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泡沫是试验场,资本寒冬是过滤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李檬
近日,我跟一位天使投资人谈到一个老问题:2019年都在讲“过冬”,外部环境确实不大好,投资人都开始打逆风球(降低增长预期,收缩、巩固战线),那么,创业公司该如何做出选择?
近期确实有一些不太好的消息占据媒体版面,主要有两个方面:
1、“裁员潮”已席卷全球,美国、欧洲、中国无一幸免。欧美几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大众,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欧洲家具巨头宜家(IKEA),裁员规模都是万人以上。中国除了很多金融、地产公司裁员规模巨大,包括京东商城、知乎、锤子科技等互联网公司的人员调整比例也超过30%。
2、创业公司要拿到新的融资,难度不断加大。就算投资人出手了,也会跟创业公司签“投资框架协议(可以毁约)”,目前毁约率已接近1/3。于是,接连有创业公司支撑不住,资金断流,说倒就倒。
过去,你如何判断一家创业公司好坏,主要看创新力、扩张力、续航力,现今更看重“耐寒能力”。
我常跟团队同事讲:“真正的强者,一定最能忍耐极寒。我们要学世界版图中的俄罗斯人!”
当年,拿破仑、希特勒在军力最鼎盛时期,都选择发动一场远征,兵锋指向俄罗斯。结果,俄罗斯人背靠极地严寒,不仅击败了拿破仑、希特勒,更是改写了那个时代的世界版图。
哪怕在极端苦寒的西伯利亚冻土地带,俄罗斯人也能持续生存下来。极寒,就成了他们最有力的战略武器。
所以,我更强调创业公司要学会“将耐寒能力转化成为生存优势”。
泡沫与寒冬:创业和投资市场的完整逻辑
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创业和投资市场的完整逻辑,就是从泡沫到寒冬、再从寒冬到泡沫的反复轮回。泡沫是试验场,寒冬是过滤器。”
这当中要理清3个核心要素:
1)什么叫资本泡沫?
资本泡沫,就是大家普遍感到前景乐观、觉得有很多投资机会,生怕错过,使劲往里投钱。
比如你投了100家公司,其中有2家成了Uber、Airbnb,那就赢了,哪怕换来98具残骸。
此前,你不确定这100家公司中谁会是最终赢家,所以,每一家都不会错过。你不知道闪电何时打下,但闪电打下之时,你要在场。
于是,无数的风险资金投了无数的创业公司,哪怕注定浪费98%的钱,但宁可错投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担心放过的那一个,恰恰决定了整个投资的成败。
资本泡沫无疑是有好处的,仔细想想:
新的蓝海市场出现之前,你知道哪个方向能挖到金矿吗?你不知道。所以,有风险资金进来冒险,泡沫越大,探索的人越多,就能探索更多的商业可能。
资本泡沫,也是在培养、教育市场,比如外卖大战中,美团、百度外卖、饿了么就通过烧钱补贴,引导大家养成了网上订餐的习惯,网约车市场、移动支付市场也有补贴、引导用户的清晰痕迹。
一个蓝海市场的基础设施、大量熟练人手,比如百万外卖小哥、不计其数的共享单车,都要有人冒险烧钱才行。
资本泡沫,就是有人愿意花很多钱做各种试验,创造各种商业可能性,浪费自然不可避免,好处也不要漠视。
2)寒冬何时到来?
如果你投了10个公司,其中就有一个是腾讯或者阿里巴巴,这个游戏就能持续下去。
如果你投了100个公司,连一个ofo小黄车也没撞见,当初看起来像是机会的,最后都成了碎钞机,这个冒险还能进行下去吗?寒冬也就来了。
泡沫时期,你知道钱投下去会发生什么,就像掷骰子,你知道结果肯定是6个数字中的1个,比如统治中国电商市场的,不是阿里巴巴就是京东商城,统治美国社交网络的,不是Facebook就是Twitter。
可是寒冬时期,你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不确定一个市场(比如共享租车、P2P网贷)是否能长期存在下去,可能你投的100个公司都会死掉,你甚至没有机会掷骰子。
寒冬使你反思:当初我脑子咋想的,一些创业公司好像产品没啥进展、盈利模式也经不起验证、管理乱糟糟的,除了概念和想象力,也没啥硬通货,我怎么就如此慷慨,给了这些公司这么高的估值呢?
