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新风口、新目标,五位大咖在 T
钛媒体注:在2017钛媒体T-EDGE年度国际盛典上,钛媒体潜在投资COO李非凡与北京文投集团总经理,寻找中国创客创始人戴自更、邓亚萍体育投资产业基金创始人邓亚萍、知名音乐人,海泉基金创始人胡海泉、创世伙伴资本主管合伙人周炜、紫牛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张泉灵针对“未来转变与预言”进行了对话交流,碰撞出很多精彩观点:
从跨界投资人到深耕投资人,胡海泉对于过去一年中的“投资热”的最大感受是,所谓热就是脑袋也比较热。所以,过去两年所投得所有项目和钱,今年和明年将进入复盘期,这个时候天使基金、VC基金都有一段阵痛的反省期。
前年、去年、今年都有一些所谓的风口,但是这些风口都是一、两个引领的风口项目所带动的,中国人喜欢扎堆,有一件事情热了,就一堆人上去做同样的事情,是这么一个逻辑。这个逻辑其实对创业来讲是错的,但是成为了投资人追逐投资项目的一种思维方法,他觉得这个也是比较遗憾的。
在周炜看来,中国投资机构以往总在追逐与美国相似的模式,但现在中国出现了很多独有模式,投资者开始发现很多产业是中国独有的机会,比如体育产业、物流产业等,这是今年一个比较清晰的改变。
对于体育圈里涌现的新物种,在邓亚萍看来,在体育里现在慢慢越来越多的新模式和新创业项目的涌现,更多是因为80后,因为这代人对体育热爱,他们自己投身于创业。所以,经常我们看到跟我们印象和想象当中传统的体育不太一样的新物种和项目,挺有意思的。
一个方面是体育和科技会高度融合,包括现在更多是结合我们在城市狭小的空间,又需要运动的,包括需要更多个性化的健身方面,涌现出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项目。
针对“风口轮”,张泉灵表示,风口由几个基本的要素构成:第一部分:在风口里面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刚需,否则不可能会形成一个风口。第二部分:有一个风口在刚需之后,他一大堆的鼓风机,再让风刮得更大一点。所以她觉得追风口很有可能会追死,但是有能力造风口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无论是资本还是创业者本身。
以下是对话的精彩内容,经钛媒体编辑:
2017年资本市场有哪些变化?
李非凡:我们来探讨一下,究竟2017年未来转变和预言有怎样的内容。首先跟大家讨论第一个问题,先问一下亚萍姐,您觉得过去一年中对于资本市场的变化,你有哪些感知呢?
邓亚萍:从体育产业来讲,感觉钱挺多的,而且特热。我觉得体育产业到今天实际上是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因为我们大家有了一点儿钱和闲,运动必然就重视起来的,而且大家要健康、品质的生活,我觉得体育产业可能被推到那个风口上了。
李非凡:戴总,在您的观察来看,过去一天当中有很多新的变化,今年创投圈最大的变化您个人认为是在哪儿呢?
戴自更:我个人觉得以前好像还有一些明确的方向,这段时间我感觉到方向越来越多了。当然目前可能风口是AI,或者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一些创业。但是我总体感觉讲,现在的创业是群雄并举的时候,重点不是特别明显,包括各个行业都有相关的优秀创业产品冒出来,创业企业、创业者都出来了,感觉机会越来越多了,但是真正要把它做好的,像前几年特别强的独角兽还没有。
李非凡:海泉,你现在慢慢从跨界投资人变成深耕的投资人了,过去一年当中,我们看到你在资本圈有很多的消息,这一年的观察您个人的感受最大的变化在哪里?
