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平台经济新生态,还是互联网公司机会更大
随着亚马逊、苹果、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和高科技巨头的快速崛起,平台模式备受瞩目。
根据埃森哲近期发布的报告来看,目前全球最大15家已上市“平台”企业的总市值高达2.6万亿美元,包括阿里巴巴、Alphabet、亚马逊、苹果、百度、eBay、Facebook……资本市场给予平台公司更高的估值。
平台经济( Platform Economics)是指在虚拟或真实的交易场所,平台本身不生产产品,但可以促成双方或多方供求之间的交易,收取恰当的费用或赚取差价而获得收益。
平台的关键特点之一是:和原来线性的价值链不一样,平台是网络型的,跟互联网的发展有很多相关性,尤其是跨区域的电商。平台模式的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其层出不穷的创新、跨界举动,给传统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力,数字技术的发展成为传统企业向平台转化的重要催化剂。
Uber、滴滴为消费者建立了汽车与司机的信息平台,但Uber想颠覆的不只是传统出租车行业,其在波士顿推出的Uber Heath,在原体系里连接了医护人员,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也冲击着医疗行业。
传统行业巨头和互联网公司,都希望在平台经济里分一杯羹。互联网公司在平台建立中有天然优势,传统行业目前拥抱平台的步子还比较小,需要突破自我、壮士断腕。
互联网具备平台基因
互联网公司发展平台经济具有先天优势,因为互联网平台最接近经济学中的“双边市场理论”:在双边市场里,连接不同用户群的产品或服务,就是平台。
互联网具有放大效应,亿级用户量带来巨大的能量和信息。BAT都是平台生态,腾讯微信是连接个体与个体及服务商与个体的应用平台;在淘宝平台上活跃的用户群体,远不止网商和消费者,还有运营服务商、物流服务商、推广服务商、应用开发商等等;百度同时服务于网络推广的广告商和检索信息的网民群体。
平台打造的市场结构,往往不止双边,甚至是三边、四边、更多边的结构,在京东、淘宝上活跃的用户群体,除了网商和消费者,还有运营服务商、物流服务商、推广服务商、应用开发商。
除了丰富的参与者,我们还能看到功能不同却又彼此交互的平台,淘宝在商品交易平台之外,还有广告交易平台、物流交易平台、工具交易平台,这些平台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平台经济系统。
平台经济是顺应时代的产物。
互联网平台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媒体、交易、分享,首先是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社交网络,然后是支付宝、PayPal,如今平台经济火热,也伴随着“分享”理念的传播,互联网给闲置资产、技能经验的分享交易,提供了平台。
平台经济从互联网中孕育诞生,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典型案例。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
打个比方:不管把多大数量的驿路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决不能得到一条铁路。这种革命性变化的发生,说明创新具有突发性和间断性的特点,我们需要对经济发展进行动态的分析研究。
互联网公司就是这样一种“新组合”的存在,基于其产生的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同时意味着毁灭,比如Uber、阿里巴巴,出租车公司和零售服务商们大概没有想到,冲击他们的不是同业竞争者,是互联网平台。
传统行业转型需要“断腕”
苹果是“从硬件到平台经济”的典型案例,最早其开发封闭的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后来乔布斯把iPhone App Store和iTunes打造成了开放平台,其它企业可以在平台上提供内容,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和LG五大手机厂商曾经霸占整个行业90%的利润,但苹果却可以一举超越所有公司,几乎独吞整个行业的全部利润。
新兴企业利用平台跨界进入传统产业并带来颠覆性影响,让传统企业感到了深刻的危机感,并迫使他们重新思考自身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定位。平台模式的示范效应和竞争压力已开始推动传统产业拥抱“产业平台”。
外部的技术环境已经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首先是云计算的普及,公有云、私有云,这一块使得传统企业从内部做IT到现在很多东西能够跟生态系统之间进行关联,跟消费者进行关联。
其次是物联网的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围绕物联网,做平台一定要对业务的可实施性把握非常好,了解融资企业的业务发展,做有效的风险评估,推出有吸引力的价值产品。物联网本身推动了平台的发展,外部和物理数字之间连接的使得平台转型在技术上有实现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企业管理者们对于云计算、物联网的认识和判断,直接决定了这家公司能否有足够的可能去拥抱平台经济。
在国内,我们能够看到技术服务提供商通用电气建立了GE Predix云平台,通过平台积累和分析伙伴和客户的数据,帮助平台参与者提升客户体验;宝钢的欧冶电商平台出了渠道销售外,还提供交易、物流等相关服务……传统企业在平台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否定以往的经验,重新试错。
但平台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仍有不少障碍。
正如埃森哲的报告中所说,一些传统企业已经开始试水平台模式,超过82%的企业认同平台模式将对自身产业带来较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但中国传统企业对于如何捕捉平台模式带来的新增长空间,在战略和战术上都尚未做好准备。
埃森哲大中华区负责数字化业务 CEO 俞毅看来,中国传统企业面临的困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转型的方向难以确定,企业的转型要立足于所在的行业,从痛点切入,创造差异化价值,深耕产业或另辟蹊径,由此激发网络效应,吸引高质量的平台伙伴;另一个难题是持续的能力支持,企业在平台转型中,不仅要打通健康的生态系统,还要建立平台治理机制,满足各个参与者的需求。这对于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和执行能力的要求,远远高出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时期,而能力的提升,却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大部分传统企业因为还要维持常规业务的正常运行,很难有足够的资源支持自己去迅速获取这些能力。
上述这些因素使得传统企业转型,拥抱平台经济,变得难度超乎想象。(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孙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