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企业负责人?封闭高速公路?发改委点名批评这几种限制复工复产的做法
图片来源:南宁新闻网
钛媒体注:新冠肺炎阻击战已经进入关键时刻,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统计,2月10日0—24时,全国新增病例2478例,创出10天新低。值得注意的是,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381例,连续第7日呈下降态势。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但与之相对应的,“封城”、“停产”等措施也给国民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带来了极大压力。甚至,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很严格的限制人员进出措施,更有个别地方出现了拘留提前复工企业负责人的情况。
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上,除汇报疫情相关工作外,如何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成为新增重点。多位发布人就如何有序引导企业复工、保障劳动力和防护用品供应,以及恢复交通物流运输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就在两日前(2月9日),国务院已经出台《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 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要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管用的原则制定针对性措施,既要切实做好春节后返程和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要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尽早恢复正常生产,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同日(2月9日),商务部也表示,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要优先组织生活必需品经营企业复工,增加供应网点,方便群众生活。疫情不那么严重的地区,要适当扩大多业态经营范围,不能再搞“一刀切”、一管了之。
钛媒体编辑梳理了本次发布会上的几大要点:
- 抗击疫情前线与经济发展前线缺一不可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做好“两条线”作战的准备:“一条线”是抗击疫情前线,主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另一条线”就是经济发展前线,主要任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要为抗击疫情前线提供充足的“武器”和“弹药”。这“两条线”都很重要,互为支撑,缺一不可。
- 点名批评个别地区强行限制企业复工的行为
在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点名批评强行限制企业复工的行为。丛亮也表示,虽然复工复产可能出现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存在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的潜在风险。但是,如果不复工复产,短期内将影响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长期来看各类生活物资也面临短缺风险。这样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最终受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 严禁擅自封路,严禁擅自在干线公路设置卡点
到2月18日,预计还有1亿6千万人要陆续返程返岗,我们既要为复工复产做好交通运输保障,也要坚决防止通过交通运输工具传播疫情受疫情影响。因疫情影响,全国有27个省份、428个城市停运了公交服务,现在这些城市的公交服务已经陆续恢复了。据发布会上通报,截至到2月10日,已经有20个地级市和18个县级市的公交相继恢复了运营,长春等城市的轨道交通也逐步恢复运营。
为保障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要严禁擅自封闭高速公路出入口,严禁阻断各省干线公路,严禁硬隔离或者挖断农村公路,严禁阻碍应急运输车辆通行,严禁擅自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省界和各省干线公路设置疫情防控检疫点或者检测站。
- 对出现确诊病例的企业采取措施,而不是强制关闭
针对工厂、企业中可能出现的确诊病人,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贺青华表示,针对复工后,工厂、企业中可能出现的疫情,要先全面了解情况,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观察,如果出现了广泛传播,要对企业和单位采取一定措施。如果病例的发现较早,对于密切接触者采取了严格的医学观察措施,是不需要对这个企业或单位进行关闭的。
- 对防疫物资企业提供政策扶持
在生产方面,要通过复工、达产、扩能实现。帮助余下1/4的口罩企业复工,释放现有产能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实现转产。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鼓励企业对扩大的产能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市场需求进行转产,对转型生产企业保留适当产能,并鼓励地方政府研究出台一定期限内予以支持的政策措施。
丛亮在发布会上表示,请相关企业放下包袱、全力以赴开足马力生产。
- 针对用工缺口,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托底
在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和一些中小微企业在稳岗方面的压力也有所增大。与此同时,与疫情相关的行业企业用工也出现明显的缺口。将通过四大举措解决问题:一是充分挖掘现有的就业机会。二是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三是加强重点群体的帮扶,开发一批临时性的就地就近岗位,确有困难的,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四是加大线上招聘的力度。
重要国计民生领域要立即复工复产
丛亮在发布会开始介绍了本次发布会的主要内容。
丛亮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先后两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就加强疫情科学防控、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李克强总理多次召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并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切实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保供工作,要求除了湖北省以外,全国其他地区要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正常生产,既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好的保障,又切实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多次召开会议,就有关问题作出安排。
目前,从全国情况看,除湖北外的各省(区、市)正在逐步复工复产,特别是关键医疗物资、能源、粮食、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企业均已陆续开工。
据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最新数据显示,大家关心的口罩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超过76%,防护服企业的复工率为77%,全国重点监测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率为94.6%,煤矿复产率57.8%,电力、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充足,民航、铁路、水运运输网络正常运营。
但是,我们也了解到,推动全面复工复产还面临着返工人员不足、有些地方限制开工、口罩等防疫物资严重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畅,以及资金压力大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决策部署,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对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区分不同地方的疫情状况,切实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系,在继续加强疫情科学防控的同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尽早恢复正常生产。
