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制造业信息处处长李伟利:集约化智能制造是我国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 T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制造业信息处处长 李伟利
钛媒体注:钛媒体T-EDGE国际年度盛典,作为钛媒体年度最重要、在科技领域最举足轻重的年度国际峰会,每一年年末希望能够对当年发生的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做一些重要盘点和预判,同时,搭建一个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助力全球前沿创新者的价值发现与落地。
在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过程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
对于工业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德国正在大力推动工业4.0,而美国则强调以赛博-物理系统技术(CPS)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但核心都是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手段,以知识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中国也在2015年发布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中国制造2025”,同样高度重视智能制造。
中国的智能制造能否照搬和学习德国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12月17日,在钛媒体T-EDGE国际年度盛典,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制造业信息处处长李伟利表示,随着中国的消费正在逐步由大众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极大地带动了人们对产品品质的追求,这就促使我国工业制造业从过去追求速度转变为要追求高质量的转变。高质量发展,除了现在传统制造业提升产品性能以外,还要依托新型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来改造我们的制造业。
而要改造制造业,就不得不走智能制造的道路,基于我国14亿人口对个性化需求的优势,我们就不能照搬德国工业4.0以及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而是要以集约化智能制造成为我国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同时柔性化生产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我国智能制造的优势。(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徐有伟)
以下为钛媒体T-EDGE国际年度盛典,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制造业信息处处长李伟利演讲全文,略经钛媒体编辑:
今天我们讲智能制造,这两年我走访了一些智能制造的工厂,包括一些机器人的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深切感受到我们的智能制造包括跟传统产业的融合在加剧,我今天的主题主要是跟大家讲一下,在未来新的时代下,我们制造业的方向在哪里?
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时候,讲到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为什么说我们的经济进入新的时代呢?有很多种解释,但最主要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人均收入的增长,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我们的收入水平都比较低,还是一个不发达的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人均GDP的水平,2016年已经超过了8000美元,进入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我们预计到2023年左右,我们的人均GDP水平应该达到12000美元,这就是世界银行划定的一个发达国家的一个基准线,也就是说,在2023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国家将跨入发达国家行列,当然还是最基础、最低端的这种国家行列。
为什么会提到8000美元这个指标?因为在很多国家,能够从8000美元跨越到12000美元的时候,这里面会经历很多不同的场景,有一种场景可能一直在8000美元这个地方徘徊了,像很多拉美国家包括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他们很长时间都在8000美元这个水平,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在8000美元左右的时候很难再提升,而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能不能跨越这个8000美元的水平。
我们判断,在现在的情况下,到2023左右的时间我们从8000美元达到12000美元,这5年期间可能问题不大,最主要的还是在“十四五”以后,如何在12000美元以后能够达到17000美元到20000美元这个水平。
这种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就是整个消费结构的升级,按照国际的经验来看,我们的这种消费可能分成了这么几大阶段:
首先是在5000美元以下,就是大众化消费的时代。也是大家过去都能熟知的,我们不管什么样的产品,无论是仿冒还是低价、低质的都有需求,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提高),我们对物质化的追求,从原来的贫穷、匮乏时代,要步入一个极大丰富的时代,这就是在我们中等收入水平以下的这种状态发生的这种情况。
但是在中等收入以后,我们明显感觉到的它的消费特点,呈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每个人所追求的不一样了,因为你所消费的产品、消费观,都会发生改变。在这个时代,就为我们的产品的生产和制造提供了很大的难题。
过去我们的汽车包括现在日本丰田汽车在内,它给我们消费者提供的还是定制化的产品,没有智能制造的时候怎么办呢?只能靠生产线的流水性解决我们部分的个性化的问题。但是,未来,我们的个性化怎么解决?我们国家提出智能制造和欧洲所提出的工业4.0能解决的就是个性化的问题。
我们跟其它国家不太一样的情况还有一点,我们在未来几年,消费人群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过去我们主力的消费人群可能就是50后和60后,除了我们现在互联网创业,这种新兴的科技型企业以外,我们总体的消费群体主体是60年代以前的人群。但现在我们看到,我们70年代的群体在进入这种消费的主体,我们的80年代,如果买汽车的话,可能70年代、80年代成为消费主体。但是,未来我们的消费主体将会转型,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尤其是00后的这种消费主体,他们的消费观,会更加加剧我刚才提到的个性化的需求。
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变化,以前我们去国外购买、海购等等,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给我们的数据,我们在海外消费的金额遥遥领先,大概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为什么大家都去海外买?那就是说国内市场还无法满足我们的这种产品需求。有人说我们的产品都是出口全球的,为什么我们在国内这个产品就不能满足呢?我们的标准和体制化建设这种问题,我在国内买可能不太放心,虽然是同类的产品也不行,那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过去我们买的产品可能都是高档的、奢侈性的产品,但是现在我们最大的消费主体在国外海购的是我们的日用百货,例如买的各类的(奶粉、电饭煲、马桶盖等等的)一般性的日用消费品、一般性的大众消费品,我们国内无法满足。
所以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的这种矛盾已经转化了,就是我们的产品都极大丰富了,但是我们对产品的品质的追求,也就是美好生活即我们要更好的产品、服务,我们现在这个矛盾比较突出怎么办呢?
