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为什么会不看字幕看不懂?
时隔半年之后《长安十二时辰》终于开播,上线才两天就被追捧为“年度最佳古装剧”。除了摄影服化道用心与电影质感广受好评之外,另一大“亮点”就是易烊千玺的台词功底。大段大段半文半白的台词,易烊千玺都能以原声出演,足以秒杀那些离开配音无法演戏的小鲜肉们。
然而,也有不少人表示由于台词照搬以“知识流”著称的马伯庸原著小说,不仅半文半白,且包含大量地名官制等“科普”内容,演员未能充分理解领会,在断句和节奏上不够准确,情绪表达不充足。不仅听起来像是在背古文,很多时候台词都难以听清楚,不看字幕根本无法看懂剧情。
有博主表示:“没想到有一天我看国产剧也非要看字幕才行。”实际上,中国观众对于字幕的依赖由来已久,即便不是这样高信息密度的台词,很多观众也离不开字幕的提示,字幕早已成为了国内影视的“标配”。
然而,20年前的中国影视剧还普遍并未“标配”字幕,对于何以2000年之后中国的影视剧普遍“字幕”加身,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遵照2012年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公开出版发行的影视类录像制品应当配备字幕。然而,国内影视剧的字幕大部分仅为台词字幕,并无台词以外其他声效辅助信息。而且,早在2012年以前,“字幕”就已经成为行业惯例了。
另一种说法是,中国方言众多且发音差异极大,2017年时普通话的普及率还仅有70%,字幕是为了照顾方言地区观众的理解需求。还有人认为汉语是视觉思维且阅读极高,所以字幕能在增进理解的同时并不会干扰观看过程。
当然,也有人在对比了欧美的影视剧字幕之后发现,英语国家的影视节目都带有Closed Caption字幕,专门为听障人士准备,只不过是默认隐藏的。在电视机遥控器上有按键来控制字幕的显示。这种可选择的外挂字幕后来也延续到了YouTube、netflix这样的在线视频平台。
反观国内的影视作品,不仅只有台词翻译的subtitles字幕,且剥夺了听力正常者无字幕观看的权利,从电视台时代到视频网站时代都是如此。
有分析认为Closed Caption字幕需要另外的数字信号传输,且制作成本要高于单纯的台词字幕,加上《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执行并不严格,导致影视剧制作方选择了“台词字幕走天下”的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作为好莱坞港台文化的输入方,消费引进影视作品,也使得国人自然而然养成了看字幕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后来也移植到了国产影视剧中,从而导致了如今对于字幕摆脱不掉的依赖。
当然,字幕已经成为塑造互联网文化的重要一股力量。
民间“字幕组”成为了中国年轻人了解国外文化、学习外语的“盗火者”。正是对于字幕的习惯让从日本二次元文化中舶来的弹幕,快速在国内流行,成了在线视频的另一个标配。
也正是因为自带字幕,才让大量的影视剧截图在微博等平台泛滥,微信公众号上的“截图式影评”几乎已经成为主流。因为字幕的存在,让完整的影视剧作品更容易因为一段对话而碎片化传播。有人认为,《我爱我家》等金句遍地的“神剧”正是因为没有字幕,才“侥幸”逃过了各大媒体营销号的疯狂截图、过度消费。
“强制性字幕”的负面影响同样不能忽视。比如,如今的流量明星对于台词功底的忽视,已经到了背台词就能被表扬的荒诞境地。
由于观众有字幕可看,所以演员的台词功底无论好坏都能蒙混过关,甚至原声出演已成为一种奢侈,声音作为演技的一部分早已无人在意。字幕的存在,也让影视制作者对于现场录音不用精益求精。
同样,《长安十二时辰》之所以将原著中大量的“硬知识”写进台词,未对台词坐更多口语化的“软化”,就是仗着“反正有字幕可看”,以至于人物成为了交代设定的工具。国产剧普遍不说人话、不接地气的老毛病,除了编剧远离生活之外,不自觉的书面语倾向也是重要原因。
当然,台词这样的外部提示信息,也会干扰观众对于视听语言的沉浸体验,有朋友表示“尝试不用字幕观看电影,会发现画面的深度、演员的情感都丰富了很多。”只有不依赖外部提示,观众才真正融入剧情场景之中,与人物同在,而不是有着上帝视角。字幕使观众从演员开口时的表演中分心,让声音表演本身的力量被削弱。
葛优就曾经抱怨过:“电影、电视里的演员话还没说完,字幕已经出来了,这等于把剧情或‘包袱’提前给泄了,严重影响我观影和收视。” 不仅如此,因为双关、谐音、停顿等故意为之的效果,在字幕面前将无所遁形。
字幕本来是为听力障碍人士准备的,但当我们已经到了离开字幕寸步难行的地步,意味着我们的听觉感知因为长期限制而退化,对于电影视听语言正在变得越来越来“钝感”,这种“钝感”甚至已经蔓延到了现实生活中。已经有近视者表示不戴眼镜已经听不懂对面的人在说什么。
经过多年以来的“字幕教育”,如今渴望“纯净观影者”反而成为了少数派。不知何时,视频网站才会开始考虑这些小众群体的需求,提供无字幕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