胡海泉:过去几年早期投资非常热,很多的后期资本都注入了。在这个阶段里面,很多投资就变得热了,所谓热就是脑袋也比较热。所以,过去两年所投得所有项目和钱,今年和明年将进入复盘期,这个时候天使基金、VC基金都有一段阵痛的反省期。
我们说互联网创业有几个阶段,前年、去年、今年都有一些所谓的风口,但是这些风口都是一、两个引领的风口项目所带动的,中国人喜欢扎堆,有一件事情热了,就一堆人上去做同样的事情,是这么一个逻辑。这个逻辑其实对创业来讲是错的,但是成为了投资人追逐投资项目的一种思维方法,我觉得这个也是比较遗憾的。
到了今年复盘期的时候,如果还能够存活下来的基金和机构,大家都应该找到自己投资真正的逻辑和理念,还有自己应该真正专注的投资领域。
李非凡:周总,同样的问题。
周炜:今年明显的一个感觉,本土新机构好像大家说没有主题。包括刚才世界冠军邓亚萍说的体育产业,其实这些产业在美国并不是一个目前最性感的产业,很少有风投去介入了,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中国独有的机会,中国有很多独有的机会。包括我投的瑞尔齿科,在美国也不是一个很性感的行业,但是在中国才刚刚开始,有很大的机会。
包括快递,这个在西方国家其实也是没有人在投的东西,但是在中国不管从顺丰还是京东的物流,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产品。
所以,这些东西就给了这个年份从我们过去总是在投一些美国流行的模式,到今天终于开始关注有些东西是跟中国人和中国现在的发展环境是时时相关的行业发展,我们终于开始看了。过去我们的眼睛都盯在一些跟西方比较相似的模式,纯粹的互联网用户上。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清晰的今年的改变,这跟消费升级都是有关的。
在这个基础上,投资行业的本土化转变是非常关键的,过去的飞来飞去跨境和投资,或者是完全国际化做决策的体制,这种情况下就有点儿行不通了。
竞争和压力肯定是并存的,和机会也是并存的。很简单,坐在这儿,大家可以看到,戴自更做了中国的《纽约时报》,这么成功以后,现在也来做投资了。亚萍和海泉都是明星(体育明星、演艺明星)自带流量,再加上现在这么热闹在做投资的BATJ,再加上徐小平刚才讲的TMD。这些投资部门也都非常活跃的情况下,在这种环境下,像我们这种传统的仅仅是所谓的专业投资,但是不自带流量的创业机构来说,对我们来说是压力蛮大的。
这个时候我们也需要在这个环境下,在大家都自带流量、资源的环境下,我们能够怎么样?因为我们离开了十年的KBCB的平台,独创一个新的品牌,在这个时候怎么能够投到更多的未来独角兽,这个我觉得是很挑战的一件事情。
李非凡:您说得没错,不光是项目端的竞争,现在我们在资本机构端也在一个很强烈的竞争过程中,包括专业化、本土化、国际化都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方向。对于创投圈去年的变化,我们看看泉灵在线上怎么说。
张泉灵:玩家数量、资本整个的体量、资本后面的结构、可投的方向,每一个角度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大家说迷茫,应该是有大的方向上、逻辑上的各种各样的变化。
我觉得最最根本的变化还是说当我们发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增量红利结束了之后该怎么办。但是我恰恰觉得只是说增量的红利减少了,但是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变成一个基础设施,特别是最近的AI,又可以给所有的行业赋能的时候,你会发现世界上多了很多赋能的选手。
有了这个赋能之后,是否会产生新的物种?是否是很多原来看起来是比较传统的行业会焕发生机?这个领域相反是比较有机会的。
紫牛成立两年以来,其实我们也在这个上面把它叫做跨界,其实我觉得是赋能者出现之后新物种的搜寻变成了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
最近我们在整个基金里面所有的同学们在做一件事情,我们内部叫做“从头算”。什么意思呢?其实引发是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很多投资人讨论我们错过了什么。后来发现一些老牌的基金说我们当年是怎么错过今日头条、小米的。错过今日头条的这些基金也会说起,原本我们看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是一些像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有过从业经历的合伙人去看了今日头条,发现今日头条在早期的时候用户体验并不符合他们的想象,所以就没有投。
如果我们今天用“从头算”的逻辑去讨论未来的趋势和风口的话,我们应该这么去理解这件事情。比如说如果你相信个性化的阅读对用户来说是他们的一个基本诉求,如果你相信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来做个性化的分发,那么你就有可能相信,即便不是今日头条,也会是明日头条,总会有一个用技术来做分发的阅读平台会出现,它的形态总有一天会占据用户很多的时间。
所以,要用“从头算”的方法可能能推倒很多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演进。比如说你更多相信人工智能会在未来几年当中下沉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到底跟哪些行业的结合会诞生新物种?哪些行业是足够大的市场?哪些行业本身你可能缺乏一部分有经验的选手、服务?而人工智能恰恰能替代用经验、数据可驱动的服务。
所以,我们用“从头算”的方法找到未来即便我们可能本能或者是体验还达不到标准,但是趋势告诉你说,光明一定在那里的地方。
何为“新物种”?
