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吴晓波都错了,知识是免费的
图片来源@全景网
文丨一点财经编辑部,作者丨南山,编辑丨苏珊
真正的知识该是什么样的?
"一流的知识只能免费,这是因为它只吸引少数能够理解它的人。"这些人是最可宝贵的,他们原本不应付费,他们投入的理解力和伴随着理解一流知识的艰辛,价值远远超过任何付费知识的市场价格。
很多人都想成为时间的朋友,但时间也会打脸。
几天前,罗永浩在微博炮轰上市梦碎的吴晓波,指责他“梦太大”“入错行”,用吴晓波今年4月在演讲中形容自己的话反击。这口气,他憋了半年。
这支试图冲击上市的知识付费第一股自成立至今更是憋了6年,没想到如今竟被罗永浩疯狂打脸。
知识付费引路人罗振宇种种打脸的骚操作也被爆出:因他曾言之凿凿地看好黄太吉、暴风、乐视、锤子、ofo等企业,主打“认知牌”的罗振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知识付费一地鸡毛,但免费知识从未走远。
拧干知识付费的水分
从2016年知识付费元年至今,这个行业用4年时间走完了一个小周期。
昔日火爆不再,知识付费如今明显开始收敛锋芒,用户从刷屏的疯狂回归理性与成熟。从百度指数可以看出,知识付费从2018年下半年就开始回落。
以头部知识付费平台得到APP为例: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得到的MAU从1月的182万持续下滑至8月的162万。艾瑞数据显示的MAU下滑趋势则更加明显,半年前,得到的MAU就已经滑至今年1月份MAU的一半。
不久前,得到的第一个上线的订阅专栏产品《李翔知识内参》停更,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无论李翔团队做了多少努力,都挡不住订阅量的下滑,内容打开率也在不断下降,现在在18%。
大V的影响力逐渐被透支,刘润第一季《5分钟商学院》基础专栏还有21万人订阅,第二季就只有13万订阅。吴军的第二季专栏订阅人数也从第一季的12万人降至6万。
得到的课程也越来越轻,从几百节的年课变成十几节的小课,这让以往众所周知内容优质的得到转向平庸。订阅者普遍反馈,内容比较基础,而这些内容,在百度上基本都能搜到,甚至在百度搜到的知识都更为深入。
这引起了订阅者们的不满,抱怨直接反映在数据上。
得到的问题是知识付费行业的一个缩影,这意味着整个知识付费行业步入了瓶颈期。
知乎CEO周源近日提到,知识付费已经出现了复购率降低、完课率降低、使用时长降低的“三低”现象。
知识付费行业冷却的本质,是人们对其中知识价值的怀疑。
如果知识付费仍然以分销式营销为导向,以贩卖焦虑为着力点,那么,这种知识注定只能成为心理按摩剂。
比如全网售卖60万份的某商学院课程,网友们听后反映水分太多,课程内容中绝大多数内容可以直接在百度上搜到,几乎就是简单拆解了一些商业概念。她为这次“剁手”后悔不跌:“就是被他的头衔给忽悠了。”
知识付费最红火的两年,其发展动力并非来自知识的普惠传播,而来自于大部分自媒体“割韭菜”“收割红利”的行为驱使。这让整个行业显得有些失真。
因为门槛太低,导致内容鱼龙混杂,人人稍作包装皆可做讲师,加上内容生产时间紧迫(连罗永浩都吐槽说自己放弃撰写得到专栏的原因是:每天写课程稿件压力太大,比做手机还累),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多数讲师们都要从网上扒一些免费内容,略做筛选,打包一下,就塞进了自己的课程。
贴吧就有人曾匿名提到:自己撰写课程稿件的素材基本是从百度和知乎抄来,整合一下做成音频,根本没人听得出来。
被忽视的免费知识
网络知识的源起是从文献检索数据库起步,经历了在线百科、知识社区等,接着是“慕课”,并最终发展为“知识付费”。
但知识付费并非知识的终极形式,也并非最优的知识形式,它只是网络知识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事实上,知识付费中知识的获取途径无非这几种——书籍、网络平台和讲师个人的经验积累。
书籍自不必说,书中的金句、观点、书评甚至全本内容(在线阅读免费版本)都可以在搜索引擎中找到,如果想要更为系统地摄取知识,建议你直接读书,否则,在百度查找资料就够了。
讲师个人经验常常被当作付费产品文案的吸精部分,但是,讲师中真正形成个人独特认知体系的又有几人呢?大多数同一专业的讲师,经验不会有太大区别。
何况,如果想要摄取个人经验,完全可以通过知乎:在知乎分享专业经验的用户已是海量,他们生产了超过1亿条回答。
所以,日常知识获取,用百度和知乎,基本就够了——它们免费权威还好用。
比如,生活工作中,如果你遇到了一些棘手的事,知识付费可以解决问题吗?
