满志地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从一所小而美的专业院校得以跻身211工程,这些激动人心的新闻业的盛夏,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你心里都会想起“愿阳光打在你脸上”的句子。
请原谅我花了这么冗长的文字,来描述这些这些金碧辉煌的黄金年代。因为我曾在其中度过最美好的时光——当我结束在央视和新华社的实习时,我出于最乐观的判断,选择了解放报社,选择了中国军网。因为在六年前,我就相信这个国家压抑已久的军事发展,将在不远的将来迎来收获期,因为我相信,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的是巨大的机遇,我无法拒绝这样一个在历史潮头顺水推舟的选择。
到今天我也并不后悔当时的选择。像我这样,在五六年前的那个夏天进入严肃新闻行当的新闻人,可谓生逢其时。2008年春天那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冰冻雨雪灾害,在今天看起来,只是一场为期数年的新闻盛宴的开胃菜。数个月后那场不期而遇的五一二大地震,给整个新闻业带来了同样剧烈的震动——我们这一代新闻人,竟然在职业生涯的开端,便有机会经历这样数十年不遇的超级灾难,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更是对新闻业的深刻洗礼。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在看到新华社第一条地震快讯,然后开始疯狂打电话,寻找前方信息,并在键盘上敲下第一批内容时,无法抑制心脏的快速跳动,甚至连敲键盘的手指都有些发抖。
大灾之恸紧跟着奥运之梦,第二年又是十年一遇的大阅兵。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端的那个春夏之交,我在从震后的玉树飞往上海世博会的飞机上,作为一名新闻人,对于穿梭在大悲大喜的新闻现场,我已经习以为常。 窗外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辽阔的云海和雪山之上,那时的新闻业,就像这架穿梭在长江头尾的航班,被金碧辉煌的阳光照耀,飞越在巅峰之上。
只是在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阴影已经在角落里出现。在玉树灾区的采访本来是孤立和尴尬的,缺少信息渠道的前方其实对于灾区的信息,掌握得远不如远方的读者和观众。好在聚集在前方的记者们发现了twitter和彼时测试中的微博,大家在上面交换线索,你分享的内容也许本媒体并不需要,却恰恰是其他同行急切寻找的。有一位同行在twitter上分享说,在结古镇附近一座庙里发现了生命迹象,救援队伍正在开掘——由于缺少具体地址,数十名同行聚集在指挥部开始猜测,心急的央视甚至把这条信息上了口播。
Twitter也好,微博也好,甚或那时已经开始偶尔出现的,海外知名媒体为其纸报形式设定“倒计时”计划的新闻,都不过是彼时金光灿烂的新闻界国度里的一两朵乌云,况且还远在天边。谁曾料想,这几朵小小的乌云,很快就将黑云压城,为传统新闻业带来疾风骤雨的严厉考验。
PART2. 传统媒体:帝国末路
在微博和微信兴起之初,甚至直到今天,在有着深厚传统的新闻单位,依然有这样一种乐观的看法,传统媒体拥有强大的品牌和经验——就像电视台并不取代电台,门户网站也没能取代报纸一样,我们相信,我们所钟爱的媒体不会被“新媒体”打败,因为“内容为王”。
在我们刚刚听说微博微信的时候,这样的说法有着巨大的市场,它似乎有历史规律的支持,也有效降低了传统媒体人的焦虑感。
传统媒体是一个围绕内容建立起来的帝国。帝国的核心资源是采编能力,在采编这座富矿下方,新闻业发掘出了对采编内容的直接售卖(发行)和间接搭售(广告)两大盈利模式。因此我们也常常将采编、发行和广告并称为传统媒体的三驾马车。几乎全部媒体的运营方式,都是在这三者间作平衡而已。
由于兜售信息这种特殊商品,传统媒体这个帝国拥有了特殊的战略价值。在媒体帝国的两翼,是政治和经济两大力量的争夺,媒体以采编内容建立起来的影响力,因此而拥有了政治或者经济上的利用价值——在中国的特殊情境中,这造就了所谓“党报”和“市场化报纸”两大阵营。