李非凡:我们一直在讨论究竟什么是新物种?每个人看得方向可能都不太一样。亚萍姐在体育产业中对新物种可能是有自己的一个感想,在您眼里,新物种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邓亚萍:在体育里现在慢慢越来越多的新模式和新创业项目的涌现,事实上来讲,我觉得尤其是在2014年的46号文件发布了以后,大量的创业者开始涌入了,资本当然也非常追捧。同时更多是因为80后,因为这代人对体育热爱,他们自己投身于创业。所以,经常我们看到跟我们印象和想象当中传统的体育不太一样的新物种和项目,挺有意思的。
一个方面是体育和科技会高度融合,包括现在更多是结合我们在城市狭小的空间,又需要运动的,包括需要更多个性化的健身方面,涌现出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项目。
李非凡:戴总,刚刚我们也看到了这个风口和新物种。那对于新物种,在您看到的文创领域,您刚刚提到很多节目、应用方向,究竟对于现在受众来说,对于投资角度来说,新物种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戴自更:第一块:我最近看了很多付费阅读和观赏(包括看电影、文学等),我认为一些内容原创的资源、IP的头部资源值得关注。第二块: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消费升级(包括衣、食、住、行等)。
这两块我觉得未来从我自己判断,可能会比较多关注。
李非凡:说到内容,海泉参加过很多的节目,我们也看到很多很好看的节目和真人秀包括一些环节,海泉应该很清楚,现在从文创领域、投资或节目的执行,究竟哪些新的玩法、玩的模式,能够吸引到最年轻的受众、最新的受众。在你眼里,觉得在这个领域的新物种,你的定义是什么?
胡海泉:年轻的群体是视觉一代,所以要想打动他们就要会用一些鲜活的视觉。他们习惯了碎片化的分享,是通过社交去获取信息。所以传统媒体的界面变得相对弱了,那么新媒体界面更重要。但我们说新媒体的平台现在很重要,到了未来(5G时代)创造内容的人,可以在所谓的全平台或者任意去发布自己的作品。
创造好的内容的人,会聚集更多的人群和流量,那个时候平台没有那么重要。当然现在传统媒体,还是很重要的阵地,但是传统媒体的运营方式和营业模式是相对比较传统的广告模式。但凡是传统广告模式的媒体,都将是继续弱化的。
所以新的物种在我看来,不一定只是创造IP内容的人,是通过新的方式组织构架和传递那些内容IP的这些重构者。比如说像今日头条其实就是这样的,所以新物种在我看来,在文创领域,创造内容的人这个世界上、历史上从古到今都有。
我就在想,比如说我们24、25号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做演唱会,那么演唱会现场只能有1万人,如果能够在同时间点,用更高科技的技术让全球各地的人,能够体验声画同质的消费,那其实技术达到的时候,那场演唱会不仅仅是所谓的在线上百万人直播那么简单了,他对交互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未来我觉得文创领域的新物种,一个是基于重构商业模式,一个是通过高科技的应用。
李非凡:你刚才说了非常好玩的一个例子,你的演唱会。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所谓新物种,更多是以技术导向为驱动的这么一个模式。那以你的演唱会为例的话,你们打算怎么来利用新物种的技术模式,提升你们演唱会在年轻一代心目中的形象呢?
