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过低、“输血”不易,银行业资本金难题待解|钛媒体焦点
估值过低、“输血”不易,银行业资本金难题待解|钛媒体焦点
蔡鹏程
· 2023.03.06 20:52
连续定增、配股,上市银行表现出了对于提高自身资本充足水平的强烈意愿。但是上市银行股价长期表现不佳、市净率极低,也让银行的融资道路颇为坎坷。
上市银行再融资节奏加快。
3月5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其向原A股股东配股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中信银行将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AH股股东配售,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00亿元。中信银行在公告中说明,“本次配股募集的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该行资本充足率。”
实际上,不止中信银行,近年来银行业普遍存在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各银行频繁“补血”。
2月13日,邮储银行、浙商银行同日发布公告称,其再融资申请获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通过,其中,邮储银行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50亿元、浙商银行拟实施募资不超过180亿元A股配股。1月3日,无锡银行公告定增募资计划已在证监会备案通过,募集资金净额为19.98亿元,其中计入股本2.89亿元、计入资本公积17.09亿元。
连续定增、配股,这些上市银行表现出了对于提高自身资本充足水平的强烈意愿。但是上市银行股价长期表现不佳、市净率极低,也让银行的融资道路颇为坎坷。
资本充足率承压,亟待“补血”
来自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09%、12.21%、10.64%。2022年第三季度报显示,中信银行、邮储银行、浙商银行、无锡银行这四家银行的三组资本充足率指标均明显低于以上水准。
中信银行方面,资本充足率13.19%,较上年末下降0.3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0.63%,较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2%,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中信银行表示,“本次配股募集的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该行资本充足率。”
邮储银行方面,该行资本充足率14.10%,较上年末下降0.68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1.53%,较上年末下降0.8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5%,较上年末下降0.37个百分点。邮储银行说明,“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浙商银行方面,该行资本充足率11.67%,比上年末下降1.22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58%,比上年末下降1.22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05%,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浙商银行表示,“此次配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80亿元(含180亿元),募集的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业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无锡银行方面,该行合并口径下资本充足率为14.10%,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3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00%。无锡银行表示,“资本缺口的存在将对公司发展构成一定制约,本次非公开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可以看到,无论是定增还是配股,这四家银行均直接用来补充对银行来说最为迫切提升的核心一级资本。
事实上,当下不少银行都存在资本补充压力。
西部证券银行分析师雒雅梅团队测算,上市银行为达到理想的资本充足率水平,2023年~2025年整体核心一级资本缺口约分别为7800亿元、6100亿元、7800亿元,其他一级资本缺口为1800亿元、4300亿元、4100亿元,二级资本缺口8600亿元、1.04万亿元、1.14万亿元,到2025年资本缺口整体超过2万亿元。
估值过低,“输血”不易
银行资本“输血”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渠道:内源性渠道以留存收益和部分超额拨备为主,外源性渠道主要包括股权类资本补充工具和债权类资本补充工具。
以上两大渠道的角色功能也有着明显差异。
银行业观察人士“价投谷子地”指出,在银行的三类资本之中,“核心一级资本”最为关键,但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又最困难,其主要依靠银行的未分配利润或者普通股再融资来实现(包括配股,定增,公开增发,以及发行可转债后的转股)。而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银行利差收窄、监管要求强化等背景下,银行过去通过内源留存方式进行资本补充的能力明显下降。
这也就意味着,大量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的缺口只能依靠配股,定增等普通股再融资手段补充。
但是上市银行股价长期表现不佳、市净率极低,让银行融资定增变得十分艰难——3月6日,中证银行指数市净率为0.54倍,远低于A股平均水平,A股当日市净率最低的两只股票正是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市净率分别为0.299倍、0.325倍。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曾撰文表示,A股上市银行的过低估值导致其正常的股权再融资受到影响,自身股权融资难度加大:
- 首先是定增方面,根据此前监管规定,国有企业不准低于净资产发行股票,虽然这一规定已经废除,但实践中依然被默认执行。当前银行的市净率普遍偏低,有些银行的市净率甚至低于0.5倍,如果大股东再按1倍市净率参与定增,损失过多。
- 其实是可转债方面,从实践经验来看,市净率在0.7倍-1倍间的银行,基本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后再进行转股的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但如果市净率在0.7倍以下,发行可转债的难度较大。
- 最后是配股方面,配股需要全体股东出资,其中难免有一些股东缺乏可动用资金,或因其他原因不想参与增资,所以配股往往会有一些强人所难的意味,有些股东会比较反感。
事实上,由于市净率过低,在实践中已经有一些银行的定增进程受挫。
最典型的案例是华夏银行,2021年5月,该行披露定增预案,拟增发不超过1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200亿元,彼时其定价策略是二选一、最终择价高者:一是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的80%;二是发行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归母每股净资产。
显然,后者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前者——2021年底,其归母每股净资产超过15元/股,而股价约月5元/股。如此之大的价格倒挂让其增发进程颇为不顺,直到2022年10月,华夏银行才最终完成增发,仅发行5.277亿股,实际募资额仅80亿元。
此次中信银行选择的配股道路也曾一波三折。由于此前“配股价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监管要求,加之过低的市净率,银行业难以选择配股进行资本补充。2013年9月,招商银行完成A+H配股,此后直到2020年末,才由江苏银行完成银行配股,实现了配股定价低于每股净资产。
中信银行在配股公告中提到,定价将“参考本行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市盈率及市净率等估值指标。”截止3月6日收盘,中信银行A股股价为5.13元/股,每股净资产为12.25元。(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
508篇资讯
1.9万关注
蔡鹏程
钛媒体资深记者。关注领域:金融信息化、数字银行、科创板及创投市场,欢迎提供采访线索。微信:caipengcheng5429
最近资讯
- 估值过低、“输血”不易,银行业资本金难题待解|钛媒体焦点
- 修桥铺路、解放数据:区块链“数实相生”的路径探索
- 蚂蚁2022年Q3净利大降八成,全年大手笔派息约439亿元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分享文章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