显然不能,这时候,你需要应急的知识能派上用场:比如打印文件时,打印机没有照常工作。面对上级催促,你看着纸槽里装满的纸张和刚换的墨盒一脸茫然,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你需要的是这样的知识——能够快速判断问题所在,并可以根据指示一步步操作,重新使打印机恢复如常的知识。
换言之,“百度一下”的动作其实就是在获取知识,这种潜意识已经存在20年了,和百度成立的时间一样长。因为搜索习惯融入骨髓,很多人往往忘记了利用手边的免费知识。
遇到问题尤其是不懂的术语先查百科,基本上能解决个七七八八,如果还有疑问,可以顺着知道、经验、文库、学术一直看下去。
这10亿条知识当中,海量内容是网民们一砖一瓦共同创建的,因为数量庞大,这些知识几乎可以满足后来搜索者的需求。
而且,类似“身份证异地办理流程”这样的长尾知识,基本只有通过搜索引擎才能找到。
而“考研成功的人最想告诉你的经验是什么?”“零经验的人都是如何转行的?”“有哪些提高英语听力的好方法?”这样的问题在知乎上不计其数。随便翻出一个问题,你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几个高赞答案,这其中知识的含金量通常比较高——它们相当于网民票选出的优质答案。
知乎去年年度最高赞回答,是一篇介绍英语听力经验的文章,获得了23万个赞同,阅读量破千万,数以万计面临考试的学生直接从他的答案中受益。
真正的知识该是什么样?
经济学家汪丁丁说:一流的知识只能免费,这是因为它只吸引少数能够理解它的人。这些人是最可宝贵的,他们原本不应付费,他们投入的理解力和伴随着理解一流知识的艰辛,价值远远超过任何付费知识的市场价格。
的确,在百度等平台免费分享干货知识的大V们,有比做付费课程更为强烈的驱动力:为了争夺有限的注意力,大V们分享出的免费内容必须含金量足够,才能让路过的流量留存下来。
比如百度百科的全民编辑团队,希望贡献最优质权威的内容:无论是为了自己喜欢的爱豆,还是为了补全某个与自己所在专业相关的词条。这种知识贡献,同样是不遗余力的。
真正的知识还可以帮助你做出决策。这是知识付费比较欠缺的方面:它最被人诟病之处就在于很难看到实际效果。
相反,免费知识却常常具备交强的实操性——你可能因为某知识付费课程的营销话术而下单,但使用免费知识时却是主动搜索,目的性更强,寻求实操性解决方案的动机也越强。
真正的知识也有这样的作用:打破地域间的不平衡,使每个人都零成本获取同等知识。
只要付费,门槛就诞生了:一线城市花费99元甚至199元购买知识付费课程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些偏僻地区的学习者,这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
而信息匮乏带来的认知落后,会间接加重贫困。
在百度等免费知识平台出现之前,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半来自书籍报刊,因此需要常常跑到图书馆。信息流动的速度很慢,检索也不够精准——有时你看完好几本书,也没能找到解答你疑问的细小知识点。
百度这样的知识平台实际上带来了知识的普惠,从此以后,贫苦者也可以利用免费知识改变命运,信息在各个地区平等地流动起来。这些社会价值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
其实,免费知识可以解决99%的问题,剩下1%的问题专业程度很高。知识付费的音频形式内容能让讲解深入浅出,但同时带来一个弊端,无法播出专业性太强的内容,因为听起来太枯燥。
所以,需要更为专业的那1%知识,也很难借助知识付费实现。
而这1%的知识,恐怕要通过订阅极为专业的学术期刊或从实践中总结提炼了。
不是因为知识付费来了,我们才开始大量摄取知识。
在互联网,我们与知识的距离,其实一直都很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