胡海泉:从营销层面来讲,我们把各种有流量的APP都成为我们的媒体,通过他的工具化去共同策划定制营销活动。把他们流量里面的那些,有可能是羽泉的粉丝,通过互动活动来吸出来。通过现场的时候,我们做过非常多的直播的体验,在过往的七八年的演唱会,我们一直在跟随技术的改变去做创新体验。
我们上过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那时候刚有弹幕的时候,我们就在演唱会现场做弹幕,后来发现互联网语言跟现场的互动是不一样的。
我们为了手机端的直播,所以改造了整个视讯的拍摄效果。因为过去都是大屏幕的拍摄直播,后来为了手机端去收看,改变了这种拍摄的手法。
李非凡:精准的用户营销,包括技术端的分发的一个创新。周总,关于新物种。
周炜:我们的新基金名字就叫创世伙伴,所以我们一定希望投的东西是非常创新的。其实每一个新物种,你在他投的时候,你回头看他,现在耳熟能详的很多东西,他都有很多的创造。我们投资有两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平台。
关键词二:技术。
我们希望这两点都要具备。那最早在这个内容领域,当年PC时代的中文在线,我们是早期投资人。那当时它就很新,包括中文在线,后来的一起的起点中文诸如此类的,他们其实创造了新物种。
我觉得新物种就是在传统这个技术没出现之前,这个模式不可能出现的,他才叫新物种。那当年PC时代刚开始的时候,在PC上面阅读的时候,其实读者看了今天的章节以后会有很多的想法——我觉得这个好不好?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其实这些写书的人他会受到影响,然后影响到整个这本书的结局,这个在国外是没有出现过的。这是中国原创的。这个模式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这是我们原创的、中国原创的。
后来,包括喜马拉雅和一下科技的小咖秀我们也是重要投资人。他们是结合了无线互联网的整个准备好的一个平台,无线互联网的特征,是随时随地,任何人都有摄像头、音频,那他去实现了这种平台的创新。如果放在PC时代,他这两种模式不会这么热(也存在,但是不会这么热)。
所以到今天到底什么东西是我们要看的新物种?我觉得有几种:
第一种:平台还是有机会的。那些垂直的平台,针对特定人群的,那加上刚才戴总讲过的,付费的比例上升。我们喜马拉雅在12月3、4号两天收入1.9亿人民币。所以可以看到这个付费一旦形式以后,一种新的玩法就出现了。
第二种:最近我们在看一种另外的表达模式。就是在技术没有发展进一步到今天这个状态下,这种模式不可能出现。而这种表现模式,我们最近看到一个项目很兴奋(正在谈判中,所以我们不能说名字)。他可以用技术手段,进行复杂的,包括AI的音频处理,能够让不同的人,就算你表达的唱歌什么节奏,(海泉对这块儿太熟了)。那你可能拍子不准的几个人一起,远距离地合成一个非常好的“和声音乐”。
在这个技术实现和无线互联网各种实现之前,它是不可能的。那西方的孩子生活中,有一个必经的阶段,就在地下室里搞乐队。那今天我觉得我们这个产品,可以让中国的孩子一样实现,你不用出门,你就可以跟你的朋友和远处的朋友,一起来搞一个乐队,来表现出来链接中国特色,通过这个平台。
我觉得非常让我兴奋的一种新东西,都是因为技术和其他一些的进步,带来了一种新的技术。
如何看待“风口论”?