一是分批有序推动错峰返程返岗。重要国计民生领域要立即复工复产,重大项目要及时返岗、尽早开工,其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暂不开工,疫情高发地区和非紧迫岗位可适当延期返程。
二是全力做好交通运输组织保障。实时监测分析人口流动情况。通过隔座乘车、乘机等手段,采取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对劳务输入大省和外地人口聚集的地区,加强运输组织,错峰返程。
三是分级分类提升核酸检测等快速筛查能力。用好用足核酸检测等科技手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设定接受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人群观察时间。
四是加强重点人群隔离和病例收治。返岗人员要及时报告个人旅程信息和健康状况,由企业、社区分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于发现有疑似症状的,要就地隔离,及时送诊排查,确诊后立即治疗。
五是指导企业认真落实各项防疫要求。通过错峰上班、弹性工作制、调剂带薪休假等多种方式,降低工作场所人员密度。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通风、体温监测制度,采用分时错峰隔座就餐或盒饭送餐,并确保食品安全。
六是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协调运行。建立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用工、原料、资金不足等问题。制定煤电油气供应保障预案,防止区域性、时段性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将防疫物资、关键原辅料、重要生产设备及零部件、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等纳入应急运输保障范围,对相关运送车辆不检查、不停车、不收费。
七是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各类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作业场所监测防护,重点做好防疫物资、仓储物流、运输配送等重点企业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八是努力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企业要配备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为职工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未休假期的工资报酬应按照有关政策保障落实,按时发放福利待遇。有关地区可暂时停止实行私家车尾号限行政策。实际上在前两天,北京市的尾号限行政策已经暂停,私家车可以在周一到周五都上路。
九是压实企业和属地政府责任。各地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落实群防群控,把推动复工复产作为当前重要的任务抓紧抓细抓实,严格杜绝“填表抗疫”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行为,确保复工复产安全有序。
不复工复产,短期影响疫情防控,长期影响国民经济
丛亮坦言,虽然复工复产可能出现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存在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的潜在风险。但是,如果不复工复产,短期内将影响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长期来看各类生活物资也面临短缺风险。这样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最终受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所以,在“两条线”作战的前提下,我们要“两手抓”:一手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复工复产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分批有序错峰返程返岗,分级分类提升快速筛查能力,加强重点人群隔离和病例收治,指导企业认真落实各项防疫要求,有助于确保不因复工复产出现人员大规模集中流动、出现不同人群间的交叉感染、出现更大规模的疫情爆发。
另一方面,要抓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这是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要的必然要求。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根据不同地区的疫情情况分类施策。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首要任务还是疫情防控,应该继续采取最为严格的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考虑有序复工复产。对于疫情总量比较大但是集中在个别城市的地区,就要在这些重点城市加强重点的疫情防控,有针对性组织低风险人群返岗。对于疫情比较轻的地区,要在巩固好防疫有利形势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防护标准,努力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全面复工。
总体来讲,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疫情的情况合理有序复工复产,这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地方一率都要复工复产,要实事求是。
具备条件的,我们在加强防护的前提下复工复产,必要的医疗领域,包括居民的基本生活领域要复工复产,但其他的领域可能还要再等一等。要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管用的原则,制定分类复工复产方案,做好交通运输组织保障,推进全产业链协调运行。因为整个经济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可能某一个链条卡住,经济的运行都会出问题。提高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解决疫情防控时期的用工原料、资金防控物资不足的问题,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鹜地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所以说,前一阶段在疫情和防护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宅在家里,减少活动,了解疫情和防护知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是对防控疫情的最大贡献。下一个阶段,在做好自身和家人防控的同时,做好本职工作也是对疫情防控的最大贡献。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们就是要按照中央部署,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两条线”作战,“两线”都要赢,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复工后,工厂、企业中可能出现的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贺青华表示,要先全面了解情况,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观察,如果出现了广泛传播,要对企业和单位采取一定措施。如果病例的发现较早,对于密切接触者采取了严格的医学观察措施,是不需要对这个企业或单位进行关闭的。
贺青华补充道,流动性大、人群密集的行业和领域,容易引发疫情,另外医疗卫生行业也容易引发疫情,尤其是直接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还有其他可能接触病人的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如果不注意防护,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为了做好个人防护的分类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编制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针对不同风险人群提供了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和防护措施建议。
禁止以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
当前,除湖北外的各省市正在逐步复工复产,关键医疗物资、能源、粮食、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企业均已陆续开工。最新统计显示,据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最新数据显示,口罩企业复工率已经超过76%,防护服企业的复工率为77%。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来源国新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在答记者点名批评这几种限制复工复产:“我们注意到,在防控期间,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很严格的限制人员进出措施。比如,有的地方还对企业的复工复产采取了报备制度,有的设置了前置审批条件,甚至还有个别地方出现了拘留提前复工企业负责人的情况。
