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也要“资本化”,谁是他们天价片酬的背后推手?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明星也要“资本化”,谁是他们天价片酬的背后推手?

电视剧《如懿传》宣传剧照,图片来自官方微博

 8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天价片酬”专题新闻,就国内演员高片酬的事情做了报道和点名周迅霍建华拍《如懿传》拿走1.5亿元片酬。同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示了一则通报,表示将出手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等问题。

随着今年暑期档的惨淡收市,整个影视行业的背后的市场乱象似乎更加明显。而明星是整个行业中比较受到瞩目的部分,因此明星“天价片酬”的问题也被推众目睽睽之下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但其实明星高片酬并非影视市场混乱的因,而是果。

网传的一份天价片酬单上,动辄上亿的报价足以让制作方望而却步,因演员的片酬居高不下导致制片方只能在其他制作经费上勒紧裤带,导致广电也出手“调控”明星片酬。

明星也要“资本化”,谁是他们天价片酬的背后推手?

广电总局频频出手,影视行业“紧箍咒”缩紧

早在今年7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网上公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后就一直动作频频。

中国文娱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随着发展广电总局的政策也一直步步跟随,“限娱令”、近期的“限韩令”等,每一个政策都对整个行业产生不小的影响。“限韩令”还未明确实行,一批中韩合作项目就被无限期暂停,大批项目流产。

《爸爸去哪儿》系列曾是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也是内地真人秀节目引进版权的开山之作,带火了童星真人秀。而今年3月初,广电总局下文明确了几点原则,即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数量,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子女;亲子节目撤出晚间档等。此举可谓是对所有卫视即有的真人秀节目都有强大影响。

8月26日通报限制“明星天价报酬”引发讨论后,近日,广电总局又发布一则通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通知称坚决防止追捧明星网络红人,炒作情感纠纷。

影视行业里一直以来影视作品投上悬挂的广电总局的大剪刀就饱受争议。而这一段时间以来,广电总局动作频频,政策步步缩紧,甚至细化到限制明星片酬、私人情感等部分,不得不让让整个影视行业感到窒息。

对于“天价片酬”等问题,李连杰等一线明星认为片酬高,是市场自身调节的结果。甄子丹回答的比较直接“市场在增加,明星整体的薪水也应该提升,不然,这个市场就很不公道。”

李连杰也有相似看法“电影工业的结构变化很多点要调整的,不能光盯着一个环节去探讨,那对整个行业没太大帮助,电影卖几十亿演员拿几亿很正常的,你拿500块要吃鱼翅鲍鱼加红酒?就别吃了吧。问题一定有办法解决,最主要不要埋怨别人,一个点上的争吵没意义,就像小孩斗嘴。”

市场有市场的规律,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适当的进行调控或有必要,但是如果调控之手太过紧缩,势必会影响市场的发展。

目前中国影视市场在产业化快速进程中产生种种乱象,适当的调控和监管或有必要,但是市场的总归要靠市场自身的发展和转变。

中国影视高速产业化进程中的市场乱象

从2001年《英雄》开启的“中国式大片”时代,把沉闷已久的票房重新带动起来,中国电影的市场化程度普遍提高,然而到今天我们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一套好莱坞那样的产业模式。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的亮眼成绩使得大量资本涌入电影市场,来自金融、房地产、电商等外部热钱纷纷涌入。今年6月上海电影节上,有几十家新影业公司成立,宣布新片片单数量多达200部以上。

在产业模式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大量热钱的涌入势必打乱市场规则,造成市场乱象,明星高价片酬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投资方一味追逐利润,一线明星成为票房保障;片子多了,但质量却不断下降,“叫座不叫好”也在逐渐演变成“既不叫座也不叫好”;非专业的热钱跟风投资,什么赚钱就拍什么,导致题材扎堆,观众审美疲劳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小。

虽然暑期档的表现过于平稳,今年影视资本市场依旧火热,艺人和导演们也越来越有商业头脑,都希望能够借助资本市场把自己的价值放大并提前兑现。

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近期撰文指出:

明星和导演成立公司或者入股影视公司,把个人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远超过正常经纪公司分成比例)转变为公司的收入。这部分额外的收入几乎可以直接转化为利润,利润在资本市场上又立即被市盈率倍数放大,然后卖给A股公司或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艺人卖掉自己的全部或部分股份,获取到了巨额收益。

“对影视公司来说,本来的成本不仅不再是成本,而是变成了收入,这一进一出,亏的转为盈利,盈利的变成赚疯。对这些大牌艺人或者导演来说,付出了一两年的劳动拿回了六到十年的钱,虽然后面还会有一些绑定的义务,但那些都是未来,眼前的利益先装进兜再说。玩儿得更生猛的,甚至可以如法炮制同时和不止一家公司合作,也从不止一个地方拿到市盈率的倍数。”

明星资本化过程中的不规范也是明星天价片酬的背后推手。

当明星的片酬占到一部作品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时候,这部作品的其他部分,包括最重要的导演、编剧部分所占的预算被压缩到很小,内容、后期一部影片质量的决定性部分被严重忽略,而最可怕的是,这样一部明显赚“快钱”的作品还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明星“天价片酬”背后的隐忧

市场的推动和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演员价格的快速上涨,本来是正常的行业规律,如果一方面价格上涨了,另一方面却没有公平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价格乱象就会出现。

目前影视市场缺乏一个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相关的法律也还不够完善。演员价格都是由经纪人或者公司随便报,娱乐圈演员的圈内等级分得很清楚,一线、二线或是小花旦等,同等级别的演员之间会互相参考价格,一旦有一个演员拍电影的价码从800万元涨到1000万元,则同等级别的演员也会同样水涨船高。

投资方若是想要获得一个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或者当红偶像,则要花添加邀请其演出。若是投资方的资金有限,在演员身上花了大部分,那么势必在其他部分压缩成本,最终只能草率完事,这样出来的作品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这部作品有货的不错的收益,那么势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市场竞争一片红海整体氛围比较浮躁的时候,大部分投资方在想确保收益的情况下势必会选择已经被市场检验过的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员或偶像,而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一线明星资源稀缺的对比,也是明星片酬过高的缘由之一。

一线明星资源的稀缺和成本过高,也会让一些上游内容制作公司选择别的出路,大胆启用新人是大部分人的共同选择。

政策上的限制导致市场集中在一些比较容易通过检查的题材,从去年开始“青春片+高颜值小鲜肉”像是票房灵药一般受到追捧,一些粉丝盲目追星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使一些影片成了“粉丝经济”下的产物。

而今年的暑期档,一些青春片不再是“圈钱大户”,可看出观众的选择合口味也在变化,《封神传奇》明星阵容庞大,口碑却一路扑街,其惨淡收场也是“中国式大片”高歌猛进浮躁虚华的警钟。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不再一味追求一线明星的影视作品,对市场的良性发展却有一定作用。

产业上游的浮躁氛围也影响了产业链下游,门槛最低的发行行业也涌入了大量热钱,对保底发行的滥用也导致了今年暑期档的溃败。

在保底发行的规则下,发行方评估一部影片的价值时对于明星这一指标的依赖程度,显然大于剧本质量或是前后期的制作班底,在一个失衡的天秤上,明星的筹码再次被放大,发行方只有看到大明星,才敢投入更多的营销费用与发行资源。然而今年暑期档一些大制作、大明星的作品遭遇失败也证明了这一指标的不可靠性。

明星片酬过高现象背后还隐藏很多整个行业隐忧,显然限制明星片酬不能只从表面入手。但在调控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市场规律,把握住“度”是比较关键的。

【钛媒体作者介绍:娱乐独角兽,文|陈杨 编辑|邹玲】

更多一手资讯,关注钛媒体微信号:钛媒体(ID:taimeiti)

明星也要“资本化”,谁是他们天价片酬的背后推手?

钛媒体微信二维码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钛媒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明星天价片酬遏制天价片酬天价片酬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