李非凡:所谓风口其实就是在梳理新物种的过程当中,总结出赛道的一个规律。那么来看,泉灵对于风口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张泉灵:我觉得风口由几个基本的要素构成:
第一部分:在风口里面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刚需,否则不可能会形成一个风口。
第二部分:有一个风口在刚需之后,他一大堆的鼓风机,再让风刮得更大一点。
所以我觉得追风口很有可能会追死,但是有能力造风口的人,我觉得是值得尊敬的,无论是资本还是创业者本身。
那对于紫牛,我觉得我们还不到能够造风口的能力。那我觉得,我还是用我们刚才说到从头算的办法,去相信一些,我们可以推理出来我们相信的事情。
李非凡:你刚才提到了风口,我们知道在今年一年当中有很多所谓的风口被证伪了,未来可能会有一些新的风口,我想听听对这个话题您有什么样自己的看法吗?
胡海泉:没有人会预知明天发生的事情,但今天我来做一些预判。比如很多人说VIP KID已经很贵了(当然也是因为贵,我才没有机会投),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它成长所带来的赋能力量,大规模地发掘新生的服务者和供给者。我觉得这是一个企业成长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一种还能继续向前、向上的动能,这个势能是来自于它发现了一个甜蜜点,这个市场上的甜蜜点不是所有人发现了就能做到,而是一个企业能够深耕、专注、勤奋、勤恳地做这件事情才能成的。
所以,我很难讲现在我们看到了几个最热的项目是不是伪风口。
2017年,什么东西的投资回报率最高?
李非凡:2017年已经到了年尾。这一年,我们都经历过很多的东西,经历过很多的想法、变化和总够。那么戴总,我想问一下,对于2017年,您觉得什么东西的投资回报率最高?
戴自更:2017年我投的回报率高的,都不是特别风口的人。
我们投了一个云天励飞、秒拍,摩拜也跟了一点。哪一个回报率最高,从估值上来讲我真的不好去判断它。因为没有套现,现在也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但是我相信这些项目都还是不错的。但是我觉得2017年对我个人来讲的话,可能是进入了一个很大的人生变化,从原来办媒体,现在可以踏踏实实地。当时原来做投资我是副业。
作为个人来讲,我觉得变化是,我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去做投资了,未来也可能投一个更好的媒体出来,未来如果有兴趣的话,我们也可以谈一谈。
李非凡:周总,2017年您觉得什么东西回报率高?
周炜:我刚才就回答了,比特币。
我觉得我们是一个早期投资机构,我们过去投的项目70%多都是A轮,所以坚持投早期就有一个痛苦,你可能在二三年内,你都很难说会是什么样。前两年我们也是受尽了置疑,因为我们投得很早,这些项目成长前期他都经历一些波折。
但到后来,你看我们现在已经有三家20亿美金以上的公司,那投得最贵的就是秒拍(我们说数字的反正肯定比较低了)。那已经有三家20亿美金以上的公司,有两家在5亿美金以上,还有好几家在3亿美金左右。所以,作为早期投资人,我们只能说,我们选中以后培育,等到时候再说。
至于眼前,我觉得今年你看中国的现状就是这样,其实晚期投资给的钱,造成在很多中后期的项目,反而当年的收益非常地好。就像您刚才提到,摩拜还有像今年其他一些非常热的,包括人工智能的几个项目,他们其实在去年的估值就已经很高了,但今年资本的热情让他们的估值,可以顶到一个过去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融到的金额是过去我们无法想象的金额。
我现在经常在跟我投的项目,包括一下科技,他们是拿到新京报戴总的钱。那他们的融资金额已经是我过去管的基金的总额了(就是一笔)。所以从这个情况来看的话,我觉得目前的趋势是,优秀的领军企业会获得巨大资本的支持,他们的倍数还会继续往上翻,这是我们能看见的。那我们专心做早期,希望能培养出来,将来让大家去追的这些项目。
李非凡:亚萍姐在过去的2017年当中的话,你对自我的投资在转型到投资圈以后,对自我的投资有哪点,你觉得你是收获最大的?
