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书拆分,罗辑思维可以“产品化”吗?
我们都知道,在数字阅读时代,书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够高效的信息获取途径。就像人们都知道贝壳之中藏着珍珠,然而打开贝壳需要花费的精力却让人们望而却步。
罗辑思维也是正是凭借着替人读书迅速俘获了500多万知识青年,各种各种采撷书中的精华提炼成文的阅读公号也大受欢迎。
然而替人读书毕竟是一件耗费人力、脑力的体力活,没办法像批量扫描书籍一样规模化、产品化。比如,罗辑思维已经做了3年,但是仍然只有一个罗振宇,并没有培养出100个甚至10个小罗。这就是为什么罗辑思维团队刚刚推出了一款把书读薄的产品:得到(详见钛媒体文章《评罗辑思维新产品“得到”:拥抱碎片化阅读即趋势》)。
早在3个月前,我就在朋友圈里看到了罗辑思维发出的高薪招募帖熟书评人的帖子。他们愿意出一篇1万的价格来雇人把一本20万字的书读成2万字,他们要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评,而是一本书的精简版。在得到上我们就看到了他们的最终成品,就是所谓的干货版。
以《增长黑客》为例,原书39.6万字,得到声称“提炼出2.3万字的干货,让你23分钟读透增长黑客,为你节省6.2小时的阅读时间”,定价为2.99元。据我从出版社得到的消息,这里的干货版并非是由书评人所写,而是罗辑思维重金邀请每本书的编辑特制的版本,这种思路有点像是罗辑思维商城里的定制版图书。这样一来,版权问题也可以随之迎刃而解(只是不知道出版社心里怎么想。)
对于罗辑思维来说,推出这样把书读薄的产品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就相当于把罗振宇的拆书能力产品化。即使在背后有团队支撑,老罗的内容生产能力仍然有限,总不可能把每周一期的节目变成每天一期吧。更何况,在纸书电商的销售方面,罗辑思维商城已经实现了几个亿的码洋,隐隐有挑战传统图书电商的势头。而在电子书方面,独家干货版将成为罗辑思维的秘密武器。
然而,干货版图书真的能够批量地生产出100个小罗吗?它们能像罗辑思维一样让几百万粉丝如痴如醉吗?对此我并不乐观。事实上,罗辑思维并非是简单的拆书节目,而是把书里的知识提炼升华,并结合年轻人的困惑、社会热点重新加工。如果只是单纯的提取书的知识框架,精华案例,然后打造出所谓的干货版,不仅毫无阅读快感,让人难以下咽,更别提让人如痴如醉了。
人们需要的其实并不是干货,而是结合了当下现实,包含了作者的个人经验与情绪立场的湿货。就像罗振宇一再强调的产品的人格化一样,知识也只有人格化之后才会有魅力。所以罗振宇才成了罗辑思维的金字招牌,他的一篇导读就能够帮助卖出几万册书。而所谓的干货版,我们甚至连拆书的人是谁都不知道。把一本活灵活现的书拆成一具只剩骨架筋脉的干尸,就像是在太空舱里食之无味的压缩食品,没有人会愿意整天吃。
罗辑思维无法产品化,归根结底是因为罗振宇这个人独一无二。
当然除了罗振宇之外,还有很多人在盘算着如何替人读书,替人节省阅读时间。比如拆书帮,这里的“拆书”是“拆书人”通过将一本书里的某个片段拆出来进行引申,并贯彻到自己今后的思考和行动中。比如他们出了两本书,《像乔布斯一样思考》、《像乔布斯一样谈判》,就是引用《乔布斯传》的事迹然后加上自己的解读,上升为某种思考方式或方法论。
拆书分3个步骤——阅读片段、引导促进、拆为己用。然而如何阅读一本书见仁见智,从一本书中得到什么样的体会启发也见仁见智,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拆书方法,拆书帮提供的也只是一种读书方式而已,对于稍微有思考能力的人来说,为何不直接去阅读《乔布斯传》呢?一帮Nobody真的认为只有自己得到了乔布斯的真谛吗?
所有妄图替人读书的人迟早都会面临以上两个诘问。就像一些听着罗辑思维启蒙的年轻人一样,随着眼界不断开阔,他们有了越来越强的打破罗振宇这道天花板的冲动。
然而,拆书党层出不穷的出现,映射出的不仅仅是当下人们的浮躁心态,也反映出了人们对于信息密度的胃口越来越重,对于深度但不啰嗦的知识的渴求,长文章的复兴或许就是一个例证。出版行业能不能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那就是重新思考内容的形态。
每当我在豆瓣上浏览《长尾理论》等经管类图书时,总能看到这样的吐槽:明明用一篇文章就可以说清楚的东西为什么要写成一本书?实际上,《长尾理论》、《免费》最早都是连线杂志的一篇文章,之所以后来扩展成一本书,是因为只有书的体量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一本书才能把一个概念,一种理论推广开来。
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书籍在文化中的影响力正在逐步下降,由于它的封闭,沉重,在社交网上的传播范围和速度甚至比不上一篇10万+的文章。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把一篇文章就能够说清楚的东西硬生生地拉扯成一本书?过去那些只有做到200页以上才能够拿出来贩卖的书,现在为什么不直接做成长文呢?经管类图书在整个图书市场份额的不断下降,已经说明了人们正在厌倦这种注水的写书方式。
这两年来知乎“盐系列”,中信“中国故事”等纯生电子书的大受欢迎已经指明了这样一个趋势。
与其拆解一本写好的书,不如就让作者按照现代人的阅读趋势和阅读习惯来去写一本书,而不是继续延续纸书时代的内容生产方式。(文章首发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