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012年年报解读(二) | 钛媒体tmtpost—把脉科技资本论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总之,华为应该是想清楚了,硬件出身的自己并不擅长单独的软件和服务业务,但是拥有庞大规模的、工程型研发团队的华为能够做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的解决方案。未来华为肯定会向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从而聚焦于所谓的“管道战略”。

钛媒体注:4月8日,华为发布了2012年年报,钛媒体专栏作者冀勇庆为你解读华为年报。上一期《华为2012年年报解读(一)》(链接:http://www.tmtpost.com/30105.html)提到包括“运营商bg、企业业务bg、消费者bg”在内的三大bg战略。今天为我们带来的是华为2012年年报解读(二):业务策略

在2012年的年报中,华为对自己的战略屋顶图做了一些调整。


(以下为2012年年报的战略屋顶图)(以下为2011年年报的战略屋顶图)


先说愿景:2011年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2012年变成了“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增加了“提升工作效率”。笔者认为这表明华为计划将企业业务第二大支柱,因为3大bg(运营商、企业、消费者)业务都能够“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而只有企业业务的重点是“提升工作效率”,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其次,2011年年报放在“房顶”下面的那根“大梁”不见了,“云—管—端”协同发展不再提了,而在2012年年报中华为反复提到的是“管道战略”。


这也说明经过长时间思考之后,华为的战略更趋于聚焦和务实:华为只做跟管道相关的业务。关于管道战略,2012年年报中是如此表述的:管道是指面向技术视角、产业视角的信息管道体系,这个体系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从信息产生到汇聚、传输、交换,最终形成信息太平洋的信息管道载体。面对即将到来的数字洪水时代,我们致力于通过提升管道容量、增强管道能力、优化管道管理,使管道越来越宽,实现“宽带处处可及”,促进“宽带无处不在”,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提升工作效率。换句话说,华为明确将自己定位为“管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角色,继续隐身于各大信息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数据运营商)的背后。


2011年的华为显然要高调很多。当时任正非参加华为云计算大会的时候曾经表示,华为不仅要追上思科,还要赶超谷歌,似乎准备介入互联网和数据运营业务。而现在华为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基因其实是不太适合做运营服务业务,特别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运营服务业务。


比如在云计算领域,华为做的桌面云系统就是“服务器+虚拟化中间件+显示终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然后提供给电信运营商和企业客户。而直接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类似亚马逊的aws)业务,华为则认为涉及到大量的运营服务非自己所长,已经基本上放弃了。


再比如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云服务业务,类似网盘、信息同步、语音助手等,华为不再单独提供这些服务,而是将其组合成“终端云”放在自己的终端里面,打包提供给个人消费者。

总之,华为应该是想清楚了,硬件出身的自己并不擅长单独的软件和服务业务,但是拥有庞大规模的、工程型研发团队的华为能够做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的解决方案。未来华为肯定会向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从而聚焦于所谓的“管道战略”。


在这样一种战略定位下,华为在运营商市场上的定位就从单纯的“管道建设商”变身为“管道承包商”。2012年,华为的全球服务销售收入为429.13亿元,电信软件与核心网收入为188.91亿元,合计618.04亿元,占到华为总收入的28%,运营商收入的38.6%。在运营商市场上,华为的优势就是产品线非常大,能够提供最丰富的产品、最复杂的解决方案,而这个是爱立信所不具备的,更是明显“瘸腿”的诺西和阿朗(诺西缺固网、阿朗缺无线)力所不逮的。


华为在企业业务上坚持“被集成”战略也有点这么个意思:反正我的产品线长,客户要什么我就能够提供什么,我资历浅,所以不去做集成商,这也意味着我能够与所有的集成商合作。不过,这还是一种被动选择的战略,它会带来一个问题:华为在企业业务上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如果你只是一堆零碎的话,对于集成商的价值并不大,人家反而不太愿意跟你合作。我个人觉得,2013年华为应该会对这个战略进行调整。


那么,很多人会问:未来华为的终端(消费者业务)会怎么样?2012年,华为消费者bg实现销售收入483.76亿元,智能手机发货量3200万台,同比增长60%,进入全球前三强。不过,要想更进一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与前两强苹果三星还有着巨大的差距,他们在终端上的利润都要比华为的收入还要高。


不过,华为终端的任务其实并不在于自己能够做得多大多强,而在于它是华为“管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起控制“信息产生和消费”的任务。由于安卓系统的碎片化特征,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企业客户都有大量的定制终端需求,个人消费者同样是如此,华为终端业务未来的希望也许就在于此。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