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被验证,投资人离场:三成共享充电宝企业就这么“死”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融资巅峰到行业洗牌,共享充电宝只用了半年时间;从O2O到共享经济,互联网的泡沫越来越易碎。
近日,有媒体曝出,乐电、河马充电、小宝充电、创电、放电科技、PP充电、泡泡充电等7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出局或已走到项目清算阶段。此时,距离《IT时报》今年5月的报道《40天融资12亿 疯狂的共享充电宝》过去仅仅半年。
从2016年底各路玩家入场,疯狂融资、跑马圈地的第一阶段,到拖欠服务费、变相裁员的第二阶段,直至如今的项目清算,共享充电宝随着2017年的年轮,走过了初春、盛夏、深秋和严冬。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顶峰时期的22家共享充电宝企业,三分之一已离场。
如今,小型代工厂已经拒绝接共享充电宝的订单,这场年度大戏随着2017年的结束,即将落下帷幕。
“小作坊”拒绝订单
共享充电宝的投资趋冷,会不会像共享自行车一样,立马把不良反应传递给产业链上游?
《IT时报》记者先后联系了几家体量不大的充电宝代工厂,这些“小作坊”都聚集在深圳,但对方几乎都以目前订单饱和为由,拒绝共享充电宝的订单。有厂商向《IT时报》记者坦言,一方面考虑到共享充电宝的订单量少,需要重新开模、研发、调整设备,核算下来利润太薄;另一方面,小工厂的技术能力有限,开发软件、申请专利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其实,在投资热潮期,这些小代工厂多少都跟共享充电宝企业有过合作,但磨合过程艰难,最后两方都“体无完肤”。据业内人士曝光的消息,已在清算阶段的放电科技,其CEO罗海元就曾透露过,他当初兴致勃勃南下找代工厂,却被泼了一盆盆的冷水,要么是传统充电宝厂商没有智能产品的生产经验,要么是厂家的研发周期太长,开模就要6个月以上,跑遍深圳、厦门、广州、东莞,好不容易与一家代工厂定下了合作,没想到第一批产品的不良率竟然高达3%。
今年4、5月大规模融资后,共享充电宝企业就曾爆发产能不足的问题。街电代理商曾在8月向《IT时报》记者透露,地推服务商申请设备,常常半个月都难到位。而根据记者从代工厂了解到的情况,即便是一定规模的代工厂,也需要一个月左右出货。
大代工厂严卡回款
大型共享充电宝企业一般找大型代工厂合作,像小电的合作伙伴是富士康和比亚迪,街电找了比亚迪,来电选择了飞毛腿,怪兽充电则借助了小米供应链。
与“小作坊”不同,大代工厂的接单兴致较高,但门槛也高。一家为街电、小电代工的厂商表示,他们接单的起步数量是2000个充电宝,而且这个体量的单子,他们一般都建议做OEM定制产品,把logo和二维码换一下就行。
据这家代工厂的员工肖楠(化名)透露,一般来说,重新开模的费用高达十多万,除了开模费用,街电的弹出式设备造价在1200元/台,小电的桌面设备造价在200元/台。相比较而言,OEM定制产品不需要开模费,一个充电底座带两个充电宝,不能异地借还的设备造价是300元/台。
此外,为了避免拖欠货款的情况,大代工厂对货款的结算周期卡得比较紧,一般来说,定金需要支付30%,发货后再付余款。
共享充电宝的“春天”为何这么短?
- 使用频次低回本难
10月11日,首家共享充电宝企业乐电宣布倒闭。在自我剖析停运原因时,乐电创始人楼莹莹坦言有三:“或许是使用频率、投放场景、产品安全等几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使用频率不达标,难以回本。
艾媒咨询在《2017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中测算了单个充电宝的回本周期,来电最短,只要4个月;怪兽充电为4.5个月;小电为5个月;而街电因为造价成本高,使用频次低的原因,回本周期长达45个月。
充电宝的硬件成本到底有多高?一家充电宝配件厂商告诉《IT时报》记者,充电宝成本最高的部分是电芯,一个6000毫安的充电宝成本在40元左右,一个10000毫安的充电宝成本在60元左右。
给乐电算一笔账,按6000毫安的标准,如果2000个充电宝投向市场,硬件成本共计8万元,50元的押金,需要有1600个充电宝租借才能回本,首批投放的使用率需要保持在80%左右。
这还不算开模费用,而且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一般都达不到这个使用率。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桌面模式的使用频次较高,小电和怪兽充电的单个充电宝租借频次能达到1次/天。来电的租借频次是0.8次/天,街电的使用频次是0.15次/天。
根据头部玩家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中旬,来电已经覆盖超220个城市,街电覆盖130个城市,小电覆盖80个城市。11月3日,来电宣布,2017年10月,来电科技实现盈亏平衡。这也是行业内首家在获得大额融资并迅速规模化后,宣布盈亏平衡的共享充电宝企业。
也就是说,碍于使用频次低,即使是已经铺开规模,占据大多数使用场景的头部玩家,也很难在短期内回本,四个月回本只是一个理想数据。
- 小玩家没有玩的资本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洗牌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不管大玩家、小玩家都活得很好,反倒是不正常现象。
来电CMO任牧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充电宝企业从下自上有四个竞争纬度:最底层的竞争纬度是核心专利和核心技术;第二层是供应链能力;第三层是渠道铺设能力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线下运营维护能力;第四层是融资以及其他资源获取能力。这四个维度哪一环出了问题,企业在这个行业里都不足够有竞争力。很多小玩家连一个维度都没有。
虽然新美(团)大(众点评)试点了共享充电宝项目,但原大众点评高管、点亮资本创始人龙伟透露,他们一开始就决定不投共享充电宝,认为A地借到B地还这种模式需求不大,桌面模式还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现在看来,不投是正确的决定。
- 线下运维是个巨大的“坑”
渠道铺设能力、线下运维能力是更为复杂的一环,涉及区域代理商、地推服务商以及商家。
小电曾被曝光过直营团队与代理商的矛盾,西安代理商在付了50万元代理费获得一年代理权后,却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面临小电直营部队抢夺地盘,代理商难以为继,最后以小电退还代理费收场。跟小电有合作的上游厂商也跟《IT时报》记者透露,难招代理商是小电目前面临的难题。
“小电没有自己的工厂,造价成本高,跟‘工厂派’同行相比,小电的代理费也偏高。”
他提到的“工厂派”,是另一类入局者,以做充电宝代工起家,自己又做共享充电宝品牌的玩家。
此外,行业恶性竞争使得话语权向商家倾斜。
“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大的市场,从4月份开始入局者很多,商家也开始收取高昂的入场费,一个本身低毛利的生意就这样变得无利可图,这个项目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投资价值。”这是曾给河马充电投天使轮的梅花天使创始人吴世春的反思。
如今,市场需求被验证,凑热闹的投资人开始离场,企业融不到钱,难以为继。
许多共享充电宝企业就这么“死”了。(本文作者为IT时报记者孙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