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智能汽车的领路人,但未必是主导者
【本文正在参与钛媒体最新一期话题竞拍《汽车产业的未来,到底掌握在谁手中?》,奖励丰厚,如有不同观点,欢迎投稿来辩!】
正如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一样,在特斯拉的启发下,智能汽车替代传统汽车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先行者和创新者,未必就是最终的胜利者。当传统汽车企业觉醒时,依托已有的历史沉淀和资金、研发优势,再充分整合新能源和互联网技术,必将后来居上,成为智能汽车行业的真正主导者。
特拉斯扮演的是一个先行者角色
2003年7月1日,特斯拉公司宣告成立,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汽车革命的道路。经过近十年的执着追求,2012年,对于很多巨头们都望而却步,并且对之丧失信心的电动车,特斯拉最终劈开了困扰电动车发展的挡路石——电池的问题,推出了Tesla Model S这一具有颠覆性的产品。
2017年4月,尽管特斯拉仅在全球仅交付了不到8万辆汽车,但其市值已经达到约510亿美元,超越通用汽车成为美国市值第一的汽车制造商。
直到这一刻,许多不看好智能汽车发展的传统汽车企业才如梦初醒:原来,汽车还可以这样制造。
不管你认同还是不认同,在这场伟大的创新中,特斯拉的地位就像当年的苹果公司一样,用全新的产品颠覆了整个行业。正是这个伟大的颠覆性创新,使我们看清了汽车智能化的前进方向,给了整个行业一个全新的启示。
再花哨的智能汽车,归根到底还是一辆车
特斯拉虽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昭示了前进方向,炫住了广大消费者,但当我们欢呼时,许多问题也涌上心头,那就是,才上市不到5年的时间,如此造车,安全性怎样?会不会突然死机?什么时候降价?
理智告诉我们,再花哨的智能汽车归根到底还是一辆车。而作为一辆车,就不得不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关键点。
一是安全问题。这是汽车诞生百年以来关注的最核心问题。从最早的防撞梁、安全带,到安全气囊,再到现在的各种电子稳定系统、行人防撞系统等主动安全技术,传统汽车企业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经过了无数创新,才成就了今天的汽车产品。但是,特拉斯的出现,因为采用了新能源,轻而易举的就改变了传统汽车的车体结构,这是否会带来安全问题?而且,汽车安装了锂电池,会不会出现三星手机的爆炸现象?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据报道,2013年特斯拉就曾在5个月内连续发生4次整车燃烧事件,差一点进入强制召回区间。
二是性价比问题。“用昂贵的代价给屌丝创造了一个偶像。”有人这样描述特斯拉。特斯拉最早的定位是“硅谷富人”的玩具,虽然在汽车行业市值暂居第一,但是也遮盖不了年产不到50万辆现实。现在最便宜的特斯拉汽车起价为69500美元,与起价699美元的IPHONE相比,这已不是买一个肾就能够解决的,怎么也得一个更主要的人体器官。高昂售价已经宣告其仅仅是小众玩物。与现在大街上10万人民币主流传统企业相比,大幅度降低产品价格,进入寻常百姓家,智能汽车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产品成熟度问题。汽车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接触到的最精密复杂的民用机械,2万多个零件组装的机器,需要实际产品制造中大量的踏实的测试、积累,才能试验出一个成型的产品。比如,捷达(Jetta-MK1)于1979年在欧洲上市,26年风靡全球,得到广泛认同。之所以取得如此业绩,主要得益于从车体结构到各种辅助设施,在实际体验中进行不断改进和继承创新。
现如今,在智能汽车问题上,受特斯拉的鼓舞,乐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高德地图等互联网企业在造车路上勇往直前,大干快上,大跃进之风浓厚。不经历试错,如此草率的汽车上市,能不能捕获消费者的心?须知,消费者可不是小白鼠,没有几个敢承受车毁人亡的结局。
有传承的传统车企,才能最终成就智能汽车
特斯拉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未来能走多远,我们不便评论。但是,它的诞生,至少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智能汽车的新纪元。可以说,传统汽车与互联网、新能源等新科技的高度结合,已经是汽车产业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
令我们欣喜的时,以往不看好这个行业的传统车企,似乎都已经觉醒,不少已经在融合互联网的思维和资源,纷纷加大了对智能汽车的投入。上汽即将推出的荣威 VisionE、捷豹的I-PACE,大有“对标特斯拉”“超越特斯拉”的态势。
汽车的发展是有自身逻辑的。传统车企开发智能汽车,正是因为有了足够的历史积累和技术沉淀,再融合互联网思维,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借助已有的碰撞预警系统、车道防偏离系统、自动刹车辅助系统等,利用成熟的车体结构,再加上高级雷达监测技术、行车电脑分析技术、机械及电子反馈技术、OTG升级、无人驾驶等互联网技术,创造出超越特斯拉的更高科技汽车,似乎不在话下。
值得称道的是,最新推出的荣威 VisionE搭载了最新YunOS Auto互联网汽车操作系统,成为首个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的典范。未来,互联网企业专注于研发技术(如谷歌、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然后再与传统车企对接,似乎更为切实可行。
也许未来,特斯拉会继续在智能汽车领域持续性创新,成长为业内的苹果。但不可否认,一如安卓手机占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一样,传统车企制造的智能汽车,或能以更安全的性能、更亲民的价格,遍布大街小巷。(本文首发钛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