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还是开放,印度的网络科技发展需要保护吗?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封闭还是开放,印度的网络科技发展需要保护吗?

随着近年来网络、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资本和科技“独角兽”公司的兴起让世界各国都不能忽视一个问题——网络科技发展是否需要保护主义。

说它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相关好像有些牵强,但自从“赢家通吃”法则在全球科技界和资本界所向睥睨时,各国政府似乎又开始重新审视“贸易战”和“网络科技保护主义”的可行性。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频频动用贸易战“大棒”向别国施压。而印度这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其国内近年来也开始在辩论要不要进行网络科技保护及这种保护主义有效吗等相关问题的辩论。 

对于这个问题而言,印度必须采取审时度势、细致入微的做法。保护主义政策对创新和增长的中长期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任何短期利益。 

大家共识的是,尽管日本汽车制造商和韩国电子财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们都受到政府多年的保护),但在传统产业保护主义问题上的宏观经济共识已经确立。

它减缓了创新和生产率增长,导致资本配置效率低下,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并助长了裙带资本主义,这是它的诸多罪过之一。 

但网络科技产业则是另一种状态。它的联系和价值流动是独特的。与此同时,它的新特点意味着只有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才可以很好的平衡。

2000年,中国公安部以屏蔽政治敏感信息的金盾计划为契机奠定了中国国内科技企业崛起的基础。

从那时起,网络审查有了很大的发展;Facebook和Twitter等公司在中国没有任何的发展优势;中国政府也积极支持外国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转让知识产权;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战略收购等。

中国的科技巨头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目前发展到足以与美国硅谷的全球“巨头”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程度。

同时他们还为中国下一代科技公司创建了国内数字基础设施。其累积效应是,中国现在有机会在未来关键技术(从人工智能到电动汽车)方面领先世界。

印度企业界就此问题辩论的一方意见是,类似的保护主义至少某些方面看起来还是有吸引力的。网络效应增加了技术领域竞争的风险,赢家拿走一切。

这导致Amazon和Uber等国际“巨头”公司卷入了竞争对手轻蔑地称之为资本倾销的交易。此外,还有与印度附加值相称的用户隐私和税收等问题。现在其他地方,特别是欧洲联盟也在进行类似的辩论。

但如果简单的落入保护主义的陷阱则是错误的。印度不是中国。中国特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是其它国家不具备的。 

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体量让很多外国公司能够放下身段到中国发展,而印度虽然目前的经济增速惊人,但如果照搬“中国模式”恐怕最终会是东施效颦的结局。

Flipkart联合创始人Sachin Bansal就曾表示,模仿中国模式对印度的科技企业发展是毫无意义的,任何企图设置网络科技保护主义的想法最终只会产生危险的反效果。 

正是软银和腾讯等外资的巨大欲望和耐心,才使得Flipkart和Ola等印度本土企业有得以展开国际竞争的机会。如果引入监管壁垒和政策增加不确定性,那么印度作为一个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就会开始明显减弱。这里值得回顾一下过去。

正如卡内基印度公司的Ananth Padmanabhan指出的那样,印度的信息技术公司在过去几十年中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它们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开放。

还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印度如果现在就施行网络科技保护主义还为时过早,因为其数字经济还尚未成熟。保护主义政策对创新和增长的中长期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任何短期利益。 

一方面,网络科技在许多传统行业(从制造业到钻探)越来越重要。繁重的数据管理法规和法规遵从性负担可能会对其造成损害。带来创新资本的外国竞争有助于本国企业的快速发展。

由于身处的发展时期不同,印度必须采取细致入微的做法,而美国和中国的做法则是完全不同的。在印度中央和州一级,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为创新营造适当的生态系统将比印度政府最近表现出的单纯想退出保护主义的想法带来更大的回报。

自金融危机以来,传统货物和服务跨界流动的增长从平缓到乏力逐渐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自2005年以来,跨境数据和数字流量增长了80倍。经过几十年的贸易保护主义,印度自1991年以来一直处于追赶的角色。

现在,它有机会进入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继续自我保护还是选择开放,摆在印度面前的选择将会影响这个国家未来几十年的发展!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livemint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封闭还是开放,印度的网络科技发展需要保护吗?

随意打赏

杭州网络科技印度手机保护印度手机网络万达网络科技中国科技发展印度科技发展黑科技网络印度网络印度开放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