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公开5万余件文物高清图像,离全面开放还有多远?
多年以来,故宫在文物数字化方面一直走在同行前列。近日,数字故宫再次迎来了整体升级。
在7月16日的“数字故宫发布会”上,故宫博物院一口气推出7款数字产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故宫官网推出的“数字文物库”,从故宫186万余件藏品中精选出5万余件文物,首次公开了高清数字影像。用户可以通过文物的朝代、分类进行检索,更可以逐级放大欣赏纤毫毕现的细节。
在此之前,除了“故宫名画记”专区的300多幅传世名作,其他故宫官网上的藏品在放大观看时,都躲不开硕大的故宫博物院水印。故宫文物库的上线意味着故宫在藏品开放性方面又进了一步。
据故宫介绍,“数字文物库”未来的藏品数字还将不断刷新,满足故宫文化爱好者和专家学者欣赏、学习、研究文物的需求,也将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虽然“数字文物库”的上线,让足不出户看故宫文物成为了现实。但初步体验一番就能发现,“数字文物库”目前仍是雏形阶段,亟待完善。
首先,文物仅有藏品名称、朝代信息,最基本的尺寸信息都付之阙如,欣赏者无法从尺度层面来感受一件文物。
除了尺寸不详,库中文物也缺乏基本的描述与背景介绍。其实,这些藏品的基本信息在故宫网站上都已存在,可能时间、人力所限,目前尚未添加进数字文物库之中。
其次,目前的故宫文物库尚未针对移动端浏览做优化,手机上的使用体验欠佳。
再次,面对浩瀚的5万多件文物,朝代、分类两个维度的检索系统失之简率。虽然每件文物都有相关推荐,但目前来看这套推系统仅属“摆设”。因为每一件绘画作品下面的相关推荐都是“老三样”(范廷镇《花卉图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齐璜《山水轴》),其他类别文物推荐的也都是固定的三件文物。
不仅如此,从“数字文物库”的版权声明来看,此次故宫在藏品开放性上仅仅迈出了一小步。目前的文物库仅能满足博古赏新、学习研究的需求,距离真正的开放依然遥远。
数字文物库的版权声明显示: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以转载、引用、摘编、下载等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时,均须获得故宫博物院的书面同意。这意味着其中的5万多件文物无法下载使用。
反观2016年台北故宫开辟的Open Data专区,提供7万多张低阶(72dpi)数字图像供自由下载、免费使用,“凡公开于此区之故宫图像均无需申请,不限用途,不用付费,可直接下载使用。”
除了限制下载、使用,故宫文物库还对第三方的文物数据挖掘、采集作出了限定:未经我院书面同意,不得系统地摘录、再利用网站的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为了再利用本网站的实质性部分而利用数据挖掘、机器人或类似的数据采集和提取工具提取(不论一次或多次)。
而台北故宫的Open Data专区不仅不限制第三方的数据挖掘,反而提供了Open API ,“让所开放之资料,能以易于应用和动态处理的方式提供给外界。”使用者只需提交申请,提交申请单位和使用目的(学术研究、教育推广、创新应用)即可。
虽然有故宫官方合作的Google Art&Culture已收录128件故宫文物,未来可能会将数字文物库的5万多件文物收入其中。但对于一些小型第三方机构而言,却可能很难“染指”这些文物,做深度挖掘、梳理,探索更适合移动端的欣赏体验。
比如盛趣游戏出品的文物加App,目前已经建立了西安博物馆、山西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的数字文物库,创造了在“时间长河”中浏览文物的移动化体验。
而几位国学爱好者开发的中华珍宝馆App,已经收录了六万多幅高清珍宝扫描图,有着原生的移动观赏体验。
在故宫的技术能力和人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于馆藏文物,故宫目前形成了由浅至深的数字化矩阵。“数字文物库”目前以追求数量为主,实现尽可能多的文物简单的数字呈现。
“数字多宝阁”和“故宫名画记”,则针对精品文物做更深入、细致、全面的展现。“数字文物库”中的器具类文物仅有图像,在“数字多宝阁”中,170多件(套)文物却得以三维呈现,可以全方位感受尺寸、材质、结构、铭文款识。“故宫名画记”中收录的345幅名画,除了可以欣赏高清细节,还有深入的藏品介绍,作者简介及相关的研究文章。
在移动端的文物展示方面,故宫选择了轻量化和场景化的路线。“每日故宫”相当于《故宫日历》的数字化,提供了手机日历的场景化体验;“故宫陶瓷馆”收录了文华殿陶瓷馆400余件藏品,相当于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展馆。《胤禛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则是对单一藏品数字化呈现的深度探索。
或许是意识到故宫的文物数字化矩阵过于分散,且总体规模相对于故宫180万件藏品比例过小,故宫此次上线的“数字文物库”5万多件的规模足以让翘首以盼的用户大呼过瘾,堪称故宫数字化的“扛鼎之作”。
然而,这座浩瀚如海的“文物库”如何移动化,如何以更丰富、新颖的方式来呈现,却不妨以开放的心态邀更多第三方机构来一起探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