这些做法是不符合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中央精神的。此风不可涨。在这里明确和大家说,我们将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欧晓理同时补充道,各地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关心、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解除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
事实上,在疫情防控期间,多地都对复工采取了审核报备制度,这给企业复工带来了极大限制。
据新华社报道,2月8日,浙江省杭州市上线了企业复工申报平台,杭州全市企业复工实行申报备案制。
从2月10日起,杭州进行了分类分区分时段的有序复工,实行“白名单”企业制,涉及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市运行和企业生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重点项目建设施工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确保优先复工。杭州还鼓励互联网企业实行远程办公、居家办公和弹性工作制。
据2月9日杭州市发布的一份关于企业有序复工的文件显示,杭州市有近3万家企业申请复工,被批准复工的企业仅有162家。
杭州市企业复工审批情况
不过,虽然各部位都在倡议科学防疫,推动逐步复工,但推动全面复工复产,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在发布会上指出,“推动全面复工复产,还面临着返工人员不足、有些地方限制开工、口罩等防疫物资严重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畅以及资金压力大等问题。”
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托底
除了有序引导企业复工,想要恢复生产还面临着诸多配套设施的问题。
首先是返工人员存在不足。百度地图统计的疫情下春运返程情况显示,2020年开工首日全国驾车导航出行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86.7%。
当前,企业推迟了开复工时间,劳动力返岗时间有所错后。在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和一些中小微企业在稳岗方面的压力也有所增大。与此同时,与疫情相关的行业企业用工也出现明显的缺口。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来源国新网)
针对返工人员不足的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指出,对于疫情期间的就业工作,将通过以下几方面去解决。
一是充分挖掘现有的就业机会。全力确保医护用品等疫情防控涉及的重点企业用工,用足用好现有的就业岗位。
二是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扩大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政策的受益面,30人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超过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以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三是加强重点群体的帮扶。我们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以及疫区的劳动者。首先是引导农民工有序返岗复工,对暂时难以外出又有就业意愿的,开发一批临时性的就地就近岗位,确有困难的,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四是加大线上招聘的力度。
复工导致防疫物资需求增大,需释放剩余产能
复工也使得防疫物资的需求增大。在口罩等防疫物资上,疫情期间口罩生产企业已经提早复工加紧生产,当前口罩企业复工率已超76%。
由于防护用品需求激增,许多企业也开始进行防护物品的跨界生产。日前,富士康和比亚迪均宣布调配资源进行防护物资的生产。当前,跨界生产的企业还包括中石化、水星家纺、洁柔纸业和红豆服饰等企业。
企查查信息显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10日,经营范围涉及医疗器械、消毒产品等防护制品的企业增势迅速,全国范围内医疗器械新增企业数超2万家,消毒产品次之。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指出,当前对口罩的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缺口,要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供需矛盾。
首先,在生产方面,要通过复工、达产、扩能实现。帮助余下1/4的口罩企业复工,释放现有产能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实现转产。
第二,要扩大进口。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推动相关企业加大进口采购力度。
第三,要保障重点。铁路、公路、民航、商场、超市以及部分生活性服务业等领域人员流动性大,要予以倾泻保障。
第四,要减少口罩浪费。
此外,国家发改委在2月9日会同财政部和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发挥政府储备作用 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明确将符合条件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品种增列储备物资目录,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
《通知》同时提出,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鼓励企业对扩大的产能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市场需求进行转产,对转型生产企业保留适当产能,并鼓励地方政府研究出台一定期限内予以支持的政策措施。丛亮在发布会上表示,请相关企业放下包袱、全力以赴开足马力生产。
严禁擅自封路,保障交流物流运输
到2月18日,预计还有1亿6千万人要陆续返程返岗。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表示,为了确保这些人员的出行,为复工复产做好交通运输保障,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决策部署,坚决防止通过交通运输工具传播疫情。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来源国新网 )
交通部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方面统筹安排,坚决防止疫情通过交通运输工具传播。
一是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的技术要求,做好交通运输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消毒、通风、卫生清洁工作。
二是加强交通场站进出站旅客的测温,对体温超过37.3度的发烧乘客,及时移交给卫生健康部门。
三是严格控制交通运输工具的客座率,春运期间长途客运班车、班轮和农民工包车客座率不得超过50%,为乘客隔座、分散就座以及在交通运输工具内设置途中留观区域创造条件。
四是做好乘客信息的登记溯源工作,采集道路水路客运乘客身份信息、联系电话,按班次分类收集以后,移交给卫生健康部门。
五是做好途中和事后的疫情防控,对运输途中发热的乘客及时在应急区域进行临时隔离,并且以最快的方式将乘客送到留观站。
六是加强交通运输一线从业人员自身的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而疫情期间,个别省市对省界道路进行了封堵阻断,不允许外地车辆进入,使得复工人员出行和物流运输受阻。
对此,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指出,在疫情防控的早期,部分地方采取了道路封堵、车辆劝返等一些措施,对控制疫情的蔓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物资运输以及农民工返岗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
徐亚华指出,在交通方面第一要实行“一断三不断”。即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但要保障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
第二是全力做好公路保通保畅。严禁擅自封闭高速公路出入口,严禁阻断各省干线公路,严禁硬隔离或者挖断农村公路,严禁阻碍应急运输车辆通行,严禁擅自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省界和各省干线公路设置疫情防控检疫点或者检测站。
同时,强化部省联合会商、调度,根据各地反馈的情况,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协调其他有关部门,做好已经封闭的高速公路开通工作。
(钛媒体编辑芦依整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