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兜底是情怀,不兜底才是未来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P2P

谈兜底不兜底这个问题,个人感觉首先要框定条件,就是不能把那些只做旁氏发假标不做业务的平台放在里面谈,要不一锅粥越搅越浑。因为逻辑上你不能说一个旁氏平台跑路,就是因为兜底的存在。如果现在市场上广泛不兜底,那么也会有相应的“恶”与之匹配存在。

P2P的兜不兜底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后因为贷帮那个一千万,最近又不断被人重提,可谓喧嚣一时。

其实,个人感觉兜底才是一件蛮有情怀的事情,“有难我当,有福同享”。而不兜底其实就是理性和规则,讲逻辑、讲企业的有限责任。现在突然被媒体炒作得,“冷漠”的不兜底反而成了情怀,真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当然,在金融谈情怀本身就是件蛮扯淡的一件事。不兜底高尚个毛线,兜底也高尚个毛线,前面让我怀疑“道德”,后面让我担忧“能力”。部分国人的操守大家也知道,像小微信贷这样好的产品,就硬生生被一帮渣滓玩成了“比较具有风险”的产品,什么“飞单”“包装客服找接盘侠”……反正你能想到的都能做到。至于兜底的能力,已经有许多垮掉的平台去证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答应的事不一定做的到。兜底在他们那里,好比青春期少男少女谈恋爱时候的诺言,先哄着再说。

 

为什么“现在”普通都兜底?

至于为什么现在99%的平台都在兜底,那也只能说国情。其实我蛮讨厌国情这个词,仿佛是国内一切不合理的“罪魁祸首”。但真说到国情,很多时候还真难绕过去。

前些日子,跟一个在筹备新平台的朋友聊天。他说,我真的不想去兜底,做企业总难免会有成败。这么一着,就搭上身家性命了。但在具体风险保障设计上,他依然进行了“兜底”处理,不兜底只能留到未来去实践。因为做平台,太苛刻的保障条件,投资人是不会买账,或者即便买账,资金量也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现在P2P领域里,做“不兜底”平台就像在做一个实验。

回头讲,做P2P的企业家,我敢说99.99%的人从骨子里不愿意去兜底(还有0.01%有的话可能真还没想明白金融和做企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于平台来讲,如果承诺兜底,其就意味着一旦出事自己就被“株连九族”搭进去。

当然对于投资人来讲,一旦平台承诺兜底,只要一个项目出事,就跟这个平台一起 “玉石俱焚”。但回过头来讲,对于普遍没有风险筛选能力,或者对糟糕的国内信用环境持怀疑的投资人,愿意跟着出事和你“玉石俱焚”的平台走,还是让你看运气走好呢?

再者,一些不兜底的平台也带了一些坏头。某小微信贷平台,其糟糕的贷后管理给很大一部分投资者造成损失,而贷后催收几乎形同虚设,投资者难免会觉得“不兜底”也不能这么不负责任啊!进而联想,不兜底平台不会将投资者的利益放的很高。更让他们害怕的,是否因为不兜底这样的游戏规则,平台人员是否可能与贷方联手做局坑投资人呢?

 

不兜底之路要走,但还非常漫长

我一直觉得不兜底还是兜底这个问题没啥好吵的。

从逻辑角度,兜底必然是站不住脚的。但逻辑上的对,放到当下,则又是另一件需要考量的事。逻辑划了两点一线的距离,但实际走的时候,不一定直着就能走过去。地形复杂,可能需要绕过大江大河,可能需要翻山越岭。当然,最终有一天,可能会有飞机最少干扰地“直”过去。但什么时候有机场和飞机,都是问题。

目前阶段,对于投资人来讲,不兜底平台的风险非常难鉴定。比如平台的风险审核能力,比如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比如平台的贷后催收管理问题……所有的环节出错,最终买单的可能都是普通投资人。回过头来,操那么多心,投资人也会想我干嘛要投这该死的P2P呢?换句话说,不兜底绝不是不去负责任,而是得负更大的责任才能赢得用户。但显然,现在很多人还做的非常差,或者不足。

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平台要不兜底,一方面需要更多的信用背书,包括道德和能力都足够可靠。另一方面,需要P2P网站更加地去媒平台化,将借贷变成投资者与贷方的私人行为。实际上,P2P本身走的就是金融脱媒路线,但在国内最终的演变是越来越加“媒”,现在很多越来越跟银行无异。

其实,对于平台来讲,不兜底才能在未来有更大的空间,才能将交易规模做到没有天花板,才能有互联网的“赢者通吃”的效益。一旦承诺兜底,受抗风险能力限制,任何平台的规模都将有限。

但是,环境的成熟和投资者的成熟,以及能做到“不兜底”的优秀的平台出现(注意:做到不等于想或者做了),在这条泥泞的的路上都要打问号。

最后,站在投资者视角,我目前肯定选择兜底的平台。但长期来讲,我非常期待看到真正做的好的不兜底平台。毕竟从发展角度讲,那才是未来。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更多相关讨论,请参看钛爱拍话题之《【征稿喽】P2P平台该不该兜底?》 欢迎更多来稿和评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