邓亚萍:我觉得我自己学习了很多,确实越学习越看了,包括越跟资深这些投资人,在接触越多的时候,我感觉敬畏心就更加地油然而生,我觉得这个投资是非常多的经验,是非常多的学问,包括很考自己的眼力,有的时候我觉得很看投资人一个综合评判水平。
但整体来讲,从今年来看体育产业的投资的热情稍稍下降了一些,投资的额度也稍稍低了一点,但仍然还是感觉蛮贵的。而且整体来讲,整个体育产业的项目还是偏小,也比较偏散。相对来讲更多有点像作坊,还有一些这样的形态。所以我觉得,作为我们整个体育产业来讲,还一个非常初创的一个过程。
李非凡:今天有一个新闻让我们圈内人非常非常感慨。基金考试中,我们发现学霸海泉脱颖而出。可以讲,你在转型投资之后在自我投资上,可能有很多的建树,包括对于相关的人的交流、圈子的一些知晓和一些自我能力的提升。在自我的2017年投资上,你个人觉得印象最深、最值得跟大家分享是什么呢?
胡海泉:因为我同期还在做其他的工作,所以投资方面是碎片化的学习、碎片化的工作。
这一切核心的动力还是来自于,一颗好奇心。这个好奇心是一种热爱,我想即使我100%全职做投资行业,我也需要有这份好奇心以外,尤其是做早期投资。
培养自己、培训自己,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今年比较特别的是,我去参加了湖畔大学的学习,我发现在课堂上我们谈失败也谈得比较多,然后同窗之间彼此案例的分析,每个人无私地把自己的成功学和失败学贡献出来的交流,是很有价值的。大家来自不同行业,而且很多行业在这个周期里面,都有发展的共性,所以也是获益良多。
李非凡:那么在整个海泉基金的机构布局方面,2017年你觉得收益最大的可能会涌现在哪个方向呢?
胡海泉:受益最大的是,我们看清了自己最擅长的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在过往我们通过自己的内容营销的这种经验,孵出了很多成长型的企业,所以今年我们更聚焦在消费领域的科技创新。比如说,我们跟小米生态链共同发掘好的企业、助推好的企业。
在这个领域,我们希望自己做的未来会更多,包括跟泉灵我们也在商讨,如果能够把中国制造这个领域,通过我们的这样的娱乐营销、内容营销、品牌打造的助推,我觉得更好。因为这是在华东和华南有非常棒的,很多的企业亟待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第二个方向:其实就是回归到文娱领域的投资。所以今年我们从年初才开始发起了一只新的,叫巨匠文创产业基金,这我也觉得是自己最本份应该做的事情,因为文化投资在我个人看来是更有社会价值的。
李非凡:那我们来看一下,泉灵对于新物种的一个评价和未来的方向预判是什么呢?
张泉灵:举一个我最近常举的例子,我不是它的投资人,但是我很喜欢这个产品。即便在最传统的行业里面,比如说白酒,这是一个足够足够传统的行业,足够充分的竞争,足够有长时间历史的这样的一个产品,白酒也可以诞生江小白这样的新物种。其实我不太愿意把江小白作为简单营销的胜利,也不太愿意把江小白仅仅当做是一个新品牌。
我认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新的物种,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在我的眼里面,它是一个新的产品。为什么来讨论说,它是一个完全新的产品?因为它适应新的消费者,每一代的消费者有自己的特征。我们常说,你看90后他更加地个性化,那么这个个性化在底层的需求上,他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觉得,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更加尊重自己的个性,也尊重别人的习惯,他更少地去迁就别人,也不愿意别人非得来迁就自己。
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如果你在聚会的时候,你需要去喝酒的话,你可能第一个反应是统计一下,说我们现场10个人有多少人喝白酒,你数到说有5个人喝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掉一瓶。所以你就决定说,那我们就可以喝白酒。
但是对于90后的年轻人来说,他可能不需要凑够5个人,如果只有2个人或者只有1个人,我也不愿意迁就你,就改成喝啤酒了。我可以喝一个2两装的白酒,所以这是小瓶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消费心理的基础。
那么消费者还在讨论说我的包装怎么更加好看?怎么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江小白已经把包装本身做成了一个媒体。那为什么把包装做成媒体呢?
