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12辅导到在线音乐陪练,掌门靠什么激活素质教育蓝海?
图/视觉中国
当唯学历是瞻的观点已经淡出新一代家长们的价值观,当大众意识到高考不再成为阶层流动的最佳通道之时,越来越多受惠于高等教育的新中产们,开始反思此前的教育经历,同时,他们对下一代的焦虑已经从单纯的学科提分,转变为能力塑造方向。
有关美的教育、素质教育正获得主流教育观的极大认同。这都成为素质教育市场在中国火热的背景因素,其中,艺术培训在其中又占据了足够大的市场,形成了音乐、舞蹈和美术教育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反映在教育服务市场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渗透,也成为显见的趋势。
日前发布的《2018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仅2017年,社会音乐考级培训、艺术高考音乐培训的总产值就达到792亿元;“音乐考级”这一门类的考级培训总值约为728亿元。
大量的需求出现,在音乐培训教育领域,跨界资本持续涌入,艺术教育的连锁经营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钛媒体观察到,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政府甚至开始出资购买社会教育机构的成熟课程,以补充中小学义务教育的短板。
不过,在音乐教育领域,暂时未出现全国性的、规模化的音乐培训类机构的龙头企业或连锁机构。也就是说,目前本土市场上音乐教育市场发展程度仍然较低,竞争格局分散。
长期深耕教育培训行业的创业者们,积累了海量用户资源的K12品牌们,已经敏锐捕捉到了风向,瞄准素质教育新市场。掌门1对1就是其中之一。
亟待开发的音乐陪练市场
掌门1对1在深耕 K12 教育的业务同时,从家长端注意到了新需求。“有一部分家长出于让孩子全面发展的考虑,不仅在主科提升上有需求,在艺术教育等方面也希望得到专业的指导训练。所以,有的家长会来主动问询,掌门1对1有没有类似音乐陪练课程。” 掌门1对1创始人兼CEO张翼告诉钛媒体。
“这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张翼判断,音乐教育是一个长期被市场忽略却又极具增长的领域。
目前,在中国学习钢琴的琴童已经达到了3000万,从2000年开始的十年间,中国每百户城镇居民的钢琴拥有量从1.26上升到2.62架。但如果以发达国家做对比,日本达25.2架的钢琴普及率来看,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今年11月底,掌门1对1对外正式宣布了其全新的战略部署和发展策略,正式对外发布了掌门陪练等素质教育子品牌。其中掌门陪练专注于青少儿的音乐教育,掌门1对1也随之宣布升级为“素质教育科技公司”。
11月29日,掌门1对1创始人兼CEO张翼正式宣布公司升级素质教育
“今年我们最重要的布局就是正式推出了掌门陪练品牌。”张翼在接受钛媒体专访时说。
在陪伴式教育的理念下,他们开发出了包括钢琴和小提琴陪练在内的1对1定制化课程。这一系列课程主要解决的是4-14岁青少年练琴的问题,目前主要聚焦在钢琴和小提琴这两大项目。
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知识点的“稳定”和少变的特性,学习过程和场景被严格拆分。钛媒体从一位从事钢琴教育的老师处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学生的练琴过程都是,每周在专业音乐教师或者线下琴行学习2-3节专业主课,然后回到家中或者琴房进行大量的课后自我练习和完成课程任务。
也就是说,琴童从专业教师学习知识点的过程只占据学习的少部分时间,更大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反复练习和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上。
然而在家庭练习的场景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由于大部分学员都缺乏专业的陪练教师指导的条件,因此,很多学生在指法上、节奏上表现的问题容易被学生和家长忽视。同时,有的学生虽然在指法上完成度较高,但是节奏把握不好,整首歌曲弹出来的效果便差强人意。
更可怕的是,纠缠于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琐碎的日常生活,且缺乏专业音乐素养的家长们,也往往意识不到问题的所在,无从下手指导小孩练习,以至于有的学生在错误的练习方式上一骑绝尘,后期难以纠正。
另一面,在当前传统的学琴过程中,课后陪练一直处于一种被淡化的尴尬境地。相对于独自枯燥练习,在音乐教学中,陪练教师起到的陪伴与监督作用不容忽视。
不同于收费高昂的专业音乐教师,陪练老师是处于教师和琴童之间的一个桥梁,主要扮演的是辅助性角色,在课后帮助琴童们及时消化专业钢琴教师授课的知识,在课后练习中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的梳理。
在以往,各大高校的音乐专业或者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群体构成了陪练市场最多的从业群体。然而,在地区差异化发展越来越大的中国,并不是每个地区都具备这样的资源。因而,一批立足于线上陪练课程的项目应运而生。
用 AI 打造家庭音乐教育场景
问题来了,为什么线上陪练要从钢琴和小提琴两个细分服务市场切入?