从国家的角度提出了质量的变革,就是我们未来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过去的追求速度要追求我们的高质量的这种发展的转变。高质量发展,除了现在传统制造业提升产品性能以外,我们要依托新型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来改造我们的制造业。
因为我们整体的制造水平,跟国际先进国家(日本、德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我们这些高端产品上的生产,我们还无法能够实现国产化,一些核心的关键技术、零部件、材料等等都无法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要升级,怎么办?靠传统的发展发展慢,或者很难,那我们就希望能够在借助新型的技术能够实现赶超,能够解决我们现在日益变化的这种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就是我们提出的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或者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它主要有两个主题:
主题一,智慧工厂。(今天不讲)主体二:智能制造。
工业4.0,德国提出的背景,本质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要照着这个去学呢?
第一点,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中国,它是为了应对中国制造业这种崛起来提出的。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我们的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已经达到2.8万亿,远远高于德国和日本,这是两个最大的制造业强国,我们最早超过了德国,2000年左右,2006年左右超过了日本,我们跟它们的差距比较大,虽然我们的制造业水平跟他们有明显差距,但是我们在每一个细分领域,其实还有很多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包括我们说的新的四大发明,这是它提出的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应对中国的制造。
第二点,应对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因为在当时提出的时候,德国的工业整体上,一线工人的年龄大概是37岁左右,因为它就能够预示到未来十年以后,他的这种劳动力的人口老龄化,以往很多在生产线上能够干的工作,因为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经做不了了,现在整体的生产线的工人年龄平均达到46岁,这个是它提出的第二个关键点。
第三点,应对美国的互联网+对它的冲击。
从内部来讲,主要是他的人口的问题,从外部来讲,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的制造业冲击,另外一个是美国的互联网+的冲击。
传统的制造业两两竞争,比如海尔,如果哪一天海尔能够被打倒,肯定不是来自它的竞争对手,而是其它新的进入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你像诺基亚,它是被Google的操作系统打败的,并不是摩托罗拉一样。德国甚至整个欧洲在互联网领域,发展的是比较慢的。我们可以看到,全球互联网20强,如果日本有一个软银,剩下的就是美国和中国,这个是对欧洲整体冲击比较大的,它所以提出了工业4.0。
我们提出智能制造,就是要学习德国的工业4.0,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人家提出工业4.0是要应对我们制造业崛起,那我们怎么去做?我们的智能制造,能不能像德国那样一样都是高精尖的技术装备,全面地替代人?也不行,我们14亿人口,我们还有大量的劳动力人口需要解决就业,都工业4.0、都完全智能制造了我们怎么办?如果德国也是智能制造,我们同样也是智能制造,你卖的设备比如说机器人都是从德国引进的,你的竞争力何在?肯定没有了。
智能制造,去年我们做了一个智能制造的绿皮书,我们对汽车行业(国内的)主要的汽车厂智能制造的水平进行了评价,大体上,在我们国家,智能制造所能解决的4个问题:
1、提升效率。
2、降低劳动力成本。
3、柔性化生产。
4、保证质量(质量水平的提升)。
无论是哪个行业,智能制造解决的可能是这4的组合,也可能是某个之一。我们智能制造的方向是什么?
我们智能制造所面临的,应该说跟我们所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是:
一是降低成本。通过智能制造,我们核心是要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提升质量。在过去我们在相关的产品上,我们的质量水平,尤其是精密制造的水平,和德国、日本还是差距比较大,我们通过互联网+,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能够有效地规避一些我们所不足的问题。
我们智能制造的前提是自动化,就必须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制造,没有自动化的智能制造是无本之源了,但是我们国家,对于我们实现智能制造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制造智能所面临的这种装备工具差距比较大。
我们不像汽车,冲压的工艺都是Schuler的、焊装的都是KUKA的,总装的什么都是国外的,那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的这种基础工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怎么办?
所以我们国家提出了提升我们的基础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这种行动计划,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方向是什么呢?
方向一,集约化的智能制造。
通过人和机器的有效的结合,通过低成本来实现我们国家的智能制造,因为智能制造不能离开人,一定要融入人的智慧,包括工厂的设计、生产线的设计,机器的实现智能化的平衡的这种设计,机器的技能也是人的技能,我们不是最优的才是我们智能制造的追求,应该是最好的,最能适合我们的。
我们去参观了一下广本,对广本的智能制造的第三工厂进行了一些交流,它通过智能制造在整体的投资,人员效率上有大幅度的提升,产品品质也有明显的提升,但是投资金额并不大,就是我们在低成本之下,如何实现我们的智能制造。
方向二,柔性化生产满足大众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形成我国智能制造的优势。
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具备的,就是我们14亿人口的这种大众消费,个性化消费所带来的个性化的需求。对于过去的生产来看,英国发起了工业革命对世界的进步,美国是机器的大规模生产流水线,推进了世界的进步,日本是精益化生产。未来,我们国家是什么?很可能就是个性化生产所带来的,对世界制造业发展的进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