我觉得本质是你这个品牌传播的这个渠道,由原来的大众媒体(电视、报纸)开始变成了社交媒体,而社交媒体本身又提供这样的小程序,可以让你的表达成为最终的商品包装的一部分。
所以消费者在这个产品上,他的身份是有多重的,他是一个参与者,他提供包装上的媒体内容,他本身是一个宣传的节点,他又是消费者本身。所以我觉得这个产品,其实是利用了社交媒体作为他的品牌营销渠道的,然后又适应了新消费者的一个新的物种。即便是在最最传统的领域里面。
那我们未来讨论说,你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包括AI,都下沉为基础设施的时候,你到底在多少领域会诞生这样的新物种?其实我是充满期待的。
2018年的小目标
李非凡:回望2018年,今年明显有一个在商业圈的关键词就叫小目标。那么我们过了2017年,2018年大家各自都要回望一下,究竟2018年我们要实现怎样的小目标呢?亚萍姐,您的小目标是什么呢?
邓亚萍:当然希望投出更多更好的项目。同时不管再忙再累,我觉得投资人真的是一个体力活,所以还需要保持很好的体能,然后加紧训练,我也希望咱们所有的人都身体棒棒的。
李非凡:戴总2018年的小目标。
戴自更:2018年从文投的角度讲的话,因为我们每年都有拍电影的指标,可能有拍几部有影响力的电影,现在做一个广告,今天公演的《芳华》也是我们的主要投资方之一,前不久的《英伦对决》也是我们主投的。
还有从我的角度上讲,刚才讲到的还希望在内容付费方面,我们想做点儿事情。因为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是北京文投文化中心的主要抓手之一。所以说我们有义务在文创产业的引领方面可能要做一些贡献,包括功能区建设、文化+(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等)等等。
当然你说一个小目标的话,至少要完成我们今年应该差不多20多个亿的盈利目标吧,这个先把它完成吧。
李非凡:上家已经出了20亿了,海泉下家多少亿呢?
胡海泉:只能不提钱的事儿了。我自己因为个人的原因,明年羽泉是20周年,我们会做巡回的演唱会,这是我演艺工作上很重要的一个事情(会去一二十个城市),我特别希望我们文创基金在明年也能够发掘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无论是词曲作家、歌手、导演还是编剧、插画师都可以。
在我们基金里面来讲,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发掘有工匠精神的创新企业。他们沉淀着自己的设计和生产技术,但是他们亟待着能够了解95后的市场,能够走到更多的地方去。我们希望明年自己的基金也能够像我们的巡演一样,在各个不同的城市发掘这些有匠人精神的,值得助推的企业。
李非凡:羽泉作为一个内容生产者,提供了很多独家的IP、很好的内容。在不同的20年的时段,以不同的方式、不同时代的方式在分发、传播。在今天来看,你觉得羽泉20年,从商业角度来理解,在收益上和品牌价值上,什么地方是你觉得最成功的。
胡海泉:蒙蒙胧胧地打造了一种属于羽泉两个字的价值观,它是一种形容词,比较积极、乐观的态度、比较友好、温暖的朋友的形象。我觉得还有就是羽泉能够走下20年,不仅仅靠音乐上的专业,更重要的是靠与时俱进的改变和创新。
需要深度地学习和理解90后生态,快速地学习互联网科技创新,仔细地思考这些创新哪些能够为我们所用。
李非凡:在现在站在我们2017年的年尾,2018年来看,你觉得最大的改变和创新,在这几年发生在什么地方。
周炜:我觉得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作为创世伙伴,作为今年刚刚成立的新品牌,今年很多新锐基金奖项都拿到了,包括戴总他们中国创客的新锐机构拿到了,非常感谢。
2018年的目标是,明年大家更多地一提起来是创世伙伴我们这个基金品牌,而不是我这个个人的名字,这是我做这个新基金的目标,就是希望创建出一个新的品牌来。
第二个小目标是个人身上的,我希望自己进化到下一个阶段。什么叫下一个阶段呢?刚才也在跟海泉聊,刚才因为张泉灵也提到,请一个相对传统行业的人,来对一个要被你革命的东西做评估,刚才讲到新浪传统媒体去评估头条,那他肯定觉得不行。