其实,创业公司只要跟资本相关,难免会有“虚拟”成分,可能一个公司、一个项目根本不值得投,你也知道。但这时愿意冒险的钱(风险资金)很多,你可以投了A轮以后,做一些包装和妆饰,使之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你心里想的,其实是如何在B轮退出……至于这个创业公司(项目)是否能成大器,并不重要,你更关心有没有高价接盘者。
如果“估值虚高”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真正“价值落地”的越来越少。比如今年你公司估值10亿美元以上,明年、后年总得经过检验,盈利能力根本撑不起自身这个高估值。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就会浇灭风险资金的冒险热情,寒冬的到来就不可避免。
眼下几乎就走到这一步。
3)资本寒冬的最大价值是“对伟大企业的过滤和识别”
资本寒冬的最大变化,不仅是钱少了,投资人的心态、想法也更加务实。
泡沫时期,你投一个公司或者项目,可能只关心它用户多不多、流量大不大,至于这个用户是怎么来的,流量是不是稳定,有多大开发价值,都可以从长计议。
寒冬时期,考虑问题就更加具体、更加挑剔,比如你毛利率怎样?获客成本是多少,需要客户交易多少次,才能覆盖这个成本?用户留存是否稳定,是否具有自然增长的潜力?团队是否具有凝聚力,核心员工的流失会产生多大负面影响?如何推进产品(服务)的创新和迭代,是否具备那些条件?……利润、成本、用户、团队、创新能力,都会被详细检验。
其实,资本寒冬的最大价值是“对伟大企业的过滤和识别”。
20世纪30年代,美国遭遇极其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资本寒冬,很多成熟公司纷纷倒闭,而福特汽车、惠普(HP)、迪士尼、IBM却逆势崛起,当时已经是亨利·福特第三次创业了,惠普、迪士尼则是在车库里诞生的。
2000年前后,阿里巴巴、腾讯、新浪和网易经历了早年的互联网泡沫,市值都远远高于原来的10倍甚至20倍。
2008年金融海啸,丝毫挡不住苹果、台积电的强势崛起。
所以,经过资本寒冬的考验和过滤,那些真正的伟大企业才显露真容。
寒冬期的创业逻辑
你我眼中的资本寒冬,其实都是“必然的回归正常”。你很难再遇见,那种凭着一个故事、几页商业计划书就得到一大笔风险投资的好事了。
曾经,很多创业公司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打出一张金玉其外的王牌,等征服投资人、拿到钱以后,时间将慢慢暴露其中的破绽。
现今,创业将逐渐回归初心,真正成为一场可持续的游戏。不再出现今天看到一个项目,明天就给一个条款,后天就要签字这类情况。每个案子做的时间会更长,聪明的钱,要有更长时间的尽职调查。
在我看来,寒冬期的创业逻辑主要有两个关键词——精英创业和坦诚务实。
1)精英创业
国内早期的互联网创业者,大多是草莽英雄。
比如,马化腾当年因为网络寻呼机的项目招标失败,不忍心50多万元做的系统就这么打水漂了,才坚持自己运营,一步一步才有了腾讯的今天。比如马云,第一次高考报的是北大,结果数学零分,落榜,第二年才勉强考到杭州师范学院。大学期间,他和七个同学一起去做兼职,结果七个同学都被录用了,就他一个被淘汰。临近毕业,马云和三个同学去面试当警察,结果只有他一个失败者……这些失意者后来构建了一个互联网江湖,其实,都是当初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
现今,互联网早已不是当初草根创业的天堂,创业门槛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寒冬时期,精英创业才更有机会。
美国的互联网神话是精英创造的,诸如比尔·盖茨、拉里·佩奇、马克·扎克伯格等等,他们一般都在常青藤大学学习过,家庭条件也都比较优越。放眼国内,精英创业的主力则是那些很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中高层,带着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出来创业。
他们不是靠一个想法、一项技术,就大胆行动。创业的根本是建立一个“精英组织”,组织与产品不同,做一个产品是暂时的,建立一个企业就要以人为本,吸纳什么样的人才、找什么样的合伙人、团队的组织架构是什么样的、怎样建立激励机制、决策过程是怎样的……所有这些问题,精英创业者因为有长期经验积累,可以妥当做好规划、安排,草根创业者短期内很难驾驭得了。
2)坦诚务实
泡沫与寒冬,不管怎么轮回,互联网创业始终绕不过一个现实——超低成功率。
互联网确实带来了很多机会,同时,也伴随着竞争环境的高度透明。过去,你开一个店,借助于信息不对称、不通畅,卖家总比买家精明。
现今,你一上网就会面临超越空间、超越时间的完全竞争,已经没有Number one(第一),只有Only one(唯一)。
你不能做到顶尖层次,几乎就没有活路,这种竞争环境,创业成功率高得起来吗?
即使你做到行业的头部位置,也要应对行业的跌宕起伏、周期涨落。通常每隔三到五年,就会有一次资本寒冬。
比如2008年视频网站寒冬,对应是2005-2007年间资本狂热追捧视频网站;2011年到2012年的电商寒冬,对应是2009年到2011年的电商热潮。而寒冬过后一般都会有一个收获期,行业出现了很多整合、并购,出现了一些行业巨头,耐寒能力、创新能力达到新高度。
面对资本寒冬,最重要是,做到坦诚务实。
大多数人没有资源和能力做到Only one,或者行业头部位置,就要直面现实。
创业未必就是一件严丝合缝、坚持到底的事,能做就做,不行就跑。
巅峰的时候要谨慎,低谷的时候要韧性。不论何时,都要尊重商业常识,比如努力黏住用户、手里握有现金、商业模式要离钱越来越近、凡事量力而行不能使成本失控……
小结
创业如同造船。船是由谁造出来的?你可能认为,是工程师设计、造船厂制造。我曾经听一个船舶专家说过,船舶的出现离不开人的创造,但人的想法是千奇百怪的,要不断在风浪中试错。船舶设计的形态、样式,都是被风浪筛选出来的。造船的技巧,就是将船舶的耐颠簸能力转化成为性能优势。
同样道理,好的创业公司也一定是被寒冬筛选出来的。创业的技巧,就是“将耐寒能力转化成为生存优势”。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