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开放物流体系,这又是一次对于阿里巴巴的“模仿”吗?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京东开放物流体系,这又是一次对于阿里巴巴的“模仿”吗?

京东金融独立之后,京东又一次高调宣布进入快递物流行业,将“京东物流”作为品牌,为商家提供仓配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快递服务等。这是一直以自营物流为主的京东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开放自己的物流体系,此前这一物流体系只用于京东自营和POP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

开放是为了分拆,物流将复制金融轨迹

物流作为电商平台直接接触用户的重要环节,商品最终的履约交付都需要由快递来完成,因此也一向是被看做电商的生命线。作为京东最重要的壁垒之一,即便是在2010年前后京东融资频频碰壁之时,刘强东也依然选择了豪赌物流,自建仓储和配送体系,后来甚至不惜在一线城市与易迅等竞争对手拼到一日四送的严重亏损状态。而成熟的物流体系也最终帮助京东建立壁垒,赢下了B2C自营电商的烧钱大战。

但不惜一切代价的背后则是物流业务处于长期亏损状态,外界一度盛传京东物流累计亏损超过300亿人民币,尽管刘强东一度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否认,认为京东15年只是账面亏损94亿,实际亏损8亿人民币。京东物流的亏损现状不可否认,而想要确保物流领域的优势,这势必还需要京东持续不断的投入资金。

物流业务和此前独立的金融业务是寄生京东电商平台而诞生出的两块宝贵资产,但它们同时也是最近几年京东业务体系内亏损较为严重的部分。如果将这两者独立出去则可以盘活一潭死水,一方面,京东可以让自己财务数据更容易让华尔街满意,京东将能获得一个更高的市值。另一方面,则可以借助外部资本继续帮助京东把这两个业务做大做强。

不过,相比金融原本就有的独立属性,京东物流很大程度上只是为自营电商服务,这意味着物流比金融更加依赖于京东的电商平台,京东自营电商的业务体量决定了当下京东物流业务的上限,而这很难拿到资本市场说出一个好故事。因此京东如果希望将物流作为一个独立业务分拆上市,就必然需要走开放平台的道路。

所以京东物流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独立,但从此次的动作上来看,物流很可能将会复制金融拆分出来的轨迹,再结合眼下物流企业正迎来上市热潮,对急缺资金壮大物流业务的京东来说,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自营还是第三方?物流开放后的矛盾冲突

事实上,作为电商平台建立开放物流平台这件事情,京东并不是第一家。阿里发起的菜鸟网络早在2年前成立之初,就以开放物流平台作为核心业务。某种程度上,京东物流和京东金融一样,再次复制了阿里巴巴曾经走过的轨迹。

但实际问题是,物流业务的核心是极致的服务体验,同时更重要的是和自己原有的业务体系与生态相匹配。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华尔街满意,为了讲一个更好的故事,京东就急转船头将从引以为傲的自营物流体系,努力转为物流开放平台,心态上不免显得有点过于着急。

与自己原有业务体系相匹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京东的整个物流体系就是围绕其自营业务搭建的,是适应区域性大规模集采销售而建立的,区域中央仓-城市中转仓-配送站的体系极大地提高了京东物流在某个区域内的物流效率。直白的说,这套物流体系只适合京东。

这种重区域内效率的自营物流体系,与三通一达这样加盟商模式的全国快递公司的分布式模型相比,只能满足单个区域的发货,没有全国中转节点,一旦跨区,则是这种落地配模式很难实现的。相反,顺丰、三通一达等拥有全国网络的快递公司,则拥有满足商家全国单点发货的张力。目前很多商家都是单点发全国,需要拥有一张全国递送分拨能力的快递公司来实现。目前京东快递模式充其量只能算是落地配(只在单个城市配送的分割网络)。有商家曾经使用过京东快递发全国,但体验效果明显不如三通一达。

而自营电商作为京东的核心业务,一旦在大促期间或者其他要优先保证自营业务的时候,在取舍之下,不难想象普通商家的快递被降级对待,这样的事情此前在京东POP平台的商家身上便已经发生过一次。

京东与三通一达、顺丰等本应该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在很多京东无法触及的三四线及农村地区,京东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但这一次京东开放物流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们抢生意,无疑加剧了竞争关系。相比之下,菜鸟物流则显得更为聪明,自己不做物流,只是去做串联各家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平台。这一点上京东大有与整个传统快递业为敌的架势。