我现在做了10年的VC,我希望这个目标进化就是说,能够让我把过去的东西清洗干净从头再来。具体的做法就是现在拼命地看日本动画片,希望自己能够进化成90后。我一直在开这个玩笑,有一个周末堵在家里,把《攻壳机动队》的那么多部全看完了。
第二天到办公室跟我们20几岁的同事说我也觉得看懂了,挺好看的,我觉得没有代沟。他们说这个都太好了,这是叔叔们看的,我们看的是《银魂》,所以最近我在攻《银魂》,我希望能够在明年实现跟95后(甚至于00后)沟通都没有障碍,因为未来的投资一定是主要为他们服务的。
李非凡:同时展望着2018年的预判未来。戴总刚刚说到95后、00后,咱们就追一个问题,95后和00后的话,在2018年,各位认为哪几个,您看的赛道和领域,有可能在95后、00后市场中,有所爆发?
戴自更:我觉得可能是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方式跟我们这代人完全不一样,他们更加个性化,追求什么东西很大胆,也有钱去支撑他们的追求。
胡海泉:其实并不是代表着让他们一定要接受羽泉,我们发掘的新生的创作力量,舞台上精神和表现力是符合他们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真正文创领域投资的是电音和嘻哈、街舞和街头运动,这所有领域里面是他们能够接受的,我们通过打造这样的IP内容进入他们的生活,引领他们的消费。
周炜:前几天在车上跟我们同事20出头的在聊天,后座的同事忽然说,您这还是像大叔和萝莉在对话,所以我觉得可能还没做到,我还再继续努力中。但是从这个角度中我接一下刚才戴总的话,很重要的就是现在这些年轻人,他们的一大特征,可能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个性化,他不愿意被归类,不愿意跟别人一样。
其实这个跟我们的投资逻辑里面现在碰到的技术平台是正好在同一个阶段,AI能干什么,它就是能够进行海量的大数据运算,能学习,能根据每个人的特征来给你提供相应不同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
所以,我觉得这个时代其实对他们来说,和这个是能够符合的,我们能够做出一些很好的东西来,就算我不是真正完全的90后、95后,我们的产品也应该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
李非凡:95后和00后的体育人,他们和你们前辈的体育人有什么最大的区别。邓亚萍精神是不是还能在他们身上看到。
邓亚萍:我觉得他们非常时尚,而且很敢表达自己,很阳光、很有个性,其实我很喜欢他们,而且我也很喜欢他们的粉丝。现在经常看到他们的粉丝为他们买单,为他们能够加油呐喊,不一定是懂球,不一定他们真的懂这个体育的规则、比赛的规则,他就喜欢这个人,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跟我们那时候完全不一样。
李非凡:如果当年邓亚萍时代有现在的这个传播和变现效果的话,您这个IP得富成什么样。
我们刚刚在聊天,从2017年的想法到2018年的展望,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小目标。其实像邓亚萍姐有可能成为羽毛球界的新奥运冠军,我们戴总20亿的小目标已经板上钉钉地摁在了咱们这个现场了。
羽泉20年对于大多数的音乐人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槛,是一个黄金年华。在新的时代,我们可以焕发出更多的商业、品牌的光芒。周总继续着他的深度学习日本漫画的进程,希望打进95、00后的创业市场和投资市场。
每个人都希望在2018年有新的想法,我们都展望一个新的消费市场和新的商业模式,都是为了看到更远的未来,在更远的未来,为大家去创造一个更好的商业价值的图景。
我也非常感谢以上四位嘉宾和我一同参与到这个环节当中,希望大家在2018年事事顺利,感谢大家。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