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增的充电桩被大量闲置,缺乏健康的商业模式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公共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仅有4.9万座。而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
可以说从数量上,现有的充电桩数量是可以满足目前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因为4.9万座充电桩中,并不包括很多私人使用的充电设备。那么造车人们对电动车普及心存质疑的是什么原因?答案只有三个字——“僵尸桩”。
因为大量的充电桩被闲置,或者损坏后未及时修复,导致大量的充电桩成为了“僵尸桩”,如此尴尬的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现阶段充电桩的存在,只为克服“里程焦虑症”
何为“里程焦虑症”?简单来说就是新能源汽车剩余行驶里程不稳定的情况下,驾驶者担心剩余电量不足以支撑到下一次充电。
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83%的现有用户一般都在家中的私人充电桩充电,在社会公共充电站(不包含公司充电位)充电的用户仅占11%。也就是说用户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使用私人充电桩或者公司的充电桩就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用电需求。如此一来,可以说现阶段的社会公共充电桩更大程度上只是为克服用户的“里程焦虑症”。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 行业标准尚未统一
国家曾经出台过《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规定了充电机与BMS之间的通信协议。但是这项规定过于宽泛,导致车企、充电桩制造和运营商对标准的理解上产生误差。
不过随着新国标的落地,对检测充电机、BMS技术规范、BMS分析及充电机检测提出了新的界定,缩小标准解读歧义的空间,从“做桩”到“测桩”实现标准统一。
- 利用率低
以南京市来举例,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全市有将近7000个充电桩,除去公交车和出租车使用的电桩,社会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4500个,但是实际使用率只有两到三成。甚至有某小区的40个充电桩,因没有网络信号闲置了将近一年时间。
- 建桩成本过高
还是先就南京市来举例,全是的第一批200多个充电桩,耗资200多万,平均下来每个充电桩的成本约1万元人民币。而这一数字如果放到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则还要放大十倍,即使有政府补贴,但是仅有两到三成的利用率也难以实现盈利。
用户数量尚不具规模是充电产业最大命门
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不大,如此一来与之相辅相成的充电产业一时间也难以实现盈利。而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决心,正是近些年让充电产业火爆的原因。如此一来突然涌入充电产业的企业层出不穷,但又鲜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亏损在所难免。
但是,充电产业的前景却依旧十分诱人。去年国家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中,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充电桩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业内称之为“双五百万”目标,即车桩比接近1:1。
而官方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8.3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3.2万辆。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8.1万个,较2015年底增长65%;随车建成私人充电桩超过5万个。
如此一来,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充电桩,其现有数量都与“双五百万”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也足以见得充电产业的发展空间还是相当的大。而正是这样一种“美好”的前景,让越来越多的充电桩企业选择就算是亏损,也要继续苦苦支撑下去,等到用户数量的拐点到来之后,实现翻身。
由此可见,用户数量达不到一定规模也正是目前充电产业的最大命门。
与其“撑”下去待拐点到来,不如主动求变
目前,有一些苦等拐点的充电桩运营企业已经开始进行一种横向发展。它们利用现有的网络、充电桩资源与互联网+融合,将充电服务集成到手机APP上。
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获得一个互联网入口,也是能量入口、车辆信息入口,还是人的行为入口,这是一个难得的资源丰富的“入口”,有很大的潜力衍生出众多商业模式。
除此之外,成为充电产业的一个解决方案提供商或许也是一条出路,从单一的建桩服务商进化为充电产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的公司。目前国内类似转变的企业有充电网科技、E充网等等,而且充电网已经实现了盈利。
充电产业如果继续那种野蛮的高速发展道路的话,肯定是一种不健康的商业模式,也会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说,在等待用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行业拐点到来之前,主动求变,找到一种健康的商业模式,先行实现盈利的话,也有助于未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更多早间资讯,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