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葛甲与忠诚的反对派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一)

海湾战争之后,一种被称之为“艾布拉姆”的M1A2型坦克开始陆续装备美国陆军,这种坦克的防护装甲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它可以承受时速超过4500公里、单位破坏力超过1.35万公斤的打击力量。

乔治·巴顿中校是美国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他接到了研制M1A2型坦克装甲的任务,这将是属于他的国家荣誉,却也可能成为为他量身定制的职业灾难。

他可以找一名搭档。周边人给他推荐了一堆军事科学家,指挥官等等,他最后找了一位他多年的“敌人”,一直在各种场合批评他的“敌人”,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马茨工程师。

两人各带一个研究小组开始工作,所不同的是,巴顿带的是研制小组,负责研制防护装甲;迈克·马茨带的则是破坏小组,专门负责摧毁巴顿已研制出来的防护装甲。

刚开始的时候,马茨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将巴顿研制的新型装甲炸个稀巴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顿一次次更换材料、修改设计方案,终于有一天,马茨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奏效。

于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在这种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试验中诞生了,巴顿与马茨这两个技术上的“仇家”也因此而同时荣获了紫心勋章。

巴顿中校事后说:“事实上,问题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对迈克·马茨这样的“敌人”,我愿意称之为,“忠诚的反对派”。凡是有所大成的人、公司或者国家,都必然有一个或者很多忠实的反对派。

大概在很早的一部美国电影里,我已经忘了名字了,面对“敌人”的一一倒下,主人公用极帅的pose对手下说,让他们活着。

(二)

铺垫这么长,我想说的,正是最近沸沸扬扬的阿里巴巴黑白之战,以及卷入其中的著名“阿里黑”,葛甲。

黑阿里的人确实不少。黑阿里,或者不黑阿里,都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不说促进就业等这些可能说哪个企业都可以说的贡献,阿里确实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中国的经济业态,也创造了很多个人商家的创富神话。当然,你也会发现,更多的人或许也成了炮灰。但这就是历史,最后历史塔尖上的明珠永远是最闪耀的,更多人成了垫脚石。

今年整个资本市场都在期待着阿里的上市,阿里就像一只惊弓之鸟,小心翼翼防护着他那颗被“上市压力”笼罩着的玻璃心,小心得都有些过于敏感和脆弱。

如果说阿里跟敲诈勒索的机构或媒体较劲是可以理解的。但那么多不涉敲诈的自媒体,为何阿里偏偏特别盯住葛甲?或许最主要的就是阿里最不了解的就是葛甲,其他都多少能找出些“仇恨渊源”,而葛甲的仇恨从何而来?他们天然宁愿相信,葛甲是背后“有利可图”。于是各种猜想或者被谣言的误导,就接踵而来。

但这个预设或许本就是不成立的,或者误解。

葛甲,早已被贴上“著名阿里黑”的标签。

他因为主动或被动地为一家网站写作太多黑阿里的稿,却也客观为那家网站带来了阿里的投资,更让他对此有被“过河拆桥”的难以释怀,与网站决裂。

之后更是在阿里的“反对派”的角色上,一条道走到黑。凡是阿里有大事,必然会有葛甲的声音。

这就几乎是他“阿里黑”标签由来的整个过程。但细心者也会发现,葛甲几乎不会故意制造或传播谣言。而且葛甲颇有些武侠江湖的狭义之气。

不熟悉葛甲的人,一定会觉得他背后有利益驱使,否则难以用正常逻辑去推断。熟悉他的人,比如我,却始终坚信,没有。历史以来的“忠诚的反对派”多没有正常理由。你可以不同意他,但是誓死捍卫他表达反对的权利,哪怕他的逻辑是荒谬的,哪怕他指出的事实只有一丁点是正确的。你可以指出他事实和逻辑的错误,但也要为那一丁点正确喝彩,以及包容他的刺耳。因为,这才能成就更强大的你。