张翼对钛媒体表示,以钢琴陪练举例,它是一个可以被标准化的产品,同时大部分琴童都会选择钢琴考级。因此,在学员不同的阶段,陪练产品可以在内容上进行个性化适配,在效果上进行量化,给了家长和孩子更直观的教学体验。
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钢琴和小提琴的练习更具备结果导向,1对1个性化教育模式和已有的技术成果可以很快平行应用到陪练的过程中。音乐学习场景的信息化和数据沉淀也有助于为学员提供个性化教学,有效提高学员的音乐学习效率。
将陪练过程放在线上完成,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不仅免去了学生在路上奔波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练习上的时间增多;而在另一头的家长端,在线陪练的费用上看,目前行业线上陪练的收费标准低于线下1/3左右。
“我们在人工智能等技术上的红利仍然存在。”张翼告诉钛媒体,进入音乐陪练领域之后,此前在K12教育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打下的对学习内容智能推荐,对学习效果智能评估的思路同样适用。
比如说,在掌门的钢琴陪练课,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可以智能生成陪练单,提升运营效率。同时,通过AI对音准、节奏等问题进行分析汇总,从而指导后续的练习过程。
对于重复且枯燥的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掌门1对1的线上陪练产品对陪练单曲进行了一些指标上的升级,让学生在课后练习的过程中更加有目标感和获得感。更重要的是,音乐训练最重要的是听音,线上学习可以将整堂课的学习过程记录保存下来,用于复听复练。
这不仅让琴童的学习更加透明和科学,也释放了专业教师的压力。一些琴童在练琴的过程中,比较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有一些也不容易抓住专业教师在课堂传授的重点。因此,在练习中,错误也难以及时得到纠正。优秀的陪练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找到他在练琴的过程中遇见的瓶颈。
相对于在以往单纯依靠教师人力去做评价体系,智能化陪练单在纠错的精准度和反馈时间上有了更多的提升。后续,掌门1对1还将会对智能化判别的响应速度和精准度上做进一步的提升。
在练琴的体验感上,掌门陪练对陪练客户端进行了全方位的自主研发,在琴谱库、互动课堂、课后陪练单三方面进行了扩充升级。
优质师资依旧是底气和关键
虽然线上的音乐陪练似乎打造出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但是钢琴陪练能否成为一个颇具潜力的行业,还面临许多待解决的问题。此前在一级市场风光无限、主打互联网思维的星空琴行,就在急速扩张的路上烧完了5轮融资,一夜闭店,给音乐教育市场敲响警钟。
教育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家长们对于新生事物天然会抱有怀疑心态。更重要的是,长久以来,音乐教育等素质教育主要是基于线下教学班的体系,线上化的程度有待开发,市场还处于初步阶段。
张翼也认为,在线上做音乐教育和线下的侧重点不同,在线化的音乐教育更加重视的是主课后的陪练过程,属于辅助的作用,但这与线下专注于主课学习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优质的师资是破局线上音乐教育的关键。”张翼说,无论是1对1的学科还是艺术类教育,师资培养、内容教研都是产出好教育的核心。两种教育产品体系实质上所用到的基础研发资源是共通的。
掌门1对1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线上管理师资经验。此前战略升级的发布会上,据张翼透露,K12业务上,掌门1对1全国教研员人数突破1万名。
不过,作为一种讲究天赋艺术的领域,音乐教育相对于其他培训领域对师资的要求更高,即便是兴趣型的学习消费,也需要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和素养的教师,他们很难通过短期培训获得。据一位从业人员告诉钛媒体,音乐教育领域一个合格的老师可能要经过5年的学习和3年的实战经验。
要成为掌门陪练的教师,必须要迈过的一道门槛是,出身于国内九大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学院及全国知名钢琴培训机构,平均教龄是5-12年。此外,在老师的招募过程中,为把控质量,他们针对最核心的听音能力进行专项考核,保证所有陪练老师都能帮助学生解决“视唱练耳”的问题。
张翼告诉钛媒体,音乐教育的区域性很大,所面临的学生需求不仅要因人而异还要因地制宜,老师的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利用AI技术对老师和学生实现监督,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进行同步输送。”
“我们最终的目的要让孩子得到充分发展。”张翼和他的团队掌门陪练正着力在教师培训、内容开发、技术优化三个方面的建设。同时,他们期望将来素质教育能做到与现有的K12业务持平,业务占比争取做到1:1。(本文首发钛媒体,采访、撰文/李程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