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并购热潮下,医药新零售掘金潮中涌现一批"送水工"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药店并购热潮下,医药新零售掘金潮中涌现一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两年,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没少在公开场合“告诫”同行。

在8月12日举办的博鳌西普会上,谢子龙再次分享了这一观点,“(连锁药房)行业毛利率接近40%,是极其不对的。跟我们类似的超市行业毛利率20%到25%,虽然我们这个行业需要药师、专业服务等,但我相信随着药监体系改革、资本进入、竞争加剧,我们行业的好日子到头了。”

虽然同是做连锁药房,一心堂董事长赵飚却觉得,资本进入其实可以帮助行业进化,“一旦资本进入,整个行业竞争层面开始变得规范,游戏规则变了,竞争难度反而降低。”

两人提到的资本是指基石资本、高瓴资本、华泰系等VC/PE机构,这类资本虽未在西普会中现身,却仍被反复讨论,业内多聚焦于如何应对这类资本所带来的行业格局变化。

行业洗牌


目前活跃在药品零售行业的资本可以分为四类:老百姓大药房、一心堂等上市连锁药店;基石资本、华泰系、高翎资本等VC/PE机构;上游制药企业以及阿里健康等涉及医药业务的互联网企业。

而在这场药店并购潮中,最为活跃的是前两类玩家。谢子龙坦言,“这次洗牌表面上推高了行业估值,但却导致了行业进入极其惨烈的竞争格局。”

“洗牌”动作始于2016年。

全亿健康于2016年4月成立,公司定位于零售药店运营管理平台,计划打造集实体药房、药事服务、B2C、PBM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基石资本和弘毅资本合计为全亿健康提供了数十亿元资金用于并购医药连锁企业,全亿健康并购了江苏恒泰、温州一正药房、廊坊百和一笑堂等医药连锁企业。

高瓴资本旗下专注于大健康领域战略投资的高济医疗,于2017年8月先后与重庆万和、四川东升、成都华杏大药房、北京康佰馨大药房达成战略合作。高瓴资本董事总经理、高济总裁陈刚曾表示: “要帮助企业探索从药品零售店到健康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此外,四大上市连锁药店也在2017年动作频频。

据中康资讯数据统计,2017年药品零售门店数量达到45万家,其中零售连锁药房超过50%。四大上市连锁药店在2017年发生的并购数为54家,涉及门店数量总计1471家。

药店并购热潮下,医药新零售掘金潮中涌现一批"送水工"

图表来自中康资讯

但去年下半年,一心堂基本停止了收购动作。赵飚透露,目前收购不划算,“今年应该是故事的高峰期。”

今年4月,益丰药房宣布拟以13.84亿元收购石家庄新兴药房86.31%股权,这一动作被认为是连锁药店最大一笔并购案。

益丰大药房董事长高毅在并购中发现,一些城市进入了焦灼状态,“我们在广州发现踏进了一个泥潭,两家上市公司,还有一家不怕死,结果三家都不赚钱。最后发现这个城市真的要拿下来只有两家收掉然后关掉30%,这个代价很大,我们很多城市遇到,收一家跟另外一家继续打下去。”

赵飚认为,价格的高低其实是供需关系决定的,需求大、供给有限导致了目前整个中国药品零售店并购价格比较高,需求推动整个价格上升,这是宏观环境,总体来说不是所有地方估值关系都紧张。

梳理这些并购,钛媒体注意到并购多以区域为单位,这个特点与药房经营的强区域性特点相关。赵飚坦言,华东、广东、山东等等这些市场总体价格偏高,有些西部市场整个价格也不是很高。

这种情况下,高毅判断,30%要死掉,还有50%是华丽转身,20%是要长期生存下去。

华丽转身的背景是,政策层面医保资质审核放开、医药分家、处方外流、两票制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进;市场中,消费升级、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需求激增。
药店并购热潮下,医药新零售掘金潮中涌现一批

图表来自罗兰贝格研究报告《零售药店行业发展策略指南》

罗兰贝格调查显示,目前医院外的国内药品零售市场仍然掌握在线下药店,线上零售业务占比十分小。预计到2020年,线下零售药店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5450亿元,比2016年增长63.47%。

一面是政策与需求驱动下的市场扩容,一面却是中小型药店经营落后的现状,资本们嗅到了其中的机会。

不买药房只卖方案


投资人与药店经营者们达成了共识,药品零售药店必须要向健康服务商转型。

钛媒体曾在一年前发布的《医药新零售该如何“新”》一文中曾提到,目前医药新零售存在两类参与者:向线下渗透的医药电商与寻求线上化的传统药房。线下药房、医药电商、O2O送药这些业务模式实际上是药品售卖的不同手段,新零售则是这些业态的融合,为医药零售带来了“合纵连横”的可能。

今年6月,阿里健康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阿里健康(中国)将向漱玉平民大药房注资约4.54亿元,增资协议交割后,其将持有漱玉平民大药房9.34%权益,漱玉平民大药房去年年底曾引进华泰大健康。

一年前,天猫医药馆总经理、阿里健康董事康凯曾告诉钛媒体,在医院新零售领域,阿里健康沿用的是平台赋能策略,“我们希望赋能现有的药店使他们转型、升级变成新零售的店。”

对于线下药房而言,如何转型并实现“合纵连横”成为关键,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医药新零售这场掘金潮中做“送水工”。

8月12日,百洋医药集团发布“一城三店”计划,推出智慧药店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了四个服务能力:承接外延处方、引入人工智能的智能医疗服务、健康体验服务能力以及运营效率提升能力。在全国不同城市分别选择三家分属于不同品牌的连锁药店,计划“快速打造一批营收规模达到10亿级的智慧药店。”

此外,中康资讯牵头组建了“平权赋能体系(SIC)”,这个体系联合了心医国际、美年大健康、顺丰速运医药事业部、卡尤迪等不同类型参与者,覆盖了从药品销售终端到健康服务终端的整个流程,并通过内外部数据的整合,实现药店决策与患者连接。

还有微医的“药诊店”、京东的“健康到家”、微信智慧药房、爱亿生健康、蓝信康等,这些解决方案提供商以互联网公司居多,赋能体系均以药店服务为主,并延伸至药店的采购、管理、营销等业务。其中承接处方外流成为这类赋能体系的关键。

今年5月,支付宝与张仲景大药房、雨诺股份联手打造了“未来药店”,用户进店后通过手机扫码实现身份信息识别、社保卡绑定、远程问诊、分期付款购药以及会员管理等功能。蚂蚁金服医药及医疗创新总监刘矧介绍,支付宝“未来药店”单店营业额比周围的同类药店大三倍,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我们希望可以提高药店的品效、能效,为未来处方药外流做好准备。”

中康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庆斌博士预计,“处方外流DTP药房,在目前的零售终端中只占2%,但是增长率非常高,预计2018年可以达到52%的增长率。”华润三九总裁邱华伟则认为市场可能会比预计的更大。(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付梦雯)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随意打赏

投资热潮药店并购医药并购零售药店掀起热潮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