1940年美国大选中,败给罗斯福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温德尔·威基(Wendell Willkie),发表败选演说,他却这么说:

 
“I say :‘Your function during the next four years is that of the loyal opposition.’…Let us not, therefore, fall into the partisan error of opposing things just for the sake of opposition. Ours must not be an opposition against——it must be an opposition for —— an opposition for a strong America…”

钛媒体翻译:我对自己说,“你在未来四年的责任,是充当一个忠诚的反对派。”……所以,这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党派政治斗争,而是必须成为一个忠诚的反对派,成就一个更强大的美国 。)

有的人,就是为追赶大风车而生,他的一生或许都在寻找那个要去反对和打败的对象。而阿里,谁叫你生于盛世,却并不完美。

(三)

做企业日久,我个人其实已经越来越不再喜欢评判其他企业好坏、对错,而是更想去挖掘事与局。永远没有完美的企业。去挖掘不完美的逻辑,也比去评判不完美的道德对错,要有趣得多。

但是对企业而言,多大的企业就要担得起多大的荣辱,以及多少“忠诚的反对派”,只要不是恶意的谣言。

2011年,一家我写过一些让他们不那么愉快的报道的企业,报案让公安去我当时的东家,上门要求带走我,并且交出我的邮箱密码,他们需要通过调查我的邮箱,获取与我通报“情报”的人。当然,结果可想而知,公安吃了闭门羹。但这事过后,这家企业便在集团内部,向数万名员工的内部报纸上,明确点名不能接受一个叫做赵何娟的记者的采访。这个在很多内部人看来不可思议,从所未有,但他就是发生了。因为这个公司的老爷子已对我有了不可磨去的偏见。

我无意去争辩什么,甚至非常理解,也从未就此事公开谴责过,只是尽自己的笔去继续真实的写。他们查了我很久,一无所获。

事过境迁,直到两年多后,这家公司的老爷子,有一天突然转发一篇我在钛媒体上发的文章给他的朋友说,这个记者其实并没有那么讨厌。

的确,其实听到一些让自己不那么舒服的话,就真的那么讨厌吗?

(四)

我正躺在病床上忍受着胃病的折磨,这一周情绪都很低落,我的一个同事刚刚因病离世,正在写字的今天正是他的头七。

在一起创业这一年多,我和他最多的是争吵,一次又一次的争吵。在他看来,我澎湃着激情、创造力以及各种奇思怪想,而这些背后,都是违背公司管理流程、不符合现实,甚至是自寻死路的。

我常常为此而苦恼,直到去年有一天,他言辞极为激烈的训斥我:如果你的精力还主要在写稿上,而大家也都只能记住你写的东西,那这个公司很快就会死掉。你没有生活的压力,你心中满怀着你的理想,你可以玩,但你不要拿我们为你陪葬,你是CEO,作企业的职责,不是把钛媒体做得多专业多有影响力就可以了,而是你要为企业赚钱,你要养活跟着你干的我们,你要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你要⋯⋯他还没有说完,我已经拍门而去。

与其说是一路狂奔,不如说是一路泪如泉涌,回到家,我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坐在18层的落地窗口,看着远方,穿梭的火车,天空越过的飞机,烟囱里冒出的弯弯曲曲的浓烟⋯⋯这一次,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痛哭,瘫倒在地上,一晚上没有爬起来。

第二天,戴着墨镜,因为眼睛哭肿,我开始迈出了出去做“生意”的第一步。我也慢慢发现,其实“生意”没有那么难,而网站有了越来越多好的作者。他也没有那么讨厌了。很久之后的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何娟,我觉得你变了,比刚开始创业时更懂得沟通了,我突然意识到,并说:是,这要感谢你。

如今他去了,其实到现在我都还不大敢相信这个事实,我没有了“反对派”,却心如空空。(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分类: 电商, 管理,
(本文系作者@赵何娟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钛媒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