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G6 前景堪忧,模块化手机为何走入了死胡同?
谈到“模块化手机”,在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虽然近年来,国际品牌将“模块化手机”炒得火热,但消费者却丝毫不介意向这个“新概念”泼一泼冷水。
LG计划于明年CES大展上推出新一代旗舰机:LG G6,从目前曝光出的消息来看,G6将依然延续前代G5的模块化设计,并支持无线充电和防水等“黑科技”加身。
然而在外媒展开的用户调查中,50.51%的用户没有意愿购买采用模块化设计的LG G6,仅有9.44%的用户完全肯定了模块化设计。看到这组数据,恐怕此时那些主打“模块化”的厂商内心都是崩溃的。
为什么在厂商眼中代表未来方向的“模块化”,消费者却不买账呢?
“丰满”的理想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模块化:
谈到“模块化”手机,最知名的莫过于2013年,还在谷歌麾下的摩托罗拉移动所提出的Project Ara模块化概念手机。
在Project Ara的概念下,“模块化”手机拥有以下这些特点:
- 私人订制:
手机所有元件都被设计成模块,每位用户都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处理器、电池、内存、相机甚至是指纹传感器和心率监测器模块,组合成一台配置独一无二的手机。
- 降低成本:
由于用户在选择模块时的高度自由,无需为用不上的功能买单,让用户更有效地分配购机时的预算。而在升级与维修时,用户只需替换掉已损坏或被淘汰的模块,大幅降低手机升级以及后期维护的成本。
- 即时更换、升级:
在“模块化”手机中,模块与框架间使用电永磁技术连接,并可以在系统中独立开关,实现“热插拔”(CPU、内存、闪存等核心部件除外)。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并更换新的模块,大大增强了手机“随机应变”的本事。
得益于“省钱、省事、随心所欲”的特点,谷歌带着它的Project Ara出席了各大消费电子展会,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富有科技感的炫酷外形,每当模块化手机出现之时,必然会得到媒体的一致关注。
“骨感”的现实
然而,就在人们都认为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未来一片大好的时候,今年9月谷歌发言人突然宣布放弃模块化手机项目Project Ara。为什么谷歌最终选择了放弃?
硬件:
- 傻大粗笨的外观
由于模块化手机和组合原理是各模块与框架之间的拼接,由于模块本身相互独立,受到模块的的体积限制,每个模块内部芯片的集成度就要足够高。
但即使如此,为了保护每个独立的模块不因裸露而损坏,每个模块都要拥有独立的外壳,加上模块在生产时产生的公差,实际上模块化手机对于空间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极易形成“傻大粗笨”的外观。
- 可靠性低的模块
除此之外,每个模块采用“电永磁体”技术固定在框架上,由于模块触点外露,在手机的“三防”(防水、防尘、防外力冲击)性能上必然成为短板。经历了“日常藏污纳垢、下雨进水短路、手滑碎片一地”后,硬件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 缺乏标准的接口
模块化手机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模块与主板之间缺乏硬件接口标准。由于模块功能各异,包括显示、音频、拍摄、测量、存储等智能手机所使用的所有功能,所以模块化手机的主板接口应该是开放全功能的接口。
然而“连自家安卓生态碎片化都搞不定”的谷歌,想要靠一己之力统一模块化接口标准,简直比登天还难。
软件:适配难于上青天
由于模块化手机在硬件配置上的天差地别,无形中倒是给厂商在软件适配上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硬件厂商缺乏统一标准,软件厂商就要“疲于奔命”做兼容:
以处理器为例:目前市面上的手机CPU有来自苹果、三星、MTK、高通、英特尔等多家厂商,这些厂商的芯片有的采用ARM公版架构、有的则采用自家研发的架构,不同架构的处理器在性能、温控、功耗上都有不同的调度机制,有些芯片甚至在底层指令集上就已经存在差别,让适配难度更上一层楼。
如果遇到需要一些需要多模块同时工作的情况,还要考虑“兼容性”的问题:例如对物体进行3D建模,需要摄像头、处理器以及手机陀螺仪同时工作,还要面对一些手机处理器不支持陀螺仪的情况。有时你甚至需要让手机配置达到某种特定的“套装”组合,让模块化的“随心所欲”成为了一句空谈。
供应商:费力不讨好
而对于手机生产供应链来讲,由于模块化手机在升级与维修时,用户只需替换掉已损坏或被淘汰的模块,用户成本降低了,厂商却没钱赚了。
不仅如此,模块化的多样性还极大增加了厂商市场调研和产能调度的难度,一些冷门的或是淘汰的模块很容易成为库存,成为压死厂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以说,谷歌放弃Project Ara,是在面对硬件、软件、供应链传来的巨大压力时,谷歌的“急流勇退”。
“鸡肋”的产品
怎样才能做到一边让厂商“做模块”,又能“赚到钱”呢?
手机厂商给出的答案是:卖配件。
这些手机共同的特点在于:
- 保证高利润率:“模块”配件都需要另行购买,且价格不菲。
- 不影响手机主机销售:核心部件(CPU、内存、闪存、摄像头等)不可更换,来年硬件落伍,给消费者留下个“升级换机”的理由。
- 模块随主机淘汰:手机“模块”往往只支持当年的旗舰机,随着手机的迭代,“模块”也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到时还得再买一次。
于是“模块化”手机在消费者眼中,就成为了“鸡肋”的产品,不仅外出要给这些“模块”留出收纳的空间,更换起来也比较麻烦。尤其是LG G5,由于模块与电池相连,每次更换都需要重启手机,过程极为繁琐。
所以在消费者看来,像LG G5、MOTO Z这两部“模块化”手机,美其名曰“卖模块”,不如说“卖配件”更恰如其分。也就难怪很多人会认为现如今“模块化手机”更多的是噱头,主打“模块化”的LG G6超半数人无意购买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