创新思维困境,“借鉴”双刃剑下的京东

作为一个在巨额资本催生下的电商巨头,京东的成长之路一直有一个很明确的对标,那就是同样始终不盈利的美国自营B2C电商巨头“Amazon”,可以说从最初业务逻辑的建构,到后来新业务的布局,京东都是一步步借鉴着亚马逊走过来的,甚至在某些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如利用更成功的本地化策略打败了亚马逊中国,成为了国内自营B2C电商业务的第一名。

或许也正是因为京东从对亚马逊模式的借鉴上尝到了甜头,随着对亚马逊的“模式复制”完成,京东在最近几年的动作更多地在跟随阿里的脚步,比如前不久刚刚独立的京东金融,从运作和布局上完全同阿里与支付宝的故事如出一辙。当然京东金融相比蚂蚁金服,体量上还是要小太多,而且更是错过了移动支付的入口之争,只能依托于京东自由的电商体系开展一些业务。但借鉴了阿里经验的京东,还是用了3年时间走完了阿里花了10年才走完的分拆金融业务之路。

不过对于京东而言,这样的借鉴有时候是捷径,但有时候也可能会成为饮鸩止渴。早期借鉴亚马逊时期,京东也曾在国内大搞云计算,并且把云计算作为和电商、金融并重的三大战略之一,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亚马逊的AWS云计算平台的收入占了亚马逊总收入的超过7%,单业务净利润超过10亿美元;国内的阿里云单季度营收也超过了10亿人民币,增速更是超过150%;只有京东一家的云计算雷声大,雨点小。

进入2014年以后,在自营B2C业务上建立优势的京东将模仿对象改为了阿里,从分拆金融业务,到向农村下沉的战略,再到如今的物流平台开放,京东每一步都亦步亦趋地跟随着跑在第一名的阿里,勤勉有加,但睿智不足。最大的问题无疑是这些战略大多都背离京东原有的业务体系和逻辑。比如在农村电商层面,以自营物流作为优势和壁垒的京东,无论再怎么努力,也很难下沉到农村地区,并保证原有的体验。这些借鉴的结果也只能是画虎类犬。

反过来看,或许现在的京东倒是更应该再去看一看亚马逊,除了京东学去的云计算之外,亚马逊近两年做的两件事情京东都没有很认真的学到。一个是在物流上的极致体验和尝试,尽管刘强东自信满满地认为京东的物流体验要优于亚马逊,但这种优于是建立在人口红利之上的,是靠无数快递员堆砌出来的。

亚马逊在做什么呢?无人机、无人车送货,自动物流机器人管理仓储,这些曾经看上去有些奇思妙想的项目,正逐步成为现实,有机会帮助亚马逊在未来极大地提高物流效率,而京东的这些东西还停留在PPT上。自营电商的核心是效率,而开放是阿里这种平台更擅长的。

除了提高效率,亚马逊做的另一件事情是对版权内容的重视,从最初的kindle开始,人们或许都没有意识到电纸书这样的小产品会给一个电商巨无霸带来什么。而最近3年,亚马逊将自己内容体系从文字扩展到影音,几乎可以说再造了一个Netflix,形成了一个从实体商品到虚拟数字商品都可以购买的平台,而在后者京东显然是被落下太多。当亚马逊拥有了足够多的内容,Echo也就应运而生,这个智能机器人迅速成为了亚马逊占领家庭场景的入口,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消费领域的统治力,同时也给了资本试产更多想象空间。京东依然没有去借鉴,或者说没有能力去借鉴。

借鉴,它可以让一个公司快速成长,但也容易让一个公司陷入舒适区,它在商业社会中从来就是这样一把双刃剑,聪明的人往往会在一个公司不同发展时期,选择将它拿起或放下。而这次,京东会是那个聪明人么?(本文首发钛媒体)

【钛媒体作者介绍:科学的fan;微信公众号:kexuedefan】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京东开放物流体系,这又是一次对于阿里巴巴的“模仿”吗?

本文被转载4次

首发媒体 钛媒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阿里巴巴物流平台京东举报阿里巴巴模仿京东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