坚持“内容为王”可以拯救媒体的人士,其认识正是基于这个媒体帝国的架构——无论是采编、发行这种媒体自身价值实现,还是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的外部影响力,都建构于“内容采编”这个基座之上。说到底,彼时,我们对传统媒体大厦将继续屹立的自信,来自似乎牢不可摧的采编能力——传统媒体仍然垄断着几乎所有的采编精英,并拥有刊号播出频率乃至记者证等高不可攀的特许开采门槛。
还记得早期的新浪微博,拼尽全力从报刊和电视台找人开微博的热潮。从都市报到财经,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每个闪着金光的名字出现在微博上时,似乎都给微博增添了更多光芒——这似乎是传统新闻业依旧强势的印证,他们的名字依然能令微博这个后起之秀趋之若鹜,奉为上宾。
事情后续的发展,证明这不过是一场回光返照的假象。微博完成的是一件足以颠覆传播史的大事——从传统媒体到门户网站到BBS,从来没有一个平台像微博这样,几乎将整个国家传播链条上所有重要节点和人物收入囊中。新闻业,作为一个极度依赖人去发现、整理和传播新闻价值的行业,实际上已经潜藏着被颠覆的危机,因为这一次,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颠覆的是“采编”这个媒体生存的核心资源。
在过去的这个世纪风光无限的媒体,垄断着新闻的第一落点,即新闻的现场和当事人必须通过记者的记录才能得以呈现;也垄断着新闻的第二落点,相关机构和专家等意见领袖的分析评论也需要透过媒体才能表达;同时媒体还拥有专业的编辑人员,他们策划和包装信息的能力已久经考验——这些构成了媒体的核心资源,采编能力。
无论是从广播到电视,从报纸到门户新闻,每一种媒介形式的变化,都不曾触及和改变过这个采编结构,无非是增加了文字、声音或者图像各种手段,或者在量上提高了采编的效率。但微博这样的“新媒体”,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媒体变革,也完全不同于此前简单复制粘贴的门户网站,而是将变革之手伸进了内容采编结构这个黑箱。
在中国渔船在中朝交界海域被扣一案里,被扣船主选择了通过微博发声,才引起舆论关注,在这几年主要的新闻事件里,许多新闻当事人都选择通过微博爆料,然后传统媒体才会跟进,中国迅猛增长的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使得在这片辽阔国土上,几乎只要有新闻的现场,都可能有手机摄像头和移动互联网的随时“直播”——媒体在对新闻现场这个第一落点的竞争中已经注定落败。
各路专家和意见领袖在微博上的热闹争吵,已经证明了新闻的第二落点——评论和解读者的表达,一旦脱离了媒体的修剪和过滤,他们的热情变得如此高涨。媒体已经失去了对这些精英话语资源的垄断权利。
连中国特殊国情原来赋予传统媒体的特权,也在事实上削弱——风起云涌的公安微博、政务微博,乃至体制内一切试图在新媒体平台上“夺回麦克风”的努力,都将更多政府机构卷入微博传播链条。举世瞩目的薄案公审,就由济南法院微博直播,凤凰主播在直播镜头前低头念“微博”,被网友调侃是传统媒体“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微博这样的新一代社交媒体,借助更先进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将新闻现场当事人、专家、机构和受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从信息传播的链条上看,微博已经独自形成了新闻传播的“闭环”,而传统媒体推波助澜的摘抄和传播,不过这个新传播时代的补充罢了。而且这一次,内容的生产不再是媒体的专利,它成了这个新媒体社区的集体行为,这样全新的传播环境,正在给延续百年的传统采编结构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因此传统媒体这两年的急速衰败绝非偶然。这座宏伟大厦的根基已经动摇,新闻资源的争夺上优势渐失,传统传播方式的短板又显露无遗,在新型传播格局里沦为配角。现在,传统媒体这个曾经的巨人,正在步那些被革命者的后尘,这个名单包括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微软,被智能手机时代打败的诺基亚……他们都空有辉煌的历史,精密的工艺,本来无可匹敌,却遭遇了战场的转移——那意味着你精心打造的马奇诺防线完全虚设,因为你所坚守的那块阵地已被抛弃,新的争夺依旧激烈,只是你甚至连参战的机会都已失去。
在新的内容生成机制中,传统媒体的采编结构已显得老态龙钟。失去内容采编这张王牌之后,媒体发行和广告的直线下滑是早已注定的命运。已经进入恶性循环的媒体,随后将因为自身影响力的丧失,在政治和经济两大势力面前失宠——无论是对党报还是市场化媒体,这都将是一场噩梦。即使是在反应迟缓的官僚体系内部,掌权者也将意识到,已经失去了读者的党报,在政治和舆论上的价值也已经日薄西山。
给传统媒体敲响最后丧钟的,将是这座大厦曾经最优秀的建造者。他们曾经亲手为这个帝国添砖加瓦,却也最早意识到帝国的危机——因此我们才会看到,那些传统媒体里最先拥抱微博,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恰恰是这个群体中危机感最强,创造力最盛的那群人。当他们彻底放弃对传统媒体信心的时候,内忧外患的传统媒体帝国将迎来诞生百年来真正的寒冬。
PART3. 再见军报,燃烧的平台
在报业的寒冬里,军报在今年八一的扩版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代表。是的,这正如其在中国媒体生态里的特殊地位——在军事新闻这个典型的卖方市场里,解放军报社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垄断者。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解放军报是中国军方毫无疑问的第一发声平台。甚至在极端的时代环境下,还是最高权力的代言人,被和人民日报被誉为“两报一刊”。即使在退守军事新闻之后,军报谈论国防和外事问题,仍然被外界视为军方的“风向标”。
但不久后,我们将会在这个垄断者的描述前,加上一个“曾经”的前缀。在互联网浪潮来袭的时候,解放军报社在1999年开办了网络版,2005年更名为“中国军网”,但这个国字头名号的网站从未能抓住新时代赋予的任何一次机遇。
在中国互联网界,比军网早成立一年的新浪、腾讯等民营企业如今已成互联网巨头,腾讯市值已经超过千亿美金。和军网几乎同一批成立的人民网已经上市,新华网也为新华社贡献了营收大头。而军网,至今依靠每年千万左右的军费全额输血。
在手机报等增值业务为中国互联网业带来的那一波繁荣里,解放军报社与之失之交臂,在2009年创办“环球军事手机报”时,整个手机报市场已经不复当年繁荣,在勉力支持数年后,这份曾经豪情满怀的业务仅仅赢得数万名用户,既没有经济价值,也没有社会效益,在2013年宣告死亡。
随后在2008到2009年,各类地方性和垂直类资讯网站的黄金年代,军报和军网处在新老交接和人事变动之中,在内容上只有一个战略——就是“宁可没有成绩,绝不往前一步”。
没有人相信一家秉持如此保守态度的新闻网站,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机会。但在2009年的10月,经历建国60周年大阅兵的激动之后,我作为报社的一个年轻人,仍然相信军事新闻依然还有机会。在那之后,我在本社的业务刊物撰文呼吁报社效法纽约时报模式,实施全媒体转型。当时的社长孙晓青正号召军报“有限转身,适度变脸”,而军报又迎来了一位多年电视经验的总编辑黄国柱,这个没有政治风险的方案得到了当时报社领导层的关注和支持,也得益于彼时军委高层的姿态,军报最终宣布了其全媒体的方案。在当年《军事记者》的封底,和第二年的全军军事新闻高层论坛上,全媒体仿佛一夜之间,成了军报人的口头禅。
时至今日,回头看当年我的提议,实在太过年轻气盛。并没有能看到微博这类内容平台的本质变化,是会颠覆整个采编结构,而只是相信全媒体的链条优化,能带来内容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即使在2011年,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舆论平台时,我仍然在那年的中国新闻奖研讨会上说,“我不相信APP大获全胜,传统新闻业日渐颓废是我们的必然结局”,我将传统媒体与微博的冷热之分,认为是缺少读者“参与性”的区别,并提出传统报业依靠横跨平面和网络的媒体矩阵,实施“新闻共同体”报道模式的应对之策。说白了,无非是用自己的媒体矩阵,将读者评价和网络反响纳入采编体系,比起现代移动互联网的快捷,无异于“东施效颦”。
即便是这样一个被阉割过的全媒体模式的技术性变革,军报这家运转了半世纪的机器,至今仍未能消化。甚至在2013年,报社依然在争论“报纸优先”还是“网络优先”这样无聊的问题,对此我只能“呵呵”了。的确,任何变动,只要触及到具体的人和事的利益,终究是比登天还难吧。
但时代不会给予我们太多时间,错过的机遇也一去不返。今天看来,解放军报社最重要的价值——作为中国军方的发声渠道的价值都在被迅速削弱。其中最重要的一击,来自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设立。从最初的一月一次例行发布会,到现在所有军方重大行动的报道,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已经代替解放军报,成为中国军队最权威的“代言人”。国防部官方网站的设立,则在平时新闻的发布上,与解放军报自己的媒体相竞争。国防部官网除了没有论坛和博客,在定位上与中国军网几乎完全一样,目前由军报“承办”,但毕竟是国防部名下的产业,未来主导权易主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相比社会,军营是个变化缓慢的小王国。但变革依然在发生,六七年前人人网的前身校内正火的时候,全国数十所军校的学员十分活跃,后来在有关部门干预下,校内取消了军校类目,但已经折射出新时期的军校学员与前辈的区别——他们和社会青年一样是21世纪的青年人,同样容易接受新的沟通和传播工具。而这些学员们,是中国军队未来的骨干。时至今日,尽管三令五申,但哪个军队机关干部手里没有一部智能手机?他们是几乎从来不看解放军报的一代青年军官,却人人家里都有宽带和网络。而军报在时代变革中的无为,和体制赋予其的禁锢,已经使其失去了未来。
PART4. 前路漫漫,但走无妨
时至今日,我们和社会上所有的同行一样,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我坐在军报那座半个多世纪的办公楼里时,对未来的焦虑感。今天的解放军报社养育了数百名老中青的编辑记者,但今天这一代进入报社的年轻人,三十年后,还能拿着一条卡尺一只铅笔画第二天的版面么?这家老去的报社,在数十年后还能给予今天的年轻人,一个像今天的老编辑们一样的安逸未来么?
在这里度过了六年时光,也是迄今影响我、塑造我最重要的六年多,经历四届军报社领导之后,我无法给出问题的答案。无论是军报的未来,军事新闻的未来,还是媒体的未来。我们正经历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媒体大变革时代,除了变化,其他的一切关于未来的猜想和许诺都是一个问号。
在这里,我曾经是一个满腔热血的青年。在边陲的夜晚,曾经凝望着变幻的天色想念过这座古老安逸的楼盘;在北京的黄昏,我看着夕阳金色的光芒从夜班窗口斜斜地铺下来;在无数个凌晨,夜班结束后走在清凉沉寂的大院里;曾经看着军队和社会间巨大的鸿沟,以为自己在为架起一条信息的通路奉献一份微薄之力。
原谅我今天选择离开。告别我奉献多年的军事新闻事业。告别了旧时代的军事新闻业,还在这里奋战的兄弟们,我上岸了。生活的海洋再一次向我展示了未来无穷的可能。这些年经历的历次舆论危机,从军队提薪风波,到醉酒军官殴打空姐案,到特警图片造假……积累了我对舆论危机的兴趣,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危机管理咨询,是我为自己职业生涯选择的下一站。
但我没有忘记,在媒体这个行业里,曾经拥有的热血和希望,而且还有很多面孔和故事,我还辜负着他们。
除了几家媒体的专栏,我还会依然运营我的自媒体帐号,在微信公众平台,叫“兵部来信”。在这封信里,有那些在报社我无法尽情书写的故事和观察。
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投向了自媒体,这个闪耀着媒体和科技双重光环的新概念自身还有太多问号,是今天沉沦中的媒体人唯一可以抓住的稻草,也许不过是一根稻草。但我对自己自媒体的期许其实再简单不过,就是关于一个说话的地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喝两杯,扯扯淡的小馆。在微信或者在搜狐,或者将来在其他地方,平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相信始终会有这么一群人,希望看到一些独特的、真诚的内容。
在媒体颠覆性的大变革前夜,既然谁都不知道我们的未来在哪里,何妨就走走看呢,到一个陌生的新世界里去,总不会比一艘沉没的巨轮更糟糕。
孙礼 / 2013年9月
(作者微博:@孙礼纪事 搜狐自媒体号:@孙礼纪事 